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600年前的春秋古墓出土一件铜器,解释了现代争论已久的一个问题
迪丽瓦拉
2025-07-20 15:03:35
0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周王为了抵御南方蛮族的威胁,也是为了继续往南开疆拓土,在汉水北岸分封了许多姬姓诸侯国,他们大都在如今的湖北境内,如湖北安陆的郧国,湖北洪湖的州国、湖北郧阳的绞国等等,也有河南唐河的蓼国这样的诸侯国。

在汉阳众多的姬姓诸侯国里,国家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在其中有个最大也最强的诸侯国,就是随国。

《左传》:“汉水之东随为大”。

随国领袖诸姬,担负着为周王朝守御南土的责任,同时也是周朝发动南征,开疆拓土的桥头堡和大本营。历史上,周昭王、周厉王都曾经发动对楚人的战争,随国正是起到

“君庇淮夷,临有江夏”

这样的作用。

在战略上,随国还有着控制随枣走廊,守护周人铜资源运输的责任。在春秋早中期,周王室还没有衰落,随国对周朝的意义是很大的。

但是与此同时,根据现代考古的发现,在湖北随州一代,先后出土了多个春秋古墓,根据古墓里出土的文物考证,墓主人都被称为曾候,如曾侯舆、曾侯丙、曾侯宝、曾侯谏,还有著名的曾侯乙。

随州是春秋时期的随国,为何出土的却是曾国文物,这个问题一度引发争议。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二名还是两个不同的诸侯国,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最有力的证据还是从文物上进行考证,随州已发掘多座曾候的墓葬,从1978年曾侯乙墓发现以来,至少已发现了13位曾候。

随着对已发掘文物的整理和辨识,学界越来越倾向于曾随一家的观点,也就是说,曾国和随国应该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名字。

在近年来,湖北随州又发现了三座带有墓道的大墓和五个车马坑,以及分布在周边的58座中小型墓葬,被称为枣树林墓地。

在其中墓号为169号的墓室里,发现了一件青铜器,为曾随一家又提供了有力的实锤证据。

考古人员清理发现,169号墓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止一次盗挖。发现的盗洞一共有三个,一个是早期盗洞,两个晚期盗洞,已经盗到棺内墓主人头部,玉器基本上被盗完了,在墓道里,发现有一柄盗墓贼遗弃的残缺青铜匕首,上面刻着两个铭文:

“加芈”

盗墓贼破坏了不少线索,不过考古还是有收获,在169号墓的西南侧,一件铜缶引起了专家注意。

在中国古代,缶是一种水器,通常是作为一套完整的随葬利器的组成部分进行陪葬的,这件铜缶明显带有楚文化的特征。

它几乎是一个近素面的器物,只有两道弦纹,从它的口部,包括肩部、腹部以及底部的形制来看,明显是一件楚器,

更加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在这件铜缶的盖子上,还清晰地篆刻着几个铭文——“

楚王媵随仲芈加”。

这个发现令专家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知道这几个铭文的学术意义有多么重大,

关于曾随是不是同一诸侯国的两个称谓,长期以来存在着分歧,这就是曾国考古史上,著名的“曾随之谜”的学术争论,这个谜题之所以长期未解,就是因为缺乏相应出土器物的佐证,这件铜缶的出土,进一步证实了曾随一家的观点。

这件铜缶上的

“芈加”

,与盗洞中那件残匕上

“加芈”

的铭文,仅仅只有顺序之差,它们出现在同一个墓葬中,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有芈加这样字样器物都是媵器,媵器是古人专门为了嫁女而打造的嫁妆。这件媵器就是楚王为自己女儿做的嫁妆,带到了随国。

这样的器物,一般在铭文的时候,就把“芈加”的“芈”字放在前面,芈姓是楚国贵族的姓,表明这是由楚国打造的器物。

而曾国自己做的器物就不同,它把“芈”放在了后面,把私名放在前面,随葬的就是“加芈”。

“楚王媵随仲芈加”

,就是楚王给女儿做了一套嫁妆,铭文上记载是嫁到了随国,而现实中她是曾候的夫人。

这样,悬而未决的曾随之争一下子就能得到解决,

“楚王媵随仲芈加”的铭文,就是说楚王送给了谁呢,送给了芈加,芈加嫁到了随国,而在出土的墓葬中,她是曾候的夫人,那么曾国和随国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曾和随显然就是一个国家的不同称呼。

随国也就是曾国,在春秋早中期是个和楚国平起平坐的诸侯国,随着楚国的不断崛起,逐渐成为楚国附属,但并没有被楚国所灭,相反和楚国关系很好,直到战国后期,随着秦国一统天下大势的不可逆转,随国和楚国才都在历史中消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众所周知,西方列强几百年前非常喜欢欺负那些弱小的国家,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 不过让人疑...
原创 大... 引言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出塞》 这个世界有着很多...
宁王:连朱厚照这种人都可以当皇... 宁王有一个皇帝梦。 一 宁王朱宸濠是朱元璋十七子朱权的玄孙,第四代宁王。 靖难之役时,朱棣起兵造反,...
原创 近... 接前 二,两个“百年”与两甲子划分 1,时间划分 1792年英国马嘎尼访华,到甲午战争(1894年)...
他夺了侄孙的王位,却能励精图治 他夺了侄孙的王位,却能励精图治 周孝王,姬姓,名辟方,周穆王之子,周恭王之弟,周懿王之叔父,西周第...
原创 琅... 言氏是言阙的同胞妹妹,是梁帝的皇后,但是,她的一生其实挺憋屈的,既没有得到梁帝的爱,也没有真正活出自...
原创 从... 1910年5月,英王爱德华七世葬礼,欧洲九国的君主聚集到伦敦参加葬礼,之后合影留念。 在这张照片里...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他做了四十五年的皇子最终在九子夺嫡中获胜成为清朝皇帝。而九子夺嫡的故事...
中国最深情的10首唐诗,再忙也... 唐诗有多美? 从音律到文字,从寓意到内涵,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 无论是春花秋月、...
原创 “...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虽然打出的旗号是为"清君侧",但实际上是为了夺取建文帝的皇位...
原创 “... 本文为钱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系列篇章之序篇:何为“北洋军阀”?每周在微信公众号【钱君史话】定期...
原创 李... 李渊,一位出身贵族的英雄,在七岁时便经历了丧父之痛。然而,他并没有被生活的挫折击败,反而凭借自己的努...
原创 诸...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乱世出英雄”,汉末三国时期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这一段时期也诞生出了许许多多...
原创 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天下大势...
原创 专... 我们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经历了多次朝代的变迁,一直发展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在此期间,...
原创 细... 隋唐十八条好汉各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西府赵王李元霸 李元霸最显著的特点有三...
原创 三... 三峰山之战,拖雷的三万大军如果被围歼,金国有没有机会翻盘?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
原创 溥... 宣统帝溥仪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继位之时只有三岁,继位两年以后就在轰轰烈烈的辛亥...
法国吉美博物馆举办中国明代金器... 人民网巴黎9月18日电 (记者于超凡)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和西安曲江艺术博...
原创 这... 网上盛传这张合影有杨开慧,说是毛泽东和杨开慧唯一的合影,大家的愿望是感人的,可惜,它不是事实。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