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族特色兵器“回桩”,打法刁钻让人防不胜防,究竟是何方神圣?
迪丽瓦拉
2025-07-20 15:03:45
0

前言

武山隶属甘肃天水市

,古称

“宁远”

县,古代为羌部族活动的地区,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武山旧城改造吟》

云:

“宁远自古兵家地,朝朝争斗起烽烟,为图战利取仄境,依险临渭界域偏。”

可见自古以来就为战略要害之地,古时

连年兵戈纷争不息,常遭兵乱、匪患侵袭

,长期以来逐渐形成武山民众世代相袭的

习武之风

“回桩”来历传奇

武术成为冷兵器时代最为有效的御敌手段在武山一带则发展更为普及,区域内有深厚的尚武底蕴和较多的习练民众,并于

1992年

被评为西北首个

“全国武术之乡”

武山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其中就有以

“回桩”

为独有器械的

康岐

一家,清代曾考中武举人和武进士。

武山回桩为独有的家传武术器械,历来仅传承于武山县龙泉乡康家康吼吼一家。

通过对实地田野调查资料的整理,康家祖上从戎征战,清雍正年间,在一次与蒙古军的交战中发现有回族猛士使用类似

“回桩”

的器械,战事激烈,御敌数次攻击后负伤,康家先祖将其救下,战后接回武山老家,去世后安土于武山康家庄。

在接回武山老家后无名英雄开始传艺于康家,其主要器械就是回桩。回桩之所以叫回桩调研中康吼吼老师回忆先辈曾讲,可能是由于此拳是回族所授,

也可能是有打出去能要回来之意,故称回桩

通过对回桩器械的认真考究,我认为回桩的起源更接近真实的是与蒙军作战一说,同时结合地域民俗特征,其起源应该

与天水一带的马鞭有关

对比发现武山回桩外形与马鞭极其相似,好似放大版的回桩。结合与蒙军作战一说,可以推断当时在马背上作战时“马鞭”作为赶马的利器是随手而带的,危急时刻用

“马鞭”

御敌,完全是能够体现的。

而战后总结经验,将马鞭进行

“放大”

化的定向改造,加上尖锐的镖头,即成为康家独门传承的回桩。

武山回桩主要以家传传承为主,这种传承方式的优点在于家族内部以血缘为纽带的原生态的传承。

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中青丁酉科第二十八名武进士。康岐臂力过人,精于弓箭,传承家传“回桩”。

武山回桩的结构回桩属于索系兵类,所谓

索系兵

就是

“以绳索或以铁链扣系一兵器,手执索练之一端,而用力将他端所系之器掷出击人或钩人”。

叫回桩实战性较为突出实战时软硬兼施,

能长能短、可近可远,掷抛远击、缩短近击

。近距离使用时以棍法为主,远距离使用时以绳镖为主。

未展开时只能看到一根棍子,实战时突然多出来一根绳镖,容易突袭,给敌人造成较大的伤害。

由此可见,回桩也是一种携带方便、收缚隐蔽、击打突然、猝不及防的攻击性较强的软兵器。

回桩也叫

“棍绳镖”

,棍稍装圆铁环,另外半圆铁环被打造成了两张小铁皮,直接包裹在棍稍圆壁上,再用铆钉固定,故而非常稳固不易脱落。

麻绳后端系绑在棍稍,麻绳前端所系镖头大多的是普通的

四棱镖

,材质为钢铁,

长约8-10cm

武山回桩的特点

实战或练习时不仅要有单头棍棍法基础,更要有绳镖中各类圆弧绕抡、扫转等技法,巧妙的将棍跟绳镖有机结合。

运动中各类方法相互转化、镖头时出时收、时长时短、动作多变、软硬兼施、快速敏捷、变幻莫测。既能强健体魄,又是防身保家的武器。

武山回桩远看是短棍实则其中暗藏绳镖暗器的器械特性主要是

“用棍控制绳镖”

镖为攻,棍为防,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使用或练习开始前的预备势,绳镖是跟棍稍一头缠握在一起的,乍一看就是一根棍子,绳镖以缠握隐藏的形式握在手中,

给外人造成一种假象认为对手只有棍子

几招常用棍术之后便立即突然出镖,正是得益于左右手都是

“阴把”

,故而可以迅速出镖。其技法多有

“立圆抡击、立圆提扣、平圆横扫、十字抡击”

等,绳镖的技法主要是以进攻为主。

从实际演练来看,除了上述用法外,最主要动作的是绳镖进攻完后收回来是拖在地上的,由其谱

“下打单拖飞镖藏”

一句也能够看出,拖回后再出,收放自如。

绳镖拖地后换棍法为主,此时棍法以防为主,也有进攻动作,此即为防中有攻。

灵活多变的步法特征

步法的灵活移动保障了回桩软硬兼备的协调配合。实际操作中为了保持好“身体、棍、绳和镖”之间的平衡状态是不容易的,尤其在运动过程当中。

正因为有了这种难以保持的平衡状态,习练者打破平衡后又要迅速调整保持平衡,步法的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谱

“九宫八卦在内外”

一句也能够说明。

以走内交和外交为实战模拟

“敌内我外、敌外我内”

,主要有

进步、跟步、盖步、插步(偷步)、跃滑步、弓步

等。

从回桩实际演练来看,远距离用镖出招,近距离用棍防守,加之迅速的步法移动,又快速出镖,以达到较好的攻防兼备效果。

实战技较强

武山回桩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产物,具有极强的实战性。借助其能长能短、软硬兼施的实用特征,在交战中往往能够给敌人造成较伤害。

