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觉醒年代慕名已久,终于开始看了,没想到刚看第一集就有很多话想说,很多课要补。
山河飘零,窃国者枯坐困城
电视剧以日本逼迫袁世凯尽快签订二十一条开篇,袁世凯不仅没有坚决反对,反而期盼日本人能给自己留点脸面,好洗白自己在民众中的形象,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固然弱国无外交,但当时外强虎视眈眈,内部军阀混战,政权混乱的局面一目了然了。
祖国虽破,但却见处处星光。
镜头转到了日本,许多中国的留学生因为二十一条问题义愤填膺,恨不得身死报国;但也有人拥护袁世凯称帝,可以靠着裙带关系给自己谋一个好前程。这个时候,李大钊和陈独秀出场了。
两个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初次相见居然是在日本,一个衣衫可以说褴褛,一个则是略带青涩。两人论道的那片树林郁郁葱葱的,绿极了,很有一番勃勃生机,但树下两位先生的思想碰撞,更让人心怀澎湃。两人甫一见面就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关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大钊先生问,何为中国的新路。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那时那景,两位先生的一问一答让人深觉他们的无计可施。陈独秀先生面对李大钊先生的步步追问,只回答:“我不知道”。但他接着说:我正在找,你愿意跟我一起找吗?“为一个国找出路,敢把一个国家的前途担在自己肩上,这需要何等的自信又需要何等的勇气?在看到国家逐步衰亡的时候,心中又是何等的焦虑?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当时的革命者努力了,他们尝试了君主立宪,不行;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却依然失败了。在外国进行的顺风顺水的制度,在中国怎么就处处碰壁?
陈独秀先生在思考,李大钊先生在思考,当时无数中华儿女,仁人志士都在思考,思考中国下一步该怎么走。好想进入屏幕,站在他们面前,大声告诉他们,能救中国的是人民,是无产阶级,是共产主义。
陈独秀先生回国的船上,外面黑漆漆的。茫茫大海上,只有一艘船在摇摇晃晃的向前,犹如艰难前行的中华民族。但下一幕就转到了李大钊先生的文章自述,号召每行每业的人为风雨飘摇的祖国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微光虽弱,但聚光成束,总能找出中国的一条路。
补课
第一集的一个反面人物,张丰载。张丰载这个角色形象是多个历史人物的集纳,其中最贴近的一个就是张厚载。
张厚载其人并不像剧里表现的那样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真实历史的他反而是个很有些才华的年轻人。他对于通俗文学较为精通,在读书期间就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戏评,算是北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但也是因为旧戏改良等问题,因为与陈独秀,胡适持不同观点,在日复一日的政变中,也慢慢站在了“新派”的对立面。
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在报纸上造谣生事,污蔑陈独秀,蔡元培等人,后更是集结一些旧势力向北洋政府施压,让蔡元培无奈将陈独秀驱逐出北大。但与此同时,蔡元培也以“传播无根据之谣言,损坏本校名誉”的理由,开除了张厚载。
可惜了他一身的才华,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一代大师。但再优秀的人只要卷入势力的争斗,最终都会利欲上脑或者身不由己。可以类比现如今的粉圈文化,一旦套上粉籍,进入某一个小团体,就会迷失自己的意识,做出一些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