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造反,吐蕃侵犯,武则天放权给太子李贤,背后有何阴谋?
迪丽瓦拉
2024-11-01 11:03:47
0

原标题:新罗造反,吐蕃侵犯,武则天放权给太子李贤,背后有何阴谋?

公元677年,唐高宗的病情略有好转,居然能在春耕日下地了,尽管只犁了几垄地就满头大汗,却依旧让众臣喜出望外。不过,李治的回光返照貌似促使大唐陷入厄运。第一个厄运就是:大唐的附庸国新罗造反了!接到消息的唐高宗确认再三没有看错!是的,曾经被高句丽和百济联手欺压几十年、屁滚尿流赶来向大唐求救的新罗造反了!为了解救新罗国,大唐从唐太宗开始一共举行了三次大规模东征,小规模的征伐也不下七八次,直到李勣、薛仁贵东征,才终于夷灭高句丽和百济,让新罗人民举国高唱“大唐万岁”。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耗费了大唐数千万两金银财物、十数万虎贲魂归他乡的异域小国,竟然野心膨胀地造反了!

第二个厄运更具有打击性:吐蕃侵犯大唐,占领数州!几年前,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的阴影还未散去,论钦陵就把字迹未干的协议撕成了破絮,带领数万大军从高原蜂拥而下,奔袭叠州、松州和扶州。可叹,大唐的将领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竟接连被其占领了三州,并直逼边庭重镇临河(今四川南坪)。一旦鱼米之乡的川府被吐蕃攻占,赋税粮秣捉襟见肘的大唐,国运将剧烈震荡,不复盛世之名。更令人瞠目的是,满朝文武听了这个消息,竟无一人敢主动挂帅。泱泱大唐就被一高原小国欺凌也就罢了,朝堂内外竟然无人挂帅,焉不知是最大的悲哀?如果仅仅是一个壮汉被两个孩童逼到墙角里踢打羞辱也就罢了,谁让这个壮汉已经病入膏肓了呢。可是,屋漏偏逢下雨天,这个病汉不仅无药可医,而且饭食也上顿不接下顿,就真的是日薄西山了。这就是第三个厄运了:河南河北两地夏季大旱3个月,颗粒无收!就在皇后武则天和太子李贤暗中斗法的这段时间里,河南河北两地天公不垂怜,一滴雨也不落下。饥民成灾,流寇频出,赈灾的官员跑细了腿,也压不住这天怒人怨。

刚刚大病初愈的李治被这接连三锤又打回了病床,执政的武则天干脆放下手中政务,一股脑交给太子李贤和众宰相,专心伺候丈夫去了。反正,这满朝的文物听她话的也没几个,像这种大难临头的黑锅,还是太子和宰相们背起来更合适。太子李贤当仁不让,和刘仁轨、郝处俊等宰相殚精竭虑,处理国事。李治虽然人在病中,但大唐的军政却是牢牢把控在他手中的。莫要看如今“妻贤子孝”,但他深知李唐江山统治的根基,所以,只要是与军国大政相关的,仍是绕不过他。如今,皇后回归“相夫教子”的本分,钟意的儿子又得掌大权,爱子心切的李治不顾病躯,每天也要在鸡鸣三更的时候爬起来上朝,给太子李贤撑面子。好在,大唐如今虽然少有独当一面且年富力强的将帅,但60岁以上的老将却还不少,比如刘仁轨、契苾何力、薛仁贵、萧嗣业、刘仁愿、高侃、裴行俭等。于是,在几场近乎悲壮的朝议之后,李贤得授大权,开始兵分两路征伐不臣。

一路是刘仁轨率领的大军,契苾何力、薛仁贵、高侃等老将附从,平定新罗之乱。这几人都是平定百济、高句丽的老将,刘仁轨的帅才更是通过几次战争已证明过了。若是他出征,不能保证马上平息叛乱,至少不会重演“兵败大非川”的悲剧。于是,76岁的主帅刘仁轨、78岁副帅契苾何力再次披挂上阵,东征新罗。另一路出征的大将基本定了下来,分别是豆卢仁业、王杲、崔献、黑齿常之等将领。这批将领都是年富力强之辈,但战场经验却不足,需要一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元帅统领。本来,李治钟意的是安西大都护裴行俭,但安西各地也不太平,在吐蕃的收买或怂恿下有叛乱的征兆,若是裴行俭入川,安西之地算是彻底丢掉了。幸好,刘仁轨在走之前推荐了中书令李敬玄。李敬玄出身名门,和许敬宗等人交好,文采不凡。在刘仁轨入朝再度为相不久,李敬玄也从礼部尚书升迁为中书令,成为七大执宰之一。不过,李敬玄是武则天提拔的,经常和刘仁轨在朝内暗斗得不可开交。出于对刘仁轨的信任,李治还是决定任用这个文人。刘仁轨当年也是一介书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一跃成为大唐军方的中流砥柱,谁敢说李敬玄不能成为第二个“刘仁轨”呢?

