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为何北伐没有成功,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这些因素制约了他
迪丽瓦拉
2025-07-20 18:03:21
0

由于《三国演义》的宣传,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可以呼风唤雨,预测未来。但是这样一位人物,在他的有生之年发动的五次北伐,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战果。这使得后人对他的军事能力发生了质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的北伐没能成功呢?

一、双方的实力众寡悬殊。

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刘备的托孤后,就着手稳定蜀汉政权,重整军备。这是因为蜀汉在接连遭受了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惨败后,军事实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的蜀汉内部叛乱不断,外部敌人虎视眈眈,呈现出一片风雨飘摇的状态。用诸葛亮的话来说,蜀汉是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诸葛亮在这种严重的情况下,他重新编组训练新的军队,很快就训练出十万新军。他带领着这批军队,迅速平定了南方的叛乱,稳定了北伐的后方。在发展经济,与孙权重新结盟后,诸葛亮对曹魏进行了五次北伐。

虽然诸葛亮苦心经营,他拥有的军事实力还是远远比不上当面的敌军。诸葛亮手下的蜀军最多只有十二万人,他一般还要留下三分之一的人马防守后方,这样他能够投入北伐战场的军队也就仅有七八万人。就算是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投入了最大的兵力,也不过才有十万人马。

而且这支军队是素质也不高。诸葛亮虽然长于治军,他训练的军队纪律严明,军容严整,可是却缺乏坚强的战斗力。这是因为由于关羽和刘备的失败,蜀军的战斗骨干损失惨重。没有久经战阵的军事骨干做中坚,诸葛亮的军队战斗力是打折扣的。

相比诸葛亮的军队,曹魏的军事实力要比诸葛亮好得多。原本曹操时代,曹军在数量上和精锐程度上都要超过蜀汉和东吴。到了诸葛亮时代,双方的实力差距就拉得更大了。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曹魏的张郃所部五万多人马,可以千里赴援,在街亭打败以逸待劳的马谡。这说明了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

在每一次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魏出动人马的数量都不少于诸葛亮的人马。这就增大诸葛亮北伐的难度。即便是在战场上遭受挫折,曹魏也可以很快弥补自己的损失。这使得诸葛亮不能把他取得的战斗战果发展为决定性的战略战果,不能从根本上打败魏军。这也是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的最大原因。

二、蜀汉缺乏必要的军事人才。

一支军队的实力不仅仅是体现在它的数量、素质上,也体现在它的将领能力上。蜀军最大的难题就是在军事人才上。大家都知道有个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北伐的成败。

在第一次北伐中,关键性的战役街亭之战,诸葛亮就错用了马谡。虽然刘备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是诸葛亮依然派马谡去守街亭,使得蜀军遭到了惨败。这使得诸葛亮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黯然收场。

蜀军军事人才的缺乏,主要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蜀汉的人口基数小,人才自然也比其他国家少。二是由于战争的损失,使得原有的军事人才大批凋零。在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中,蜀军原有的精锐损失一空,剩下的军事人才仅是凤毛麟角。三是诸葛亮对于人才的态度过于求全责备,使得很多人才都失之交臂。比如马忠、李严、廖立、魏延等人都不得重用,有的还被诸葛亮治罪。

相比诸葛亮蜀军,魏军的情况要好得多。在和诸葛亮交手的将领里,曹真、司马懿、张郃、郝昭都是一时名将。在和他们的交手中,诸葛亮难以占到上风。这也是双方军事实力差距的一种表现。

三、诸葛亮被迫采取正面攻击的战术。

由于蜀军的军队数量、素质差,军事人才缺乏,使得诸葛亮被迫采取了事必躬亲,集中全部军队,正面攻击的战术。这样虽然大大简化了作战流程,也同时减轻了敌人的作战困难,使得自己处于不利的态势。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也采取了正兵与奇兵相配合的战术。他派赵云率领一部分兵力出斜谷,作为奇兵牵制长安的敌军。诸葛亮自己则率领蜀军主力兵出祁山,袭击陇右。可是由于以上的原因,赵云的奇兵被曹真打败,而诸葛亮的主力在街亭也吃了败仗。

这使得诸葛亮改变的战术,从此以后诸葛亮只采取一路进攻的战术,亲自指挥作战,避免了分兵失败的情况。为了弥补蜀军的作战缺陷,诸葛亮专门创造了八阵图来训练蜀军。蜀军在训练成功后,就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不过这种作战方式使得蜀军的机动力更为下降,无力对魏军出奇制胜了。

