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气候条件看,为什么东晋、南宋能够偏安百年,而南明却不能?
迪丽瓦拉
2025-07-20 20:03:16
0

/文 花开无田 /图 网络图片,本文所引用中国东晋、南宋、南明气候数据以及列表均来自《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

要说明的一点便是,气候在这些王朝兴衰中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它至少是影响因子,影响经济基础,进而反馈到政治这种上层建筑,从而能成为影响因素之一。

西晋代魏灭吴统一全国之后在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的涤荡下,旋即而亡,从元帝司马睿迁都金陵,建立东晋,偏安江南。

而也就在其建立东晋之后,皇权的衰微,门阀制度的强盛,军兵制度的弊端,等等也都成为了影响东晋政权的强有力因素。

司马睿剧照

在排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少数民族会选择南下入侵,而这里面是否有关于气候变迁的因素,从而导致了近乎一致的外力条件下,东晋、南宋能够享国百年,而南明却难以为继。

东晋时期的气候条件是什么情况呢?

3-6世纪,全球气候正处于一个寒冷阶段,而也正是这种气候的变化,导致原来处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鲜卑、羌、匈奴等民族纷纷南迁。

东晋地图

在《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中指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事实上存在着一个相对平稳的变化周期。从第一个阶段的三国、西晋到东晋前期(220年-350年),气候与现在相对略冷,而在第二阶段则在东晋中期至北魏统一北方(360年-440年)气候则基本上与今相当,部分时段有可能略暖。

而也正是在这种的气候变化之下,也体现在了农作物的种植上。《临海水土异物志》又载:丹邱谷,夏秋再熟。西晋初年左思在其《吴都赋》中,“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这也就是说长江地区(江苏苏州地区)曾经种植双季稻,而作为 对温湿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三国后期以及西晋时候气温相对暖湿,能够保证充足的水热条件,种植双季稻。但在其后期气候则逐渐变冷,而根据《中国自然历》记载,也更能够体现出这种明显的气候变化。

在农业生产之上,北方不仅仅受困于战乱,农业生产也几近停滞。而南方则利用这种水热条件,进一步取得了发展。而在东晋中期至北魏统一北方(360-440年)时期,气候则呈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而378年,金陵城“作新宫,城外堑内并种桔树”《苑城记》,也正是这种气候变暖,也更加确保了反映在人口之上的数据则是,280年,晋武帝时人口约为1616万(《晋书?地理志》),而随着战火的重燃,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五胡乱华,以及北方人口避乱大量南迁。

谢安剧照

与之相伴生的就是北方农业生产之下的迅速衰弱;“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晋书?慕容皝载记》)”而作为对比的是南方经济则出现了长远的发展。“荆城跨难楚之富,……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东晋时期的名士风范便是表现。而经济与人口的增长事实上也确保了东晋在面对少数民族时的优势地位。

南宋时期的气候条件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靖康之乱后,南宋、金国、蒙古、西夏、西辽、大理等多个政权并立,而南宋虽然最后被元朝灭国,更兼之以“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但有一点便是南宋虽然积弱,但却也是最后被灭亡的,究其原因,人的作用则体现明显。而作为气候,则表现为中国东中部地区最为温暖的时期,而也就在宋元之际气候则开始转冷。

南宋地图

13世纪,中国的气候开始转暖,而在北京长春宫的丘处机1224年所作的《春游》中“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便能看出气候的日渐便暖、

气候温暖,作为天时,也为南宋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因素。在其之下,南宋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实现了空前繁荣,“苏湖熟,天下足”是也,而南宋的另一个方面则是,陶瓷、丝绸、茶叶等的繁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东南之利,舶居其一”(《宋史》)。

崖山海战,南宋灭亡

表现在人口之上的则是,人口的急剧增长,根据葛剑雄先生考究,在1207年,南宋辖区人口达到了8060万。人口、经济、以及我们不得不提及的对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之上的运用,而可以说这是人的能动性在气候条件的佐助之下的展现。

那么南明又是什么气候条件呢?

