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背后的主谋,是心狠手辣的吕后,还是有容乃大的刘邦?
迪丽瓦拉
2024-11-01 10:39:29
0

原标题:韩信之死背后的主谋,是心狠手辣的吕后,还是有容乃大的刘邦?

在历史上,韩信是个投机主义者!

他先随项梁,后投项羽,再归刘邦,一生都在追逐功名利禄。所以,其死因在其自身,念头起于刘邦,执行者却是吕雉!

韩信扭曲的“价值观”是身亡的肇因

众所皆知,韩信曾受“胯下之辱”,而后他就去投奔项梁,此时张良的也在项梁阵营。公元前208年,项梁因为自大而被章邯率秦军围攻,力战而死。

没了项梁这个靠山,韩信只好跟着项梁的侄子项羽,可张良却投奔了刘邦。韩信跟随项羽是随波逐流,张良投奔刘邦是主动迎合,这也注定了两人未来的不同命运。

直到公元206年,在项羽这颗“大号夜明珠”的照耀下,一直不被重用的“萤火虫”韩信终于离开了楚军,去投奔被项羽逼入蜀地的刘邦。

在经历了一番周折后,一场“萧何月下追韩信”才让他声名鹊起,得到重用!

此后两年内,韩信虽然在汉军中为翘楚之才,但仍抵不过霸王项羽,两次大败而归。但是,打不过擅长“闪电战”的项羽,不代表其他人能抗衡韩信的“集团化作战”!韩信一路大军横推,先后灭掉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并在汉军主力陷于荥阳的时候膨胀到要挟刘邦封他“齐王”!

不出名之前到处流浪,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钻营;有了功劳就开始索要好处、显名扬威,这样的人如何能称得起坦荡君子?这样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如何不是扭曲?

刘邦要杀韩信的三大理由

刘邦这个人并不大度,从他“饮酒讽刺老爹刘太公偏心”可见一斑。

可是,刘邦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听得进话,能容人,关键是别人有道理在先。所以说,刘邦的价值观还是挺正的!

既然一个人的价值观正,他就不可能对“韩信坐视荥阳之困”不记恨,不可能对“韩信窝藏宿敌钟离昧”不怀疑,不可能对“韩信夸耀功高劳苦”不心存芥蒂!

如果说前两个理由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挡箭牌,但第三个理由就真真是韩信自己作死了!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被刘邦夺了兵权、降为侯爵的韩信自认功高劳苦,应该和樊哙等列。他路过樊哙家门时,被樊哙摆了一道,反露出得志张狂的本性!

如果说樊哙没受刘邦的指示,估计连太史公都不信,所以,司马迁又记下了韩信更张狂的一面。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唉......估计太史公写这段话的时候都忍不住要捂脸:你一个小员工,居然在老板面前说他不如你,不是作死是什么?

所以,对刘邦来说,韩信的见死不救、私藏国贼、功高盖主,就是三道催命符!

对韩信下手的为何是吕雉?

吕雉比刘邦小了15岁,在她嫁到刘家后,才发现刘邦这个破落汉居然还跟一个姓曹的寡妇勾勾搭搭。吕雉心中虽怒,表面却没有像其他女人一样吃醋,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刘邦造反过程中吕雉又两次被抓,代刘邦受罪,却从没有怨言。

这样的女人,哪怕是再小心眼的男人,谁能不惭愧?

所以,日后哪怕是刘邦多次被人追杀得逃亡千里,也再没丢下她!

吕雉不仅宽容和善解人意,执政能力也很强,最妙的是吕氏的家族势力弱,这是刘邦信任她的根本原因!

所以,当陈豨造反的消息传来,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菜园子又要被野猪拱了,刘邦骑上马就心急火燎地去了!

可是,他走的时候没有带萧何,也没有带张良,更没带樊哙等大将!

萧何引荐的韩信,和韩信关系最好;张良和韩信以前就是一个阵营,而且两人都是兵法大家,友谊也很铁!可是,兵权不在他们俩手上,樊哙又是吕后的妹夫。

可想而知,刘邦是打算一石三鸟,看看自己走后这“汉初三杰”是不是真如他们承诺的那样忠心耿耿......刘邦没看错,萧何没胆子,张良没野心,只有韩信天真地造反了!