这使得诸葛亮的作战意图会很容易被敌人看破,敌人只要盯住诸葛亮一路人马就可以了。再加上曹魏采取坚守防御的战术,使得诸葛亮的正面攻击无法奏效。诸葛亮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无法靠正面攻击的办法消灭当面的敌人。最后由于后勤的困难,只得撤军。在第五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虽然解决了蜀军的后勤问题,可是依然无法击破司马懿的防御,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最终壮志未酬。

四、困难重重的作战环境。

诸葛亮进攻曹魏的关陇地区,从地理环境上来讲是十分困难的。当时汉中与关陇地区隔着秦岭天险,山势险峻,交通十分不便。这种地形本身就对蜀军的行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能够顺利地往来其中,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

这种地形对蜀军的后勤供应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两次都是因为后勤供应不上,粮草耗尽而撤退的。再加上这个地区经过长年战争的摧残,曹操对当地百姓采取迁移政策,使得整个关陇地区地广人稀,根本无力就地为蜀军筹措粮草。

诸葛亮在这种环境中与敌人作战,处境十分不利。他作为进攻方,在敌人的腹地作战,还要承担着巨大的后勤压力,这种困难不是一般人能够解决的。在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采取木牛流马运输,当地进行军屯的办法,解决了后勤供应问题。可是由于司马懿坚守不出,使得诸葛亮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结语:

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并不是他的能力不足,而是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他的军队在数量上、素质上、将领上都与敌人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在作战环境上,由于背后有秦岭天险的阻隔,在敌人控制区作战,更加剧了诸葛亮作战的困难。

诸葛亮面对这些困难,想尽了一切办法。他严格训练军队,用八阵图来调动指挥军队,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亲自指挥军队,减少作战指挥流程,使得蜀军作战更加机动灵活。加强后勤供应,使军队摆脱后顾之忧。这样,诸葛亮在作战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让敌人对他望而生畏,不敢迎战。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未能完成他匡扶汉室的理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印...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出开" ,这句出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题名为《题菊花》的诗,看似是遗憾菊...
向外国人介绍苏轼比介绍杜甫更容... 美国汉学家艾朗诺: 向外国人介绍苏轼比介绍杜甫更容易 艾朗诺与三苏祠博物馆文博馆员翟晓楠交流。文...
原创 韦... 韦国清是一名优秀的革命将领,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工人才,在管理部队的时候,他也不忘关注战士们的自身发...
原创 唐... 唐朝的建立是李氏父子一手打下来的江山,李世民更是用自己生命换回来的江山,然而之后却是武则天将皇位夺取...
原创 她... 1906年,溥仪出生在醇亲王府,他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2年后光绪病重,为了给大清帝国续命,慈禧下令将...
原创 博... 在吉林省长春市,有一个很特殊的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做“伪满皇宫博物院”。从名称上来看我们就能知道,这是...
原创 圆... 圆明园烧毁后,专家们坚持修复,结果在遗址发现一个意外之喜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当时咸丰皇帝带...
原创 咸... 导言 古时候点评一位皇帝的作为,除了他当政期内的贡献外,还有一个关键的标准,便是生下男士子嗣的总数,...
原创 孙... 兴平五年,公元195年,20岁的孙策,仅仅拥有一支近千人的军事小队而已。 然而,5年后,26岁的孙策...
原创 关... 《周礼·春官宗伯·典瑞》郑玄注:“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中秋起源于先秦,最后定型于唐朝。夕月即...
原创 这... 一朝失足后,已是百年身,历史就如同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河,一直奔涌向前不会回流。但是其中却暗藏汹涌的波涛...
原创 为... 今天是2020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89周年的日子,网上各大平台纷纷喊出“勿忘国耻”的口号,可...
原创 三... 三国乱世,猛将辈出! 很多人都对三国武将的先后排名抱有不一样的看法,最广为人知的一种排名便是“一吕二...
原创 西... 历史的风云起伏不断,每一个历史人物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多年之后的历史,但是那些人经历...
原创 郭...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军阀混战的场景频频上演,倒戈叛变的情节屡见不鲜。然而,在1924年到1925年...
原创 靠... #历史开讲# 犹太人,欧罗巴人种,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展览现场。 《山海经》。 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 ...
原创 以... 蚂蚁庄园2024年9月20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以下哪件文物有“天下第一剑”之称?越王勾践...
南大“雪域寻音”团队 开展进藏... 今年7—8月,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师生组成的“雪域寻音”实践团队前往四川、重庆、陕西、贵州、浙江等...
原创 慈... 引言 清朝末年,在慈禧太后的一手操纵下,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早已摇摇欲坠。当时,老百姓早已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