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看看金牌背面写了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7-21 10:33:02
0

自古以来,历代的开国功臣都逃不过被皇帝杀害的命运,只因他们功高盖主,从开疆扩土的能臣成为皇帝稳固江山的障碍。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功臣,他早年饱读诗书、足智多谋,后跟随朱元璋一路出生入死,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巩固天下。但朱元璋自登上皇位后,忘记了往日的兄弟情谊和对出生入死的战友许下荣华富贵的诺言,将众功臣一一杀害,李善长自然也逃不过他的魔爪。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皇帝昔日赐给他的免死金牌,朱元璋见状笑道:“你看看金牌背面写的啥。”李善长见到镌刻之字后彻底心灰意冷,只得等待发落。李善长在金牌背面看到了什么呢?他生前的贡献有多大呢?为什么朱元璋忍心杀他呢?

伯乐与千里马

李善长自幼聪颖,又酷爱读书,天赋和努力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才能出众的谋士。

李善长学成之时,正是元朝即将颠覆的时代,中原地区群雄并起,地方豪强都在为成为新王朝的统治者而争取势力范围,李善长空有一身才学,却没有得到任何势力的重用。

原来,李善长一直在滁州发展,他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十分准确,这使他在当地逐渐有很高的名声,但他从未得到赏识,直到朱元璋的出现。

朱元璋的早年经历十分曲折,他甚至有许多次濒死,朱元璋出生时恰逢元朝政府黑暗腐败,且天灾频繁,频繁的祸乱使靠务农为生的朱元璋一家接连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后死于瘟疫,失去依靠的朱元璋只得和兄弟分道扬镳,各自谋生,朱元璋当过和尚、乞丐,只为讨一口饭吃,但连年的灾祸使寺庙也难以为继,朱元璋几次都差点被饿死。

在逃亡的过程中,朱元璋耳濡目染到各地农民揭竿而起,心中逐渐有推翻元朝的想法,最终在朋友的邀请下,他选择投奔郭子兴的起义军,从此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

朱元璋在军队中展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和勇猛的作战风格,这使郭子兴对朱元璋非常赏识,他甚至将自己的养女许配给朱元璋,使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常年征战后,起义军中逐渐产生派系纷争,眼见郭子兴与其他元帅的矛盾愈加深刻,朱元璋决定同郭子兴另起炉灶,许多人以他的威名而投奔于他,李善长便是其中一位。

朱元璋先后招募几万精兵,当他率兵南下滁州时,李善长听闻朱元璋正途径此地,便赶忙前来求见,朱元璋素来惜才,他久闻李善长的大名,便欣然接见,两人一见如故。

在两人的初次见面中,李善长向朱元璋提供了许多良策,他引经据典,用汉高祖的事例提醒朱元璋须善待人才,知人善任,这样天下很快就会归顺于他。

朱元璋听后感觉颇有道理,明白眼前这位谋士是个人才,便将李善长留下来掌管文史书籍,此后的表现证明,李善长是当世萧何,他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

巧妙设计夺天下

李善长紧接着跟随朱元璋攻打滁州,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很快得到信任,不久就参与到重大事务的决策中。

除此以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投奔朱元璋,李善长也担任着分辨真假人才、任免职务的工作,以及军队物资的供应和分配,以及军队中大小矛盾的调和也由他来解决,李善长的才能得到了极大发挥。

恰逢郭子兴听信流言怀疑朱元璋欲夺权,便要求李善长转而辅佐自己,李善长深知这次站队的重要性,便百般推辞,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从此以后更加重用于他。

李善长不仅是善于运筹帷幄的谋士,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一次朱元璋举重兵进攻鸡笼山寨时,将剩余的少量兵力托付给李善长驻守后方。元军得知消息后欲前来突袭,李善长立即将计就计,在原地设下埋伏,使元军大败而归。

朱元璋攻克城池后,在李善长的建议下,于军内设下严明的军规,使军队不得骚扰平民,这一举动与其他豪强在城中大肆抢掠的行径截然不同,此举使朱元璋治下的百姓都十分信服他,也为日后朱元璋夺得军中大权做了良好的铺垫。

不久后,郭子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与亲戚都不及朱元璋的能力,军中人们都只忠于朱元璋,于是朱元璋顺势成为军中一把手。

此后数年中,朱元璋采纳了李善长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军队逐渐强大起来。

中原地区最终形成以朱元璋、张士诚及陈友谅为首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多年的征战后,朱元璋成功将张士诚和陈友谅各个击破,成为明朝开国皇帝。

皇帝的疑心病

朱元璋即位后,将许多功臣封爵赐侯,李善长也被赐予爵位,还被皇帝称赞为当世萧何。此外,他和儿子还被授予免死金牌,李善长被免二死,他的儿子被免一死,李善长一家一时风光无限。

