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人衍圣公:何以历经多朝而不衰?异族入侵,总是第一个讨好
迪丽瓦拉
2024-11-01 10:15:45
0

原标题:孔子后人衍圣公:何以历经多朝而不衰?异族入侵,总是第一个讨好

自从1055年开始到1935年为止,孔子的后人一直都在世袭衍圣公的封号,他们无论行至何处,孔家人的光环都会给他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优待。

历经多朝而不衰的背后除了孔子倡行的儒学受到世界各地的推崇,还有孔子后人的“有眼色”。

孔子的后人历经多朝的秘密

公元1252年,孔子的第50代后人在意识到蒙古族空前强大,并且不断向明朝发动攻击时,第一时间选择了举家搬迁,找到了忽必烈寻求庇护。他们为了保住自己家族的名誉并没有和王朝生死共存,选择了投靠新主。

可是忽必烈却并不觉得儒学有用,也不认为孔家的后人究竟有多珍贵,但他也没有为难这些人。最重要的是这些后人来到忽必烈的面前疯狂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既然已经在乱世中存活,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拿到衍圣公的称号。

为了能够让皇帝亲自承认他们的尊号,这些人就连最基本的颜面都顾不上了。

“你们若是愿意投靠我自然可以,但是愿意跟随我的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虽然能够给你们一个吃饭的地方,却不能给你们提供官职和以前的优厚待遇,如果想要让我重视你,就拿出你们的能力。”

忽必烈的一席话让他们放弃了用光环获取官位的想法,表面上还给他们最基本的面子,但实际上忽必烈说出来的这些话就是摆明了告诉他们,不可能在自己手下得到重用。

孔子的这些后人虽然无奈却也是承认了自己没有任何马上作战的能力,只能暂时选择蛰服。

多尔衮拿下北京之后,孔家的后人再一次出现在多尔衮面前,想要在新的皇帝面前刷足存在感,不仅写了多篇文章歌颂多尔衮,他可能还表示愿意代表天下的儒家学士奉多尔衮为主君。

一篇《初进表文》用词非常华丽,将多尔衮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和日月山河相提并论,多尔衮非常喜欢别人对他的赞美。

尤其是这些人还是孔子的后代,他并不介意从自己的手下播出几个没有实权,名字又好听的官位给孔子后人安排上,也能够用这样的行为来证明他的宽容和伟大。

多尔衮非常高兴,不仅给了他们昔日的荣宠,还大肆推行儒学,孔家的后人在朝堂又有了立足之地。

孔子后人是王朝更迭的纽带

忠臣不侍二主是身为臣子的气节,但是孔家后人的身上却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气节出现,他们比起效忠一个王朝,更在乎的是自己家族的传承。无论外界给他们扣的名声如何,他们的确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多个朝廷改朝换代中活了下来。

乾隆皇帝非常尊重孔家的后人,不仅主动从国库中拨款让他们在全国各地建设孔庙,还多次前往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去参观。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天子亲临和看重,孔家的后人们也是一样,乾隆皇帝的看中和大力推崇,让他们在朝廷中生活得风生水起。

有人认为他们这种行为是为了保住儒学的正统传人,也是用这样的方式背负了污名,让儒学能够不断地流传下去。

还有一些人认为孔子的后人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选择俯首称臣和墙头草一般,不仅丢失了孔子的气节,同时也失去了传播儒学的初心。

但并不是所有孔子的后人都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在历史的洪流中存活,宋朝的孔洙是孔子的正统传人,但是元朝消灭宋朝之后,宋朝的皇帝都选择了称臣,更别提手下的臣子了。

在所有人都向元朝投降的时候,孔洙的坚持就显得非常没有必要了,但是他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事情。他主动放弃了孔家世袭衍圣公的爵位,选择全心全意的钻研学术,被后世的百姓称为孔子后人中的一股子清流。

其实这些圣人的后代并非是没有骨气,他们一直以来所盛行的儒学就是帮助统治者和百姓之间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纽带而出现在朝堂之中。