武则天听说李敬玄要挂帅出征,吓了一跳!这个新投靠的宰相虽然背后势力雄厚,但他是什么成色,察人无数的武则天还是略知一二的:这就是个大嘴炮,是她用来对付刘仁轨、胡搅蛮缠的利器。若论纸上谈兵、伶牙俐齿,李敬玄完胜刘仁轨;若论排兵布阵、忠勇能干,刘仁轨一个手指头就能挑翻李敬玄!武则天有心劝说李治不要用李敬玄,但在权衡利弊之后,却忍了下来。一边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哪怕千疮百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休养生息就能养大。一边是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太子李贤,一旦被他揭发和明崇俨的丑事,武则天就死无葬身之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如今,李敬玄就是那个“孩子”。作为母亲,武则天对太子李贤虽然不喜欢,但也不曾想拉他下来,或者说没有良策。如今,倾向于太子的刘仁轨突然来个“神助攻”,让武则天又惊又喜,决心好好利用这个良机!

对李敬玄的成色,武则天知之甚详,若是李敬玄西征失败,推荐人刘仁轨固然难辞其咎,但主政的太子李贤更会受到沉重打击!若是再能说服病中的李治,武则天有八成把握把太子李贤赶出东宫。

这就是武则天毅然放权的阴谋,虽然因人成事,却冥冥之中是上天对她的眷顾。

连载【武则天大帝】2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标题:历史的巨变:清军入关意外开启新篇章 1644年,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清军入关。...
原创 四... 中国人一直有着浓厚的“四”字情结。从古至今,由于古人相信“天圆地方”,因此“四”字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原创 活... 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活到了八十岁,但在五十五岁时却主动将皇位禅让,成为了太上皇。这个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
原创 如... 有时候,我们会想,诸葛亮的北伐失败,成为了壮志未酬的象征。如果当时北伐成功,蜀汉统一三国,诸葛亮不仅...
原创 雍... 康熙时代风云变幻,历经了六十年的波澜壮阔。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原本深得康熙信任的赵昌,在雍正刚登基...
原创 三... 看官,您知道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是哪一次吗? 它不是官渡、赤壁、夷陵这三大战役中的任何一场。 ...
原创 曹...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今天我们只谈小说,不谈历史! 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来看,在诸葛亮去...
原创 渭... 渭河之盟:李世民与颉利可汗的背后博弈 渭河之盟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关键事件,特别是在唐朝与突厥之间的...
原创 清...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话题,关于清朝最后四位皇帝的名字与他们的命运之间的联系。清朝是我们大家...
原创 左... 1885年,晚清动荡不安的一年,左宗棠,这位曾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大臣,终于离开了人世。当时,他已74岁...
原创 太... 北齐是一个历史上短暂却异常特殊的朝代,这个朝代不仅经历了多个性格各异的皇帝,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史...
原创 千... 标题:千古艰难惟一死,庞德为何不投降?原来不投降比投降的理由更充分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无数...
原创 诸...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管仲和乐毅三位历史人物,无论是他们的智慧、勇敢,还是领导才能,都为后...
原创 为... 为什么日本皇室受世界瞩目?让人尊重的人格魅力 以软外交直面战争责任 尽管经历了无数武士政权的更迭...
原创 从...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伟大帝国的兴衰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约翰·拉普利和彼得·希瑟的《帝国为什么衰...
原创 皇... 赵匡胤称帝后,有一天他在朝堂上问了一个问题:“天下何物最大?”众大臣听后面面相觑,都没能给出答案。 ...
原创 鲁... 梁山大军平定方腊之后,曾经热闹的108好汉的景象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二三十个好汉。在这些幸...
原创 宋... 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长久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仅代表了中...
原创 后... 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即后梁的开国皇帝太祖,原名全忠,唐僖宗赐名朱温,称帝...
原创 千... 在华夏文明的神话谱系中,人、神、妖并非孤立存在的族群。从上古的混居共生到先秦的分野隔绝,从封神之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