嫦娥奔月并非神话,背后隐藏了一段遗失的夏朝之前上古史|真知堂
迪丽瓦拉
2025-07-20 12:33:34
0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天夜夜心。——唐 李商隐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意味着一年至此,秋天已经过了一半。

从北宋开始,先人们就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宋史·太宗纪》:“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虽然有学者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但记录这件事的《新唐书》,却是北宋时期人编撰的。所以此事并不完全可信。

《唐书·太宗本纪》:“八月十五中秋节”。

北宋中秋节,又称月夕,

宋吴自牧《梦梁录》:“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中秋节又叫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拜月节这个名字,反映出中秋节始于古人对月神的祭祀(秋暮夕月)这一历史事实。

古代帝王“朝日夕月”,北京现有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表明祭祀天地日月是天子的特权。

朝朝日,即早上祭祀太阳,

夕夕月,即晚上拜祭月神。

《国语·周语上》:"古者,先王。。。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韦昭注:"天子。。。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礼记·祭法》:“夜明,祭月也。”郑玄注:“夜明,月坛也。”

《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zhì]特。”

帝王在春分日朝日,秋分日夕月。

按照这一说法,秋分这一天的夜晚祭拜月神,确实是古代的国家大事。

唐宋时代,由于秋分之日日期不确定,逐渐变成了八月既望(八月十五日)祭月,后来这一天也成了民间祭拜月神的节日。

嫦娥奔月的神话版本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搞明白了中秋节的来历,我们再来看看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背后隐藏的那段被遗忘的远古中国历史。

大家熟悉的版本都说是“帝尧时期,大羿的妻子嫦娥(本名姮娥)乘他外出,偷吃了大羿得自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飞升到月亮上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淮南子》

但这段神话真实性到底如何呢?真知堂相信神话背后都隐藏着真实历史!

经过真知堂研究发现,同样是《淮南子》这本书,对于嫦娥奔月这件事,竟然还有不同的记载!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羿上射十日。。。尧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

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即嫦娥,汉代避讳改为嫦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淮南子》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看到没有?大家熟悉的版本说的很简单,就是身为大羿妻子的嫦娥为了长生不老,偷吃了大羿的神药,因此飞升上天,进入了月宫。

而这一篇写得更详细,说是大羿把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有个叫逄蒙的人去他家偷药。因为嫦娥把药藏起来了,逄蒙盗窃不成以死相逼,想加害嫦娥。危急关头,嫦娥被迫吞下神药,因此才升天的。

升天之后,嫦娥思念后羿,想重回人间,于是让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想配一副新药吃了回到后羿身边。

这样看来,嫦娥并不是今人以为的那种绝情寡义的妇人,而确实是深爱丈夫的贞妇。我们似乎都错怪嫦娥了!

这是不是就是真知堂所说的不同版本呢?

别急着下结论,我们继续往下看。

嫦娥是窃药还是护药?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从《淮南子》一书看,很多地方对同一件事都有前后矛盾的说法。

对嫦娥奔月这件事的记载,《淮南子》共有三处。两处在前面,还有一处如下。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也就是说,《淮南子》两处记载嫦娥窃药。一处记载嫦娥护药。

只不过窃药的版本流传更广,护药一说知之者少。

但不管何种说法,嫦娥都是吃了不老药的。

按今人的说法,她的犯罪事实清楚,只不过动机不那么明确罢了。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进入1993年,湖北王家台秦墓发现了一部失传的易经—《归藏》,竹简上的残辞清晰地辨认出“……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而攴占……”等字样。

恒就是姮,我就是娥,这个不需多讲。

专家们将这两句卦辞与传世文献中引用过的《归藏易》内容进行比对,发现这句话的全文应为:“昔者恒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恒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蟾蠩即蟾蜍,这和《淮南子》说的嫦娥奔月以后变成月宫里的蟾蜍的说法完全一致。

《归藏》是商代的《易》,所谓夏有连山殷有归藏是也。

通过商代归藏卦辞,我们可以看到,嫦娥在奔月之前,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所以,她按照当时的习惯,找了大巫“有黄”占卜。得到了吉兆后,她才服药奔月。

综合以上证据,真知堂认为,嫦娥为了保护不死药不被逄蒙偷走而吞药的说法,并不一定可信。但这件事引出了逄蒙这个历史人物,说明它背后一定隐藏了一段罕为人知的上古史。

往下扒,有料!

嫦娥奔月事件后隐藏的上古历史

故事名称:嫦娥奔月

主要人物:帝尧,大羿,西王母,嫦娥,逄蒙,吴刚,玉兔,月母。

时间:帝尧——帝舜时期。

主要事件:大羿和嫦娥自由恋爱成婚。帝尧时期十日并出,大羿为帝尧南征北战,上射十日,下斩修蛇。。。帝尧称帝后,大羿获得西王母赏赐的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徒弟逄蒙乘大羿不在家,闯入其家盗窃不死药。因没有找到而威胁要杀死嫦娥。嫦娥迫不得已,吞下不死药飞升到月亮上成为了月精。因为思念大羿,嫦娥命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想配成新药吃了重返人间。月母感动,于是许可嫦娥和大羿在月圆之日相会。

要搞明白这件事,逄蒙这个人最重要!