无论是否第一个讨好都改变不了儒学的存在

就像朱元璋开辟了大明朝之后,大力推广佛教,不仅是因为他在身为一名农民的时候得到寺庙给他提供的一个庇护之所,更是因为他需要用宗教的形式来让百姓的信仰统一。

朱元璋外出领兵作战的时候,也从来都没有想过带着和尚一起来到战场,孔子的后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都存在,就像是佛教中的僧人一样。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是装点,也是皇权下诞生的摆设,但并不是可以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的存在。圣人并不像是其他的将士们可以为了君主在战场上针锋相对,也不能像普通的农民一样下地干活,种粮食充实国库。

他们的存在是作为一个媒介来维系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君主非常需要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能够在思想上帮助君主维护皇权。

他们也需要依附君主而活,毕竟君主会给他们想要的荣耀和尊贵,也会让他们受所有百姓所尊重,这是对于文人来说最高的荣耀。

所以孔子后人在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时候都主动依附新君主,并不是一件让人丢人的事情,这是他们家族的使命,怕他们不将儒学传下去,为了一个朝代殉国,也会有新的君主去扶持全新的圣人。

从古至今,每次有外敌入侵的时候,都是士兵们和百姓主动地投身于战场,文人很少投笔从戎,更何况平日里被当成圣人一样供奉在庙堂上的文学大家。

发展成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不需要点明的规矩,唯一能够确认的就是孔子所开办的儒学真的起到了让很多人受益,至于他的后人也并不都是能够继承孔子能力的存在。

参考

《论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父子两人都不是嫡长子,在施行嫡长子继承制的战国时...
原创 宋...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都说 宋朝 文化璀璨,而巅峰期,则出现在宋仁宗...
原创 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一生从出生,就注定要和战场结缘,母亲的殷切希望,也是让他视...
原创 朱... 作者:不贰过 朱元璋越过活着的二十多个儿子,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 不要说感情,作为一个从乞...
原创 张... 张良、韩信、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直言,取得天下,全凭三人之功。 按时间顺序算,萧何最早追随...
原创 周... 金庸在近代中国通俗文学历史上,应该是绝对占有一席之位的!一来是因为他所书写的武侠小说,十分的精彩,在...
原创 永... 永隆河之战是1867年2月,东路捻军在湖北省京山县境内的永隆河(又名尹隆河)与清朝湘淮联军展开的一场...
宋彬彬走了,我们欠她一个鞠躬 美国时间9月16日零点20分,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宋彬彬在美国病逝,享年77周岁。 将宋彬彬作为文革和...
朱元璋攻打广东,大将问:能不能...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梁,最终一统天下,建立明朝。朱元璋性格刚猛,晚年大肆杀伐,给人以“暴君”...
原创 五... 三国这段历史,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这一段历史它承载了太多故事和我国古代英雄的风采,我想没有...
原创 北... “庙”,指的是供奉神佛 历史名人或祖宗神位的地方 北京有“九坛八庙”之称 “八庙”指的是太庙、奉先殿...
原创 故...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俗称紫禁城。因为宫墙配色使用一种特殊的紫红颜料,地处大内禁中而得名。...
原创 北...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后代"都是非常看重的,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在古代不孕育后代,是被...
昭和棋圣吴清源:一人横压日本围...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非凡的才华与坚韧不拔的精神,照亮了时代的天空,成为后世仰望的星辰。在...
原创 炮... 上一回给各位介绍了奉系军阀疯狂建造的时期,奉天的张氏父子辛苦几十年建造的世界上都能排上名字的炮兵,却...
“不要文斗,要武斗”的宋彬彬,... 2024年9月16日零点20分,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宋彬彬于美病逝。 宋彬彬既非最出众的革命二代,也非...
原创 奕... 庆亲王奕劻是清末宗室贵族中名气很大的一个人物,他并非是近支宗室,也没有为国家建立过重大的功勋,而且以...
原创 他... 忆峥嵘岁月,转眼间,我们迎来了抗战胜利的第75个年头,如今的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成...
原创 张... 张无忌对阵少林三渡时,三位高手说出了当年武林的一个秘密——张无忌暗叫:“糟糕,糟糕。”从他言语中听来...
原创 日...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的悠久了。早在两千年前,汉末三国时期,日本就曾派出使节来魏国进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