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在皇太极手中彻底摧毁了明朝势力,踏过山海关,定都北京,国号为清。
也号称满洲、满清,更是自称满族人,但努尔哈赤的确是一个实打实的女真族人,为什么皇太极会将“女真”改为“满洲”?
(女真人)
并且在之后也从来不自称女真,而是认为自己是满族人,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努尔哈赤作为清太祖,他到底是谁的后代,又是何等出身,最后建立起了后金政权?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许多朋友都十分好奇,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一、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族出身
努尔哈赤出生于嘉靖年间,他的父亲只是建州左卫的一个小部酋长,出身于女真族。十岁那年母亲去世之后,继母对努尔哈赤十分刻,薄整天朝不保夕,作为长子的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舒尔哈齐,兄弟二人相依为命。
19岁难念被迫分家,两兄弟只能挖点人参、松子等方式来买卖换钱,当时和他们做买卖的,大部分都是汉人和蒙古人,这也让努尔哈赤学会了蒙语和汉语,他还尤其喜欢汉族文学。
二十五岁那年,父亲和祖父在与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的矛盾中,壮烈战死。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想报仇,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而在他的心中杀父仇人,正是当时的建州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和李成梁交好勾结,更是放李成梁进城屠杀,这才导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杀,所以他首先想除掉的是尼堪外兰。
努尔哈赤随后在抚顺,向明朝的边吏追究自己祖父和父亲死亡的原因,但面对明官的敷衍解释,努尔哈赤依然不依不饶,认为是尼堪外兰唆使,才导致了亲人的死亡,要求明朝对尼堪外兰定罪。
此事明军自然不可能答应,当即就说你再这样,我就让尼堪外兰做建州主。
但对这些明官而言,他们自己也很无奈,努尔哈赤的父辈早就归顺明朝,现在被杀,也不是好糊弄过去的。只好把努尔哈赤父亲的职位传给了他,还送了些东西以表慰问。
而这时尼堪外兰真把自己当国主了,努尔哈赤的行为却得到了一些人的附庸。
(努尔哈赤)
认为他是成大事的,这其中便有额亦都,在这件事情之后,努尔哈赤手下约莫有10人。但这些人可没办法统一建州,但努尔哈赤却依然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步统一建州。
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拿下图伦等多地,万历十二年拿下兆佳城,十三年取得对战部落的胜利。
十四年攻占了鄂尔浑,并且在建州老营上建城,又打下了巴尔达城,这时候许多城主和部落都主动投降,万里十六年,各部都纷纷投降,在经历五年的时间后,努尔哈赤成功征服了建州的各个部落,也成功的统一了建州。
而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建州,是因为努尔哈赤其实是建州女真族,而女真族整体还有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他们的分管都各不相同。
建州女真的位置主要是在如今的辽宁一带,而建州女真的都指挥使,最早便是努尔哈赤的始祖,猛哥帖木儿。
(建州女真)
猛哥帖木儿和阿哈出由于受到袭击,于是从黑龙江南下,定居了绥芬河流域,也是建州故地,当时阿哈出主动对明臣服,明朝便将此地设立成为了建州卫,于是便有了建州女真的称号。而猛哥帖木儿也成为了建州卫的指挥使,开始掌管建州的女真部落。
这时候建州女真和明朝关系融洽,还吸引了许多满洲人、蒙古人的加入,也和汉族有了一定的基础,明朝对于建州女真也是十分优待的。
(猛哥帖木儿夫妇)
后来由于事变,猛哥帖木儿率领一部分人成立了建州左卫,随后建州左卫的发展也越来越强盛。
所以努尔哈赤的先祖,就是女真人,从北面迁移到了辽宁地区的。猛哥帖木儿死后,他最小的儿子董山在明朝皇帝朱瞻基的授意之下,掌管了建州左卫,并且对明忠心,随后主动提出要住在辽东去,但后来董山野心展现,便被明朝斩杀。
董山死后的他三儿子有一子,名叫福满,福满的儿子觉昌安,此人便是努尔哈赤的祖父。
而由于福满多子多女,也导致他们这一支在整个建州逐渐人丁兴旺起来,觉昌安在继承了福满的位置之后,也开始扩大自己的势力。
(觉昌安)
他的儿子塔克世的长子,也就是努尔哈赤。而努尔哈赤在统一了建州女真之后,势力过于强盛,其他两个女真部族也纷纷归顺,很快努尔哈赤掌握了全部的女真势力。
二、皇太极登位,改“女真”为“满洲”
努尔哈赤在统一整个女真部落之后,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辽东地区,而是把野心直指明朝,他想要的是更广阔的领土,而这时的明朝,对努尔哈赤的行迹尚不知情。
等到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发布讨明檄文,也标致着正式和明朝对立。
