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向前对张闻天王稼祥略有微词,由衷地说:还是毛主席高明
迪丽瓦拉
2025-07-20 17:03:00
0

徐向前元帅晚年回忆历史,对张闻天和王稼祥的做法,略有微词,十分佩服毛主席,由衷地说,还是毛主席高明,还是要由毛主席来领导红军。这是什么情况呢?

十大元帅中,贺龙和徐向前认识毛主席最晚。1935年,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胜利会师,徐向前才见到毛主席。两个兄弟部队会师,本来是好事,却也有矛盾。

这个矛盾的根源来自于张国焘。张国焘是参加过中共一大的老党员,革命资历老,他当时是红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人,手握重兵,野心很大,有严重的军阀作风。

张国焘曾经杀害了很多高级将领,比如曾中生,比如旷继勋,许继慎等等。他的做法让很多人不满。

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张闻天和王稼祥一见面,就批评红四方面军。

说他们的路线不对,不该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如此等等。这话听得很刺耳。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和将领听了很不服,他们反问,你们正确,不也离开了中央苏区吗?为什么还这么狼狈?

这样互相指责,互相埋怨很不好,应该更多地看到彼此的优点,而不是互相指责对方的缺点。张闻天当时是党的总负责,王稼祥也是中央领导人,他们都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可是缺乏实际斗争经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应该见面就批评,这样会闹不团结。毛主席是主张团结的。

后来徐向前听彭老总说,毛主席说过,会师了,要讲团结,不要批评。

毛主席是对的。毕竟红军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的力量很强大。红军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敌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红四方面军的实力确实比中央红军要强大。

过多的批评,容易激化矛盾。当务之急,是要共同北上,走完长征路,为革命找到一个落脚地。张闻天和王稼祥,这些理论家,书生气过重,缺乏实际斗争的经验,就是批评人,也要看时候。

徐向前说,还是毛主席高明。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毛主席始终重视革命队伍的团结。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即便是像王明,张国焘,还有凯丰等人,都反对过毛主席,毛主席还是尽量争取团结他们。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展了批判张国焘错误的运动,批判得确实有点过火,很多红四方面军的将领有情绪,比如许世友就差点脱离革命队伍,他和洪学智等人一起被捕。

关键时刻,是毛主席救了许世友,也救了洪学智等人,让他们重新上战场,为革命立功。毛主席是英明的,如果当时杀掉许世友,弃用洪学智等人,一定会给革命造成不小的损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军阀混战的场景频频上演,倒戈叛变的情节屡见不鲜。然而,在1924年到1925年...
原创 靠... #历史开讲# 犹太人,欧罗巴人种,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展览现场。 《山海经》。 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 ...
原创 以... 蚂蚁庄园2024年9月20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以下哪件文物有“天下第一剑”之称?越王勾践...
南大“雪域寻音”团队 开展进藏... 今年7—8月,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师生组成的“雪域寻音”实践团队前往四川、重庆、陕西、贵州、浙江等...
原创 慈... 引言 清朝末年,在慈禧太后的一手操纵下,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早已摇摇欲坠。当时,老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原创 “... 公元1399年,大明帝国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由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变,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在这...
云南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首次“... 彝文、东巴文、方块瑶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种类丰富却鲜有人知,如今,随着云南古籍数字化提速,公众...
原创 从... 19藩属国、1316万平方公里领土,清朝是怎样走上巅峰,完成扩张的?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
原创 满... 生活在各个朝代的公主们,虽然都是皇帝的女儿,皇宫中的金枝玉叶,但是她们所处的环境和遭遇却是完全不同。...
又一史料文献公开!侵华日军七三... 在“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日本学者松野诚也联合发布了...
原创 为...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达的战争,在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发动以后,一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卷入...
原创 非... 文l张飞 编辑l张飞 前言 让我们从这样一个事实开始: 这个无处不在的短语几乎只适用于非洲:“前殖民...
原创 为... 每每提及我国的淡水资源都会让广大网民想起并叹息的名字一一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网友频频...
原创 原...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上元节。在唐朝,上元节是全国百姓的国庆节,更是情侣们浪漫相...
原创 “... “九锡”是我国古代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礼遇,而且是臣子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礼遇,《公羊传》中记载“诸侯...
“中华第一塔”有多高? 揭秘“... 永宁寺塔作为北魏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
原创 他... 导语:他立过10次一等功,有56枚勋章,太爱闯祸只当了粮站站长 中国的历史发展上,有过许许多多的英雄...
原创 苏...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1878年8月27日—1928年4月25日,波罗的海德意志族人, 沙俄...
原创 清... 《偈颂一百零四首》曾言:“家丑岂容外泄,刚被儿孙告讦。”古往今来,我国便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说法,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