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穆公:死后谁愿意陪我?大臣:我等愿意;国君死后大臣欲哭无泪
迪丽瓦拉
2025-07-21 09:33:22
0

《史记》中写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正所谓知音难觅,所以对于有的人来说为知己献出生命就是一种大义。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且只有一次,珍贵程度自然不用言说,可在我们漫漫人生路上有许多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甘愿舍弃生命,可若是面对毫无关系的人呢?还能毅然慷慨赴死吗?

古人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若是君主强人所难呢?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个肆意开口,情之所至,一个信以为真,结果出现一系列悲催场景。

泯灭人性殉葬礼

丧葬文化是中国悠久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笔,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有文化,包括婚丧嫁娶各个方面,光是汉族不同地方的这些文化就各具特色,对于研究中国历史的人来说,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推敲的。

在等级制度相对比较森严的古代,丧葬方面更是有阶级之分,尤其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他的葬礼是举国上下最高规格。大家就算没去过也应该在各种媒介上看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吧,这些兵马俑就是存在于秦始皇皇陵中,有人称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些兵马俑虽然不是真人真马,但一个个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连人物脸上的五官表情都惟妙惟肖。

这种规格陪葬品留给后人的除了历史的记忆还有各种艺术的欣赏,可是 在众多丧葬文化中有一个非常泯灭人性的习俗,那就是人殉,顾名思义就是将活人当做陪葬品一起送进陵墓中,在古代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尽管这个行为本身非常野蛮、极其残忍。

在各种古装电影电视剧中,我们知道古代皇帝寿终正寝后,一些没有子女的妃嫔们会变成陪葬品,事实上,不止皇帝,一些高官贵族同样会在死后让一些人殉葬,这些人当中除了有奴隶,还有近侍、妻妾以及近亲,也正因此,在现代考古过程中,考古队员们经常会在某一个人的古墓中看见许多白骨。

这么毫无人性的殉葬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3000、4000年前就有了,在由部落形成国家之后,这种糟粕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祸从口出酿悲剧

在君主集权制的古代中国,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手握一干人等的生杀大权,圣明的君主能听谏言,能辨是非,遇见过于精明的帝王,那些天子近臣的脑袋随时处于危险之中,譬如,他会将能臣变成殉葬品,公元前659年继位秦国君主的秦穆公就将这种人殉付诸于实践。

根据史料记载,秦穆公在位39年,慧眼识英雄,亲贤者、远小人,励精图治,使秦国一度国力昌盛,国家经济政治发展都远超其它小国,他在位期间秦国一举吞并周围小国,国土面积不断扩增,为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石。

尽管秦穆公为君期间成绩斐然,但是他仍然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对自己的生死大事尤为关心,尤其是死后事宜,在生前他就想安排好。在那个相信鬼神、充满迷信的年代,人们都相信死后灵魂会到另一个世界,秦穆公觉得自己是命定的帝王之相,到了另一个世界依然要做一统天下的君王,所以不光要近侍美女们殉葬,大臣们也要一起去陪自己。

这个想法一经生成就无法磨灭了,似乎已经成了秦穆公的一种执念,可是身为一国之君,他又不能明面上不分青红皂白让人陪葬,于是他创造机会想得到大臣们的许诺。一次,秦穆公广发邀请函,请大臣们参加宴会,在宴会上,秦穆公礼贤下士,与大家喝酒喝的很开心,一幅宾客尽欢的场景,就在大臣们喝的迷迷瞪瞪的时候,秦穆公说:"咱们君臣生前能如此同欢,我死后谁愿意来陪我呀?"