根据调研中武山回桩传承人康吼吼老师介绍,

康家祖上所在村子曾受匪患侵袭,康家兄弟就是用家传的回桩御敌于大门之外。

其灵活机动、攻守兼备常使人防不胜防,田野调查中证实,武山回桩确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是普通武术器械所不具有的。

最令人意外的是回桩不但善于步战,而且还能用于骑兵战斗,虽然杀伤力不及长矛刀剑,但是攻击范围却很广,适合中距离缠斗。

武山回桩起源就有与蒙军作战一说,与蒙军作战则多为骑兵,而古代骑兵多以远距离攻击的弓箭和近距离的戈矛为主要兵器。

而回桩恰好比普通戈矛要长,又能迅速收回变短,能够有效弥补远近距离中间的实战环境,使用者可以在马背上做

“扫转、抢击”

等动作,其

前后、左右、上下

皆可使用,因其

软又可硬、短又可长

的本质特性而能够

有效对战戈矛

等兵器,扫转圆弧之内敌不能接近,从而达到有效的实战能力。

武术器械最为相同的特征是可守可攻,武山回桩亦是如此。从调研口述资料分析,其主要特点在于可守可攻,防中有攻、攻中有防。

“门楼”

作为历代武山一带村落有钱人家的标志性建筑,只有大户有钱人家才能拥有,大户人家往往也是匪患经常光顾的目标。

门楼一般为土木二层结构,高约4-5米。楼下仅为门洞供人进出,楼上建房为护院的主要据点。

当有匪患来袭时,御敌者可站门楼上防守,用回桩

“向下扣击、立圆盖砸”

等技击方法,击杀楼下攻城的匪患,能够有效的击退进攻者,自身不用与敌近身厮杀,从而达到有效的御敌目的。

反之,在进攻门楼或较小城池时,能够站在城楼下面攻击城上的防守者,以

“绕弧向上抛击、绕抡”

为主要技法,也是避免了近身厮杀。

功夫深者更是可以将回桩镖头扎进城墙,攀器械而上杀敌。正是因为如此,武山回桩在古代只传承于康家从不外传,外传了就会威胁到自己,这也是历代部分武术不外传的主要原因。

隔墙打击的利器

武山回桩作为软器械,拥有部分软器械的特点。最为特殊的是其能够打到进攻者看不见或无法接近的敌人,调研中现康吼吼展示了回桩的隔墙击打之功能,其“立圆绕击、回提收放、背担等技法都能有效打击,实战效果较强。

墙正面可攻击到背面,主要有

“立圆绕击、回提收放、背担”

等技法。相比单纯的流星、绳镖等器械,在隔墙击打回收时,回桩因以木棍为支撑而更容易收回。

此外也可类似

“拐弯枪”

一样击打,以平圆做弧形从墙侧面进行攻击,主要有

“平圆抢击、回摆收放、缠绕回带”

等技法。

结语

类似回桩这类软硬结合的冷兵器西方也有类似,比如欧洲使用的

“链锤”

就与之相近,都是利用软兵器的特性来进行曲线打击,从而绕靠对手的盾牌或者兵器。

明代军队当中就有着

“连枷”

,是很多肉搏士兵的利器,在近战中往往能出其不意,占尽格斗优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众所周知,西方列强几百年前非常喜欢欺负那些弱小的国家,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 不过让人疑...
原创 大... 引言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出塞》 这个世界有着很多...
宁王:连朱厚照这种人都可以当皇... 宁王有一个皇帝梦。 一 宁王朱宸濠是朱元璋十七子朱权的玄孙,第四代宁王。 靖难之役时,朱棣起兵造反,...
原创 近... 接前 二,两个“百年”与两甲子划分 1,时间划分 1792年英国马嘎尼访华,到甲午战争(1894年)...
他夺了侄孙的王位,却能励精图治 他夺了侄孙的王位,却能励精图治 周孝王,姬姓,名辟方,周穆王之子,周恭王之弟,周懿王之叔父,西周第...
原创 琅... 言氏是言阙的同胞妹妹,是梁帝的皇后,但是,她的一生其实挺憋屈的,既没有得到梁帝的爱,也没有真正活出自...
原创 从... 1910年5月,英王爱德华七世葬礼,欧洲九国的君主聚集到伦敦参加葬礼,之后合影留念。 在这张照片里...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他做了四十五年的皇子最终在九子夺嫡中获胜成为清朝皇帝。而九子夺嫡的故事...
中国最深情的10首唐诗,再忙也... 唐诗有多美? 从音律到文字,从寓意到内涵,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 无论是春花秋月、...
原创 “...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虽然打出的旗号是为"清君侧",但实际上是为了夺取建文帝的皇位...
原创 “... 本文为钱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系列篇章之序篇:何为“北洋军阀”?每周在微信公众号【钱君史话】定期...
原创 李... 李渊,一位出身贵族的英雄,在七岁时便经历了丧父之痛。然而,他并没有被生活的挫折击败,反而凭借自己的努...
原创 诸...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乱世出英雄”,汉末三国时期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这一段时期也诞生出了许许多多...
原创 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天下大势...
原创 专... 我们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经历了多次朝代的变迁,一直发展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在此期间,...
原创 细... 隋唐十八条好汉各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西府赵王李元霸 李元霸最显著的特点有三...
原创 三... 三峰山之战,拖雷的三万大军如果被围歼,金国有没有机会翻盘?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
原创 溥... 宣统帝溥仪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继位之时只有三岁,继位两年以后就在轰轰烈烈的辛亥...
法国吉美博物馆举办中国明代金器... 人民网巴黎9月18日电 (记者于超凡)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和西安曲江艺术博...
原创 这... 网上盛传这张合影有杨开慧,说是毛泽东和杨开慧唯一的合影,大家的愿望是感人的,可惜,它不是事实。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