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三国的魅力。我们见证了无数战场上厮杀的猛将们,也见证了在背后运筹帷幄的军事们的角逐较量,称得上是“群英荟萃”。
纵览三国全局,赤壁一战称得上是经典的一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却败给了蜀吴地区区3万部队,可以说是他人生战绩中的一大败笔与污点。
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千里之外”,赤壁之战的胜利,离不开庞统、诸葛亮和周公瑾三人的共同的商定的计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计策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掌中献计”的时候,庞统、诸葛亮和周公瑾三人将计谋写在手心,庞统周瑜只有一字,诸葛亮却写了四字,统筹全局的能力立见分晓,这也让诸葛亮奠定了三国军神的地位。
吴蜀联盟周瑜下马威
建安13年,统一了北方的曹操挥兵南下,准备一统天下。来到荆州之后,刘表的儿子不战而降,曹军毫不费力便占据了荆州的大片土地,兵锋直指吴都。
为了更好地牵制曹操势力,也为了不被魏国一举吞并,刘备和孙权二人准备结为同盟,打算利用长江天险将曹操赶回北方。
可魏国也不是吃素的,即使他们是“旱鸭子”也要强行进军,赤壁拉开了帷幕。当时,为了应对曹操的势力,吴、蜀军师相聚一堂,准备商讨灭曹大计。
虽然蜀吴两家是联盟,但他们之间并不是一点矛盾都没有,也存在角力与较量,毕竟这关系到后期的利益分配。
诸葛亮、庞统这两位大才,很快就来到了东吴的土地上会见了周瑜,周瑜也想让诸葛亮、庞统在东吴的土地上出丑,以此掌控联盟的主动权,一场暗中的较量即将发生。
话说,诸葛亮和庞统二人一到大殿,看着眼前的阵仗便露出了诡异的笑容,知道这些人可不是“善茬”。俗话说得好:“先发制人,后发而制于人”,众人落座后,庞统将这几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酒水上来后,周瑜向诸葛亮、庞统敬酒,但二人却不为所动,为何呢?此时,庞统指了指周瑜的杯子,原来周瑜的酒杯都没有装满,显然这不是待客之礼(酒杯不装满就敬酒,是没把客人放在眼里的意思)。
见此,周瑜已是怒从心中起,但表面上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连连道歉,将自己的酒杯灌满。随后,也不等周瑜敬酒,庞统直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见此情景,众人有些不知所措,本来是想用礼节羞辱一下蜀国来使,没想到却被庞统来了一个下马威,周瑜等人只能够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这是酒桌上的一些礼仪)。
三人掌中献策
眼见下马威无用,周瑜便步入正题,想用才华难倒诸葛亮、庞统二人。于是,他便说道:“卧龙凤雏乃是绝世奇才,世人无人不知二位大名,下面咱们就来商量一下如何抗曹。”
听到周瑜的话,诸葛亮点点头,庞统却不屑一顾,又一次惹得殿中的吴国老臣们一阵骚动,想把庞统给赶出去。此时,诸葛亮发话了:“大家既然相聚于此,那必然是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
随后,诸葛亮接着说道:“曹贼此番前来入侵,可谓是声势浩大,可曹操军队有一项弱点,可以借为我们所用。”对于这个缺点,庞统刚想说,但却被诸葛亮制止了。
诸葛亮随即解释道:“既然我们三位惺惺相惜,为何不将此计谋同时写在手中,再向众人展示呢?”就这样,一场才华的较量,又开始了。
周瑜微微一笑,答应饿了诸葛亮的要求,而后便在手中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诸葛亮和庞统也是如此,在手掌中写下了心中所想,随即三人缓缓张开了手掌。
首先是庞统的答案,他将手掌摊开,手心赫然写着一个“火”字。对于曹操这种毫无水战经验的军队来说,火攻曹操的战舰可谓是最佳的计谋,他们本就无法控制战舰,加上熊熊烈火,必定能够将曹操军队挡在长江天险以北。
其次是周瑜的答案,他将自己手心的字也显露了出来,同样也是一个“火”字。东吴擅长水战,曹军基本是陆军部队,用火攻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四个字奠定自己三国军神地位
最后,孔明摊开了自己的手掌,掌心的字让周瑜大吃一惊、自愧不如。孔明手中写着“借风纵火”,满屋的人见到这四个字也很佩服,相对于前两人的计策,孔明的计谋是更显高明。
因为有火无风,火很快就会被熄灭,而有了大风就不一样了。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如此情况下火势会很快失控,并且蔓延到曹操的其他船上,曹军根本无力放手。
通过这样一对比,显然是诸葛亮要比庞统、周瑜的计策强。与此同时,从大局观上来看,诸葛亮也要比周瑜想得周全,能力高下立见分晓。
只是,计策到了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如何让曹操将船全部连接起来呢?此时,庞统又说道:“我自有妙计,可使曹操将所有船只尽相连结,到时候你尽管去用火烧......”
后来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清楚了,庞统去了曹营献连环计,诸葛亮向上天借来了东风,周瑜则是计策的主要执行者,曹军最后大败,当然这是后话。
总的来说,在这场辩论会上,东吴的官员可谓尽落下风,甚至周瑜的表现也有点差强人意。反观诸葛亮和庞统,将这一次的“鸿门宴”转换成了自己的主场,既维护了蜀国的面子,又保证了联盟不被破坏。
而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东风,更是让周瑜对他深感佩服,多次想要拉拢他。
奈何,诸葛亮却不为之所动,周瑜便心生杀意,却屡次不得,反而深陷诸葛亮的计策中,最后被气死了(三气周瑜)。
临死之前,周瑜在人世间徒留:“既生瑜何生亮”6个字,至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