乍听生死之事,一些大臣们猛然惊醒,他们都清楚秦穆公的言下之意,所以都不做表态,可是有三个大臣,不知是酒喝得太多影响思维还是为了向君主表明忠心,他们三人当场表态愿意与国君同生共死。这三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国有勇有谋的大能臣奄息、仲行以及针虎。

公元前621年,叱咤风云39年的秦穆公去世了,作为一国之君,按照他生前的要求他的陪葬者足足有177人,其中就包括之前"承诺"同生共死的三位大臣,这三个人在殉葬的时候,看见周围已经死去的陪葬者,内心欲哭无泪啊,顿时充满对死亡的恐惧。

但是没办法,当初是自己亲口做出的承诺,承诺的对象又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他们只能直面死亡了。秦国百姓得知这三位能臣殉葬后都感到悲痛与可惜,甚至有人赋诗《黄鸟》用来表达对古代人殉制度的唾弃与愤怒。

现在我们都知道众生平等,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在丧葬文化中人殉习俗的存在就是人性的罪恶。其实这三位大臣成为陪葬品是对他们生命的漠视,同时作为人才以这种方式死去也是一个国家的损失,在秦穆公死后,他的继承者们又无才干,此后秦国在整个春秋时期表现都不怎么亮眼,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中间几近经历了19位君主。

就我而言,对于奄息、仲行、针虎三人除了感到同情、可惜,还有一丝悲哀,作为一名"政客",就应该有谨言慎行的觉悟,正所谓"药不能乱吃,话不能乱说",祸从口出从来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当初三人没有那么实在的表态,或许就不会成为殉葬品。

毕竟,作为一代明君,我相信秦穆公是深知这些能臣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也恰恰是他们的才干与忠心,让秦穆公觉得他们能继续在另一世界辅佐自己,这是时代的局限,也是历史的悲哀。

文/斋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仁... 世人皆知洪熙皇帝朱高炽,这位仁厚宽和的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虽短,却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未竟之事—...
原创 如... 《特赦1959》中有一个情节,就是有国民党战犯不服管教,和解放军的战士说:“你们的毛泽东都加入国民党...
原创 别... 公元626年7月2日,大唐玄武门之内爆发了“兄弟阋于墙”的激烈之争。最终,秦王李世民获胜,而太子李建...
原创 是... 人格,作为统一个体各个方面的灵魂,是一种协调并统帅人的各种特质的综合性力量,它巧妙地融合了有限性与无...
原创 郭...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嬴政病死沙丘,终年49岁。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记载,反倒是...
原创 哥... #头条创作挑战赛# 说起世界知名的流浪群体,吉普赛人和犹太人最为人所熟知。犹太人饱经坎坷,同时也以智...
原创 张... 世人皆知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却鲜少人知晓其中最为惨烈的一幕——藩王们的悲惨结局。这些曾经高高在上、...
原创 古... 历史漫漫,总有一些过往充斥着迷雾,让我们透过缝隙,也无法察觉到真相。 在很多人看来,在科技如此发达的...
原创 胡... 常听闻,民国爱情十有九悲,其根本原因有两个,其一民国处于动荡年代,居无定所,国无安宁,个人感情都成了...
这2份条约,为何沙俄不肯遵守 这2份条约,规定了中俄边界及划定边界的办法,为何沙俄不肯遵守 2024-09-12 11:05 ...
原创 《... 许褚,作为曹魏阵营的长期头号猛将,戏份是绝对不少的,单挑过的武将数量在整个《三国演义》中也是头几份的...
相比明天,今天的100点是小儿... 此刻,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之际。 一、因应地利,尽显优势 天时 即美国宣布降息。新的降息周期已经开...
原创 如... 1980年代,朝鲜半岛局势风云变幻。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构想-统一...
1800多年前农民朴实的笑好有... 执箕执锸俑,现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陶俑头戴圆笠帽,脚穿露趾草鞋,裤腿高卷、身材魁梧;左手拿箕自然下垂...
原创 两... 现如今网恋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但是大多网恋都是见光死。其实在古代也有这种与网恋性质相同的恋爱,那就民...
原创 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刘... 刘备若收降此人,相当于多3个庞统,5个关羽,曹操必定难以得志 前言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英雄...
原创 哥... 引言: "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禧,他却非常低调地活到2015年"。这是一段令人惊叹的话语...
原创 雅...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众所周知...
济南大辛遗址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 在历城区工业北路以南奥体中路以西,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出土了商都殷墟以外的首片商代甲骨卜辞,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