在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组,给出的数据中,在明朝后期,1544-1622年,气候逐渐由湿转干,更是在1638年-1643年,出现了长期的连旱期,而其更是指出这可能是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最为严重的持续性旱灾。《河北省志·水利志》崇祯年间,河北地区特大旱灾频繁发生,而海河流域更是自崇祯十年到十六年,干旱长达7年。可悲的是,在崇祯帝自缢之后,南明所占据的大部分长江以南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小冰河时期,干旱。

1250-1704年长江地区统计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王朝,明朝在经历了朱元璋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等并非没有出现了政治、经济的繁盛,但后期的大多数明朝皇帝则昏聩无能,党争不断,吏治腐败。

永历帝剧照

到了南明小朝廷的建立,帝国的积弊,帝位的非唯一性,以及在气候变迁下影响到的粮食作物产量、土壤兼并加剧,这一系列的因素之下,南明的未来其实早就画下了句号。

参考资料:《中国历朝气候变化》、《晋书》、《宋史》、《南明史》、《苑城记》、《临海水土异物志》、《中国自然历》、《河北省志·水利志》等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良妃,她是清朝历史上首个出身内管领(包衣组织,管理皇室、王公的世仆)而得封妃位的后妃。 当然,皇室奴...
原创 《... 我对于嬴政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嬴政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并且他在一统天下之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浇筑...
原创 “...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经历了四百多位皇帝,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每一次的起义,大...
原创 库... 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1860年沙皇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逼迫清政府割让该岛。1905...
原创 一... 1949年11月,第二野战军顺势发起进军川黔的作战。国民党大军一路之上兵败如山倒,事实上随着渡江战役...
原创 他... 文/花开无田 公元前233年,秦国牢狱里,韩非拿起面前的一杯鸩酒一饮而尽,至此这个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原创 日... 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的最主要原因是天皇曾经发过一个毒誓,...
朱元璋的下葬过程究竟有多恐怖?... 提起朱元璋,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开创明朝、推翻元朝暴政的传奇一生。然而,关于朱元璋的下葬过程,却...
原创 大... 锦衣卫,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难以磨灭的国家机器,曾经一度成为大明的代名词。 历史上的锦衣卫曾经凶名赫赫,...
原创 唐... 我们都知道,“驸马”是皇帝的女婿,有权有地位。能成为皇帝的女婿一直以来都是古代很多男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原创 宋... 宋代殿阁制度虽然是沿袭前朝制度,但是在对其的发展在宋代才到达巅峰,职能上,对文学高选之士等文臣授予相...
原创 张... 刘备的儿子阿斗能够顺利继承大业,可以说完全得益于赵云,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四次逃亡,均将自己的妻儿...
原创 亮... 导语:亮剑:万人的独立团,攻打801个鬼子的平安县,阵亡多少士兵? 《亮剑》能让这么多人记住,肯定是...
原创 燕... 燕国,战国七雄之一。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在东周的存在感并不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燕国位于战国最...
原创 她... 元朝末年,统治者残暴腐朽,整个社会都无比黑暗,老百姓民不聊生,为了能活下去他们背井离乡乞讨,只能吃树...
原创 许... 陈海松:从勤务兵到红军政委的传奇之路 在红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里,有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但其中有一位...
原创 她...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存在这种观念的女孩子:自己再多的努力也不如嫁入豪门。似乎这就是一条捷径,不论感情如...
原创 圆... 清朝末年,朝廷昏庸腐朽,国家羸弱,西方列强便趁机侵略我们国家,先是英法联军后来是八国联军,先后攻陷北...
原创 “... 一张清朝末年的照片,揭开上古神兽神秘面纱,麒麟到底是什么生物?世界上是否真实存在,神兽麒麟在我们国家...
原创 中... 在河南省,有这样一座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占地达160000平方米,有38个乔家大院那么大,被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