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陡然加快,但也加大了后发国家崛起难度,后发国家受限于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因素,想要赶超先发国家,所依赖的唯有先发国家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能够崛起的国家无一不是如此,诸如德国、美国、日本、苏联,乃至咱们中国都在国家发展初期接受了来自先发国家的产业转移,完成了国家的初步工业化。
纵观世界历史脉络,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这三四百年里,国际间产业转移一共经历了4次浪潮,这4次产业转移浪潮有国家借此成功登顶霸主宝座,也有国家完成华丽转身一跃成为列强,也有国家默默积蓄力量步入民族复兴的快车道,可总体来说,全球200多个国家里面,能够抓住全球4次产业转移浪潮机遇的国家终究是少数国家,且集中在欧洲国家、北美国家、东亚国家和部分东南亚国家这三块区域。
那么,问题来了,全球4次产业转移,为何仅有中美日等少数国家抓住了机遇,其他大多数国家为何没能抓住机会?
朋友们
好,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全球4次产业转移浪潮
。本文由
青衫弹史
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喜欢的朋友麻烦动动小手指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
01 全球产业转移浪潮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于英国,大英帝国也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取得的近乎垄断性地位,主导着欧洲事务,巩固着自身的霸主地位。然而作为大英帝国的本土所在,英伦三岛实在太小了,人口也不过千万级别,实在难以装载下一个世界霸主的进一步成长,更难以封锁住其他国家对于其无上地位的挑战。
英伦三岛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禁止技术人员与技术图纸外流,防止被别的国家掌握和利用,以维持它在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在1774年到178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令,不准技师、图纸、机器出境,英国甚至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航船所载移民数量,严禁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移民美洲,后来进一步拓展到钢铁业和煤炭业,工匠和制造业主若移民被发现,将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甚至关进监狱。
此时的英国在科技、生产、贸易等领域全面领先,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对象,为此各国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1790年,美国吸引来了有着美国的工业革命之父之称的英国人塞缪尔斯莱特在美国的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了美国,在罗德道州的波特基特建起了美国第一家使用新型先机机器的工厂,开启了美国最早的机械纺织。
德国的疯狂复制仿制,逼着英国制定了《商标法》,规定所有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德国产品一律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标记,可依旧无法阻止技术的外流,以及德国的崛起。
第一次浪潮,以英国为中心向欧洲大陆以及美国进行转移,间接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掀起高潮。
第一次工业革命
如果说第一次浪潮是以英国为中心向欧洲大陆以及美国进行转移,间接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掀起高潮,是一场在大英帝国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的被动转移,那么此后三次产业转移则是一场在发起方主动选择下的配合演出。
第二次浪潮,则是二战之后,美国向西德、日本进行转移,用于战后恢复,帮助美国抵御苏联的进攻。第三次浪潮,发生在越南战争期间,由恢复实力的日本联合欧美国家发起,主要向亚洲四小龙国家进行转移,用于平摊劳动力成本。最近一次的产业转移浪潮,发生于9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过市场化改革,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涌入,投资建厂,带来了一场产业转移浪潮。
这三次浪潮中,欧美国家或是为了出于政治目的考量,或是为了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分工体系中进行产业链的再分配,通过产业转移,欧美国家顺利地将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全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分工体系,占据着利润最大的产品,实现躺着赚钱,轻松掌控全球经济脉络。
日本富士山
02 市场驱动与战争驱动
四次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每一次转移的决定性因素都不尽相同。第一次和第四次是受市场主导,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受战争因素影响。
朝鲜战争,历时3年之久,战争强度之大,惨烈程度之深,投入之巨大,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巨大的考验,稍有疏忽便是兵败如山倒的结局。美国对于朝鲜战场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兵力,1000多辆坦克,
1600多架飞机,200余艘舰艇,花费了200多亿美元,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出动飞机10.4万架次,投掷了约70万吨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如此庞大规模的军备催生了大量的军需订单,在美国的扶持下,最靠近战场的后方大本营日本,占的天时地利,经济迅速恢复。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损失飞机8612架,其中3720为固定翼飞机,4892架为直升机,耗资近1680亿美元,参战65万人,近6万战损,耗时10多年,亚洲四小龙则在此后崛起。
朝鲜战争
第一次和第四次主要依靠市场驱动来实现产业转移。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工业大发展,急需广阔的倾销市场和庞大的资源供应来适应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规模,英国本土面积不过25万,根本难以适应如此市场规模的扩大,或是靠近市场或是靠近资源的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第四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市场充满活力,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各项产业的青睐。
依靠市场驱动来实现产业转移首先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充分的人才储备,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足够庞大的市场足以鲸吞一切落地的产业,生根发芽,土壤的资源足够让其成长为参天大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受利益的驱逐,资本家们自然乐意也会尽一切力量促成。
星辰大海
03 终章
全球4次产业转移,为何仅有中美日等少数国家抓住了机遇?
依靠战争进行的产业转移,其实相比较依靠市场驱动的产业转移,要片面多了,不足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不足以支撑起产业链的升级,看起来日本也是因为朝鲜战争而经济崛起,但是别忘记了日本早在19世纪便已经了明治维新,步入发达国家之列,此后的产业转移,包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拉美等国家,虽然承接了部分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其实只是在以美国为主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自身抵御性弱,所以才在20世纪70年代拉美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中毫无抵抗力,多少财富被欧美国家席卷一空。
其次,国小地狭人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国土面积大,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发展起完善的工业体系,人口资源众多,才能有足够的人才和消费人口支撑起产品的生产与升级。
最后就是,国家工业化,一个国家只有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才能拥有抵御外部风险的可能,遍数全球200多个主权国家能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过一掌之数,也只能这些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国家,有着重工业、轻工业基础的国家才能真正发展起属于自己的国防工业,建立起不被外人欺辱的军事力量,守卫住产业升级带来的阵痛期,最后迎来产业转型后的高速发展!
本文由
青衫弹史
原创,全文2700字,感谢您的阅读,未得允许,不得转载,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荣幸~
留言评论、点赞收藏、关注赞赏,支持!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