此人是大羿的徒弟,历史记载仅寥寥数笔。

《荀子正论篇》:“羿、逄蒙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逄蒙到底是谁?史无明确记载。

但这一时期历史上还有一个大人物叫逄伯陵。

由于这个姓极为稀少,逄蒙早到帝尧时期,逄伯陵也是同时期人,所以他们俩一定有关系。

《国语·周语》下记录伶州鸠答周景王曰:“我姬氏出自天鼋。。。则我皇妣大姜之姪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

韦昭注:“姬氏,周姓,天鼋,即玄枵,齐之分野。周 之 皇 妣王季母太姜者,逢(同逄,)伯陵之后,齐女也,故言出于天鼋。传曰:‘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逄伯陵是西周始祖姜嫄的侄子!逄伯陵是西周始祖姜嫄的侄子!逄伯陵是西周始祖姜嫄的侄子!

姜嫄据说是帝喾之元妃,论辈分帝尧还要叫她一声“妈”!所以,逄伯陵和帝尧是同辈的。也即和大羿是同辈。

那么,逄蒙作为大羿的徒弟,到底和逄伯陵是不是同一人呢?

《山海经》给了真知堂证据。

《山海经·海 内 经》:“炎帝 之 孙 伯 陵 ,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为侯。。。”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伯陵同吴权之妻,这句话说的是一件上古轶事,白话文的意思就是逄伯陵和吴权的老婆私通,还生了三个儿子。其中,有个叫殳的,是侯(射箭用的靶子)的发明者!

真相终于大白。

逄伯陵的私生子殳,就是逄蒙!他跟随逄伯陵的同辈大羿学习射箭,因此才发明了靶子这种武器装备。

逄伯陵的姑姑是帝喾的元妃。逄伯陵也就是帝喾的小舅子。他身份尊贵,大羿作为帝喾之将,教他儿子逄蒙学习射箭,是理所当然之事。

文章到此,似乎已经找到了嫦娥奔月的历史真相。

但继续往下扒,为什么月中伐桂的人叫吴刚?吴刚和被逄伯陵戴了绿帽子的吴权是什么关系?吴刚又是如何上到月亮上的?

这件事就细思极恐了。

吴权是谁?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吴权是谁?这件事没人知道。但同时期有个著名历史人物叫吴回!

《史记》曰:“高阳 生 称 , 称 生 卷章 , 卷章 生 重黎 。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重黎,乃帝颛顼高阳氏之重孙,吴回是其弟,则也是高阳氏之重孙。

这吴回和吴权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再来捋一下。

帝喾继位,借口重黎办事不力,杀了颛顼帝的臣子重黎,又立了他们的弟弟吴回为火正。

姜嫄是帝喾的元妃,逄伯陵是姜嫄的侄子。大羿是帝喾的大将,后来加入了帝尧阵营。逄蒙是逄伯陵的私生子,大羿的徒弟。

吴回是不是就是吴权呢?或者跟吴权有何关系?

不卖关子,真知堂研究认为,吴回就是被逄伯陵戴了绿帽子的吴权!证据隐藏在《山海经》中。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逄伯陵私通吴权之妻这个不奇怪,奇怪的是还生了三个儿子。

这件事指向一个事实真相,那就是吴权长期不在家。

在那个时代,丈夫为何长期不在家?只可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从军服役。

吴回的哥哥重黎是怎么被帝喾杀死的?

是因为重黎在征讨共工氏时“诛之不尽”,也就是没有能赶尽杀绝。

那么吴回继承了哥哥的火正之位后,要做的首要之事只能是:追杀共工氏!

在外征战,吴回肯定长期不在家。而身为帝喾小舅子的逄伯陵,身份尊贵。正好乘虚而入,勾引了吴回(吴权)的老婆,生下了三个私生子。

所以,吴回肯定就是吴权。这或许才是被《山海经》隐藏起来的历史事实。

吴刚是谁?

文章到此,嫦娥奔月故事背后隐藏的历史事件呼之欲出。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帝喾得位后,命令颛顼重臣重黎氏去征讨与之争位的共工氏。重黎二人作战不力,被帝喾诛杀。

帝喾继续命重黎之弟吴回为火正,追杀共工氏余脉。吴回长期在外征战,家中无人,帝喾的小舅子逄伯陵乘虚而入,鹊巢鸠占,还生下了三个私生子(表面姓吴,实际上姓逄)。

逄蒙即吴殳,名义上是吴回(即吴权)之子,实际上是逄伯陵私生子。他跟随后羿学射箭,发明了靶子(侯)。

帝喾死后,众多王子争夺帝位。后羿站在帝尧陶唐氏一边,为帝尧南征北讨。家中又长期无人。身为徒弟的逄蒙乘虚而入。。。。

后面的事情就需要大家好好想象一番了。

嫦娥一定不是为了保护不死药才吞下神药的!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证据就在吴刚这里!

