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柱国基石,毁誉参半的士族政治
迪丽瓦拉
2024-11-01 11:04:37
0

原标题: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柱国基石,毁誉参半的士族政治

字数:1543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文/千叶

插画师/长生

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主导国家政治格局的势力就会不一样。自北魏到隋唐,掌控核心权力的势力是关陇集团。

而提到东晋与南朝时期,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士族政治。“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与谢家即是南方士族的代表。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王与马共天下”。

士族政治从汉朝中后期出现,到三国时渐渐成型,最终在东晋时期达到了巅峰。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相继爆发终结了西晋的统治。琅琊王司马睿在中原士族的支持之下在南方的建康登基称帝,是为东晋。

中原士族从龙有功,地位和名望自然水涨船高。在司马睿南迁之后,与南方的士族豪门迅速融合。士族阶层的权力已经足以傲视皇权了。

而这其中,最为显赫的方为琅琊王氏了。琅琊王氏本就是中原士族的核心代表,王敦和王导两兄弟又是司马睿建国的最大助力。居功至伟,几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了。所以当时民间流传“王与马,共天下。”

士族权力过大,自然会引发皇权的不满。所以皇权与士权的制衡,以及士族之间的相互制约几乎成了东晋政治的底色。

先后有王敦与桓温为首的士族向皇权发起挑战,试图颠覆司马氏的统治。但他们最终都失败了。而阻止他们的,正是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的其他士族门阀。

在士族政治的背景之下,士族十分默契地对皇权加以制约,甚至是让皇权傀儡化。但是士族权力即使再大,也不可以代替皇权,这便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底线。

自两汉始,朝廷开始以察举制选取人才出仕为官。通过地方选举,根据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来举贤才。

察举制在初期确实为让不少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任何一个制度在建立之初都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渐渐和利益集团绑定。

在察举制的后期,其事实上已经被士族门阀所垄断了。这些人本来就拥有极大的权力,通过察举制,他们便轻易地掌控了做官的通道和资源,进而为本族的亲人牟利。

在古代,真正能够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实在太少了,没有好的资源,下层的普通人是很难受到足够好的教育的。

即使真的有天赋异禀的寒门子弟通过刻苦的努力获得了和士族子弟们同等的教育水平,他们之间的学识修养和处世能力也是没办法比拟的。没有人脉关系,几乎很难同那些大家族竞争,永远只能被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

三国时期的魏国,是曹家和中原士族合作的政权,曹操唯才是举,任贤与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士族。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的北方士族仍旧掌握着极大的权力,九品中正制就是这一时期被推出的。

这种制度需要对官员进行全面的考察,但事实上却是,考察的重点仍是官员的家世出身。出身名门望族几乎不需要考察品行能力便可直接入仕,而那些有能力的寒门子弟,因为身世的问题也往往被否决。上层集团的权力被士族门阀牢牢掌控,社会阶级的流通几乎停滞。

即便如此,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士族政治仍旧有其积极意义。在东晋时期的北方大地,政权更替,战乱频繁。而彼时的南方却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国家政权已经完全同士族政治绑定了,士族集团也认同司马氏的正统地位。

即便皇权早已没落,但其仍是维持各大家族之间的政治纽带,故而在面对北方外敌入侵时、士族大家篡夺皇权时,大家都能保持一致性,共同御敌。因此,正是因为士族政治的存在,东晋才能维持政权和疆域的完整性。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如王谢这些大士族,垄断了政治权了,封锁了阶级的上下流动。但因为其掌控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所以对教育也十分重视。

这些家族有着大量的历史典籍和书籍资料,保留了汉晋时期的诸多文化,而在南迁时,这些传承华夏文明的无价之物也被带到南方,成为了华夏文明复兴的关键。

东晋末期,晋孝武帝试图重振皇权,不断打压士族集团。自谢安死后,整个士族开始走向没落。平民出身的刘裕篡权称帝,建立刘宋之后,士族门阀们再也不能同皇权相抗衡,但其影响力仍在。

真正使士族政治走向终结的是隋灭南陈。自此以后,士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不复出现。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

《晋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常识积累】“台湾光复纪念日”... 1.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
原创 史... 姓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单字姓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但也有一部分复姓。虽然复姓比单字...
原创 美... 一个美国网友问:美国曾多次帮助中国,为何中国人不感恩?这个问题引起了各国网友的激烈讨论。 美国究竟帮...
原创 清... 前言 当清朝宣布退位的消息传开时,朝中的四位重臣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执着? 这四位重臣到...
原创 原... «——【引言】——» 李鸿章,这个名字可能不为大家所熟知,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他可是一个风云人物。 ...
原创 霍... 公元前118年,漠北之战刚刚结束,霍去病和李敢因战功显赫,跟随汉武帝一同前往甘泉宫狩猎。 然而,在狩...
原创 历... 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白莲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组织。从宋朝到清朝的这一千多年里,白莲教始终保持着较为频...
原创 桃...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的故事。常常有...
原创 瓦... 618年,李密在兵败邙山后逃往关中地区。作为隋末最强的义军,瓦岗军此时已经逐渐走向分崩离析。瓦岗军的...
原创 满... 八旗是努尔哈赤所创立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既是一个政治组织,也是一种军事编制。正是因为有...
原创 诸... 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他说过“非遇明主不投”,意思是只有遇到明智的领导者,他才会出仕。在遇到刘备之前,刘...
原创 普... 2000年代初,普里戈任开始帮俄罗斯国防部采购船只,顺带沾了军火的边。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冲突一打...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关系破裂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李渊和李世民。这对曾经关系和睦的父子,...
原创 宅... “宅兹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最早记载中国的青铜器曾被误卖到废品站。刘先银在《文字起源》一书中提到,...
原创 安...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有一件心事:前朝遗留下来的势力和起义组织不...
原创 功... 1956年初夏,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细雨绵绵,杨伯涛满脸怒气地从寝室走了出来。他愤怒地朝王耀武的房间...
原创 王... 说起我国的科举制度,它对历史的影响深远,甚至一度传到了国外。然而在宋朝时期,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原创 匈... 如果要提到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政权中最为著名的,很多人都会想到匈奴。匈奴这个庞大的游牧帝国起源于秦朝时期...
原创 历... 自古以来,很多历史人物都备受争议。许多人在后代的记载中,不是被美化就是被丑化,导致他们原本的形象发生...
原创 董... 董卓是个聪明的角色,他长期处于高位,深谙权谋,为何他还是如此青睐某些人? 首先,董卓并不如大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