随后建立了国家政权,国号为“后金”在,自立为汗。而之所以会称呼为后金,是因为在宋朝时女真族曾建立金国,所以努尔哈赤的政权也被称作后金,这时候的努尔哈赤对于自己女真人的身份还是十分认可的。
但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第八子皇太极登位,1635年多尔衮收服了漠南蒙古之后,这时候后金的实力已经囊括范围极广,而明朝内部礼崩乐坏,可以说距离灭亡不远了,更重要的是多尔衮从漠南带回来了元朝的传国玉玺。
(皇太极)
古代皇帝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而传国玉玺作为历代皇帝的标志,这对于皇太极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周遭的人也都劝说皇太极是时候登基了,就在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前,这一年的十月,他下令将女真统一族称,更改为“满洲”。
尽管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更换族称的原因,但是关于这一点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女真从前建立金国,曾当过宋朝、辽国的附属,后来还被蒙古国所灭。在明朝时期,又听命于明朝廷,如果继续使用女真的称号,就无法摆脱以前的屈辱。
所以为了将建国的女真与之前的分开,皇太极才会更换为“满洲”,随后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登基,国号为“大清”。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看法,还有一种看法,也更加特殊一点,那便是“满洲”一词在女真语当中与“曼殊”接近。
(皇太极)
而曼殊是佛名,本义是“清之帝王”,还是佛的化身,所以后来皇太极将“清”定为国号,满洲就取代了女真。
这一步对于笼络人心是十分重要的,在宗教的协助之下,将他们看总是有德之人,这样的人统一,也是皇太极为自己造势。
当皇太极任用满洲这一称呼之后,他便下令“不得仍前妄称”,意思说以后不能再说是女真族了。还有一个后世猜测的原因,我认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前文我们提到过,建州女真是迁徙到了辽东,努尔哈赤成功后又吸引了许多部落的归顺。
比如蒙古人、锡伯人,还有汉族和其他地区的女真,这时候的“女真”更像是一个大杂烩,里面的种族有很多,但许多人并非是女真人,所以如果继续保留女真,内部肯定会有矛盾。于是皇太极改了一个新的族称,“满洲”。
(女真族)
以后大家都是满洲人,不分内部,并且皇太极之后还在原本的老满文基础上,做了许多改变,称之为新满文。可以说皇太极的行动,是为了革新,也是为了和过去割席。
在我个人看来,我觉得皇太极会改名的原因里面,想“脱胎换骨”这一点,是占了很大的因素的。所以为什么后来的清朝人不称呼自己是女真,甚至有些避讳呢?
那便是因为朝廷下了命令,不许再提以前的称呼,普通百姓自然不会说。等皇太极这一代的人都离开,下一辈的人,只会认为自己是满洲人,说的是满语,最多追溯回忆一下女真罢了。
再到近现代,许多人压根不知道,满洲的前身便是女真。许多人还会好奇,为什么努尔哈赤是女真人,创建了后金,而后来的清朝又是满族呢?现在这些疑惑应当是完全解开了。
(清朝前期地图)
三、满清的堕落与毁灭
皇太极把“满语骑射”定位清朝的国之根本,清朝前期,八旗子弟的骑射技术都是相当厉害的。
比如康熙,自称“满洲第一巴图鲁”,巴图鲁就是满语里勇士的意思,自从顺治入关后,清朝平反动势力,再到康熙朝平三藩、收台湾,和准噶尔开战。
雍正朝的勤勉,加强中央集权,尽管雍正朝时期军事上有些纰漏,但是年羹尧收复青海,那绝对也是名垂史册的。到了乾隆朝,乾隆的“十全武功”都方方面面展示了清朝的发展,正是如日中天。
可就这样一个善骑射的民族,在雍正时期许多八旗子弟的骑射功夫就已经废了。满族出身的王公贵族们,会说满语的都少了,一个民族他们的根开始慢慢汉化,这并不是坏事。可坏就坏在,整个清朝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八旗)
乾隆晚期独胆专权,多疑宠佞,加速了清朝腐烂的根。有些人以为清朝的事情,离我们好像很遥远,可是乾隆去世的时候,已经是1799年,距今还没有三百年。
而随着西方的文明发展,清朝渐渐地无力跟上西方的脚步,而等来的是西方列强,用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后人评价清朝,也认为他们羸弱自负,更是胆小如鼠,其实这也是每个朝代灭亡前的征兆,而最终这个由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在历经百余年后,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他的统治,也彻底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参考资料
马延泉. 努尔哈赤对东北各族的统一[J].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87(3):6.
武文君. "我"与"他"的重构:清朝的女真源流观[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
荧惑. 不要再用"满清"这个称谓[J]. 满族研究, 19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