巨大的殊荣使李善长的心气越来越高,他开始在朝堂之中目中无人,十分看不起与他政见不同的人,甚至因一些大臣冒犯他的权威而向皇帝打小报告。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但碍于李善长劳苦功高,且李善长只是作为一介文官,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威胁,便一直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李善长却意识不到自己已经严重越界,将皇帝的恩宠当作尚方宝剑,不断与其他大臣产生矛盾。

当胡惟庸等大批开国功勋因言获罪时,李善长虽与胡惟庸有染,却仍未被治罪,他只认为自己有皇帝做庇护,可以畅所欲言,却不知朱元璋内心已经渐起杀意。

几年后,李善长因病辞官,皇帝厚待于他,给他一个闲职,但李善长仍不肯彻底放权,开始处处维护自己的亲戚。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被牵连到胡惟庸的谋反案中,李善长不但没有及时撇清关系,反而急忙上书求皇帝赦免他们。

朱元璋看在李善长已经老去且忠心耿耿的份上放过了李存义等人,但李善长没有丝毫感谢之意,这使得皇帝心中疑心和杀意并起,李善长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

在一次治罪中,李善长的亲戚丁斌因罪被发配,李善长再次向皇帝求情,朱元璋此次并没有顺从他,而是下令立即流放丁斌。

审讯中,丁斌将在胡惟庸家目睹到李存义父子曾与他有过交往,以及李善长曾与胡惟庸商谈谋反、官官相护的往事揭发。

听到此消息后,朱元璋彻底震怒,他立即下令诛杀李善长一族,李善长虽有免死金牌,但皇帝告诉他,他受到的指控太多,每一条都足以得到死罪,免二死是显然不够偿命的。

杀人诛心的是,朱元璋在李善长亮出免死金牌后,冷笑一声:看看后面写的是什么!李善长翻过金牌,只见上面骤然刻着:谋逆不免死!这个开国功臣顿时如五雷轰顶!

李善长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发展鞠躬尽瘁,最终却死于自己的傲慢和皇帝的怀疑,他从未想过即使自己有莫大的功劳和免死金牌,却仍有伴君如伴虎这样的道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顺... 顺治皇帝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福临,他生于一六三八年。它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其实在他六岁的时候就登基为帝...
原创 明... 我们都知道明朝由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从此之后,中华帝国就改姓朱了。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吊死在煤山...
王绘春在电视剧当中扮演过哪些经... 提起演员王绘春咱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雍正王朝里面的八阿哥胤禩。不过王绘春在雍正王朝里面扮演的八阿哥胤禩确...
原创 千...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司马光 前言:作为盛世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原创 黄... 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不过黄巾起义虽然声势浩大却罕有功成名就者,除了一个脱胎于...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最搞笑的五位皇帝 1. 烽火戏诸侯 古代的烽火都是为了预警,当时的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玩...
原创 诸... 在三国中对于诸葛亮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有很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诸葛亮帮助刘备成立了蜀汉,我们知道在刘...
原创 此... 古代欧洲虽然也有十分强大辉煌的帝国,也征服了无数国家,但是古代欧洲却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和秦始皇一样伟大...
原创 皇...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古代人对家族血脉延续有多重视,普通百姓如此,皇室就更加在意,一个...
原创 为... 前言 大明建文时期谁才是最强将领,那无疑是燕王朱棣,他凭借自己的野心和能力,为了胜利不惜装疯卖傻, ...
原创 钱... 从1100年前吴越时代的钱氏政权把杭州建成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到现在,近千年中,钱氏精英不断...
原创 孙... 清政府被推翻后,孙中山想把“大清门”的牌匾改刻“中华门”,然而工匠把牌匾拆下之后,一看背面傻眼了,无...
原创 春... 春秋古墓挖出黑科技文物,作用不输现代高科技,领先西方2400年! 虽然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很多...
原创 他... 1949年,全军统一改编,西北野战军改编为一野,下辖两个兵团。 作为二兵团政委的王世泰显得有些“显眼...
原创 各... 引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中的名句告诫我们,时时刻刻不能停止学习和思考,否则就很...
原创 盘... 纵观历史,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能以一敌百的英雄人物,例如项羽、关公、刘裕、岳飞等等,然而不少人也会有这...
青岛滨海学院国际民间外交纪实 青岛滨海学院国际民间外交纪实 青岛是1984年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为拥抱全球化第一...
原创 韩... 韩国在很多方面的名声都非常不好,在体育领域,韩国滑冰选手为了赢得比赛刻意伤害其他参赛选手。 在历史传...
原创 1... 口述历史人:李俊伯,男,1928年1月出生,1950年7月,在湖南省平江县参加税务工作,1990年3...
原创 晚... 历史风云诡异变幻莫测,阅尽千古风流人物。看世间王朝沉浮,读青史入册。图为一组晚清末代皇帝溥仪的后宫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