杀功臣,对历代皇帝来说都是抹不去的污点,可对女人来说,就没有这个心理障碍!

真正杀韩信的是刘邦

韩信被吕后所杀,刘邦是又高兴又怜惜,当他听说蒯通给韩信出过造反的计谋,顿时大怒,就派人把蒯通抓了起来!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乃诏齐捕蒯通。

太史公的这段记载大有内涵,因为,这是判断是谁主使杀害韩信的证据!

按史书记载,是吕后派人杀的韩信,同时得知了蒯通曾劝韩信早点动手。连韩信这样功高劳苦的大将,吕后都敢不请示刘邦就杀了,为何就杀不了一个小小的谋士呢?

如果韩信被杀真的是吕后主使,刘邦又为何不爱惜羽毛去抓一个小小的谋士呢?

所以,杀韩信的真正主谋是不愿污了名声的刘邦,吕后只是刀手!

狡兔死,走狗烹,自古功臣多命舛,江山代代起鸿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本近代史上第一谜案,明治天皇... 1929年,日本86岁的政治家、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人物、曾任日本宫廷主要负责人的田中光显,在接受媒体...
原创 韩... 韩信被誉为“兵仙”,他的军事才华让人赞叹,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堪称难得的将才。然而,刘邦...
原创 雍... 图里琛,这位看似憨厚、身形魁梧的侍卫,其实是一位极为机智、心思缜密的高手。别看他总是一副五大三粗的样...
原创 诸... 作为三国历史爱好者,你一定听过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故事。可是,祁山到底在哪里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 在二战期间,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一颗在广岛,另一颗在长崎,很多人认为这是日本最终屈服的主要原因。然...
原创 二... 无论是贤德的君主,还是昏庸的君主,每个王朝的开国君主都有庙号,享受后代子孙的祭祀和庇佑。然而,在最初...
原创 原... 刘备虽然最终没有实现统一天下、成为皇帝的梦想,但他依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刘备起初...
原创 中... 立秋刚过,豫西的黄土塬还带着夏末的燥热。陈砚秋蹲在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探方边,指尖拂过一块刻着螺旋纹的陶...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苏峪口瓷窑址 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苏峪口深处,于2017年考古调查时首次被发现。2021至2025...
原创 清... 清朝末年,关于其国力的评价常常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清朝的GDP世界第一,显示其强大实力;而另一派则认为...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俄欧冲突,... 一 乌克兰一开始就被美国当做拖欧洲下水的工具,美国希望重复前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舍命救美国的故事。昨天...
原创 有... 从三国到现在,关于这个时期的研究和讨论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三国历史的影响力,依然是其他历史时期无...
原创 李... 崇祯十四年二月末,李自成率军离开洛阳后,进攻汝州,打算趁机一举占领该城。然而,汝州的城墙异常坚固,守...
原创 盘...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许多英雄人物都擅长使用枪,毕竟枪法潇洒威猛,吸引了众多武将的青睐。然而,要...
原创 隋... 在《隋唐演义》中,许多英雄人物各具特色,程咬金就是其中之一。他看似憨厚、忠厚,然而却获得了许多人广泛...
原创 大...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在他登基后,为了稳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手段,...
原创 从... 别再被评书里的情节骗了,所谓朱元璋 “火烧庆功楼” 诛杀功臣的说法,翻遍《明史》《明实录》这些正经史...
原创 刘... 张鲁曾是刘焉部下的一员猛将,刘焉担任益州牧后,便指派张鲁与张修联合攻打汉中郡。在这场战斗中,张鲁不仅...
能被中美俄同时警告:非洲小国卢...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能够让中、美、俄三大国暂时搁置分歧,共同发声的国家,屈指可数。然而,令人意外的是...
爱才如命的曹操,为何没有招揽诸...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几乎人人皆知,特别是那些英勇且有特色的英雄,比如孙权、刘备、吕布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