古籍记载,后羿死于逄蒙之手!见《孟子·离娄下》:“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唯羿愈己,杀羿。”

吴刚如果不是因为跟嫦娥一起吃了不死药可以飞升上月宫,其他原因是说不过去的。

吴刚,极有可能就是逄伯陵三个私生子之一!

大家再想想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上古画面?

结语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嫦娥奔月,真相肯定不是嫦娥飞升上天到了月球上那么简单。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人物都当成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古人,那么以今天的眼光和目前所见的证据链,可以大致还原出当时发生的事情。

大羿在十日并出之乱中,站到了陶唐氏这一边,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帮助帝尧称帝,因此得到了西王母赏赐的“不死药”这件宝物。

由于他长期在外征战,徒弟逄蒙(吴殳)对大羿的财产和美妻产生了觊觎之心。逄(吴)家兄弟长期在大羿家进出,嫦娥和某位逄家兄弟(逄伯陵私生子)产生了不伦情感。

逄蒙发现此事,要挟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就和吴刚(逄刚)分吃了不死药,二人逃离了大羿家去了一个叫“月宫”的地方。

大羿回来后,事情败露,逄蒙杀死大羿。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这或许才是嫦娥奔月故事背后隐藏的帝尧时期发生过的故事事件。

要不然无法解释嫦娥窃药的动机,也无法解释吴刚为何跟随嫦娥去了月宫这件事。

嫦娥本月之谜就此破解!祝大家节日快乐!

本研究结论为真知堂独家,首发于今日头条平台,时间为2024年9月17日中秋节。欢迎点评,转发。请勿抄袭剽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资...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102卷!海西公下 太和五年(庚午,公元三七零年) 原文:二月,癸酉...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考古新发现...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丙寅年造”红绿彩碗。 透过载人潜水器舷窗看见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  ...
原创 魏... 前言 权力的游戏,到底谁才是赢家?在明朝这场朝堂之争中,一名资质平平的宦官魏忠贤竟自许"九千岁",而...
原创 2... 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史上,发生在公元1803年到1804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此次交...
原创 郭... 前言 都说“功高盖主”后肯定是“狡兔死,走狗烹”,但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也不是没有例外发生。 安史之乱在...
原创 都... 不少人对于东汉末年这个三国时期都是十分了解的吧。正所谓东汉末年分三国,各方势力拔地而起,三国尤为强大...
原创 谋...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有贾诩、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法正、沮授等等;但是有一人却经常被世...
原创 徐... 徐向前元帅晚年回忆历史,对张闻天和王稼祥的做法,略有微词,十分佩服毛主席,由衷地说,还是毛主席高明,...
原创 史... 大家好,我是渭城朝雨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阴谋诡计,这或许是因为相较于开诚布公的沟通,我们的文...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他成为中国第一位封建君主,开启了我国历史上首个大统一的王朝,称帝之...
原创 隋... 前言 昏君、暴君的头衔加身,隋炀帝杨广留了一世骂名。 除此之外,荒淫好色更成为众人对他的第一印象,虽...
原创 盘...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作者:雪月江城 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春秋战国时代,为防御外敌入侵,诸侯国纷...
原创 秦...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其中包括对封建体制的改革和转型。然而...
原创 拯... 一纸《杀胡令》拯救华夏的冉闵,是乱臣贼子还是历史英雄,为何上不了历史课本! 大家好,欢迎来到神秘观察...
原创 1... 图为一组拍摄于1908年的晚清老照片,彼时18岁的美国少年西德尼甘博和家人来到中国旅行,途径十里洋场...
原创 堪... 秦桧,江南东路江宁府人,他是南宋王朝初年著名的宰相,他在北宋末年,做御史中丞的时候,一度还是非常“爱...
原创 斯... 1953年3月7日,中国代表团在周总理的率领下抵达莫斯科,参加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葬礼。这次葬礼之旅不...
原创 该... 虚假的爱国主义,其本质无异于一把双刃剑,看似捍卫了国家荣誉,实则深深地伤害了国家的肌体。 回望历史...
原创 苏... 苏联卫国战争是一场悲壮的战争,在德军的偷袭和闪电战的攻势下,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军损失惨重。为了迟滞德军...
原创 韩... 头条号/天启元贞 文 韩国人的祖先来自何处不可考,大概是从北面大陆来的,属于蒙古利亚种。不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