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不亲自送蒋回南京,是不是就不会被软禁了
迪丽瓦拉
2025-07-21 22:02:17
0

“我这个人到36岁以后,就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张学良被释放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在电视剧《少帅》中有一个情节: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到了南京后,蒋介石就下令逮捕了张学良,并从此被软禁54年。

这时很多人就有一个疑问了,周恩来事先就告诫过张学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不必亲自去送蒋介石。可为什么张学良要执意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呢?难道他就不知道蒋介石是怎么一个人吗?

更有人直言,如果张学良不去南京,他就不会被软禁,或许中国还会形成三股势力。

从爱国名将杨虎城说起

张学良被软禁54年,确实是相当的凄惨,没有人身自由,还要受到蒋介石的严密监视,要不是宋美龄护着他,结果可就不只是软禁那么简单了。

但我们暂且先不说张学良,来看看西安事变的另一名主要参与者杨虎城后来的经历,从他后来的结局来看,我们兴许就不会觉得张学良去南京是一个错误了。

西安事变是中华民族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这之前,蒋介石一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于日本人,国民党军队却是奉行“不抵抗政策”。

结果可想而知,东北三省不到半年就尽数落入日本人之手,日本人对东北人民实行高压统治,迫害当地百姓,还建立了所谓的伪满洲国,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全中国用不到三年就得被日本人占领。

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在西安督促东北军围剿红军的蒋介石。

经过一系列谈判以及周恩来等人的努力,蒋介石最终同意了全国统一抗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西安事变挽救了中国。

但蒋介石的为人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个孤高气傲,充满野心的人。如今自己的下属竟然以下犯上公然扣押他,这让他的脸面往哪里搁?

虽然杨虎城没有去南京,但蒋介石还是通过远程操控,直接罢免了杨虎城的兵权,并给他委派了一个虚职,打发他去欧美进行所谓的考察,其实就是变相的“驱逐出境”。

蒋介石要这么做杨虎城也没有任何办法,眼下顾全大局最重要,他只好带上妻子儿女,开始了流浪国外的生活。

在国外的那段岁月里,杨虎城始终关注着国内抗日战事,他还在国外积极宣传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张,希望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

1937年12月,杨虎城爱国心切,他不想在国外继续苟且偷生,便带着妻子飞往欧洲,借道苏联,打算从内蒙古秘密返回多灾多难的祖国。

然而,不幸的是,杨虎城的行踪还是在途中泄露了出去。蒋介石得知后,假意说要他来南京接受新的职务,其实早已派人等待在机场周围。

等到杨虎城一下飞机,这些人就直接逮捕了杨虎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西安事变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蒋介石要治他以下犯上的罪。

杨虎城和他的家人被囚禁了起来,这一囚禁就是12年。在这期间,杨虎城曾幻想过,兴许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就会放了他,到时候他和家人也就能重获自由了,

然而,事实却远超杨虎城的预料。

杨虎城的囚禁和张学良的软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杨虎城的囚禁是被关押在一处暗无天日的山洞里的,而张学良是软禁在一处庄园里的。

杨虎城的结局

1938年10月,杨虎城和他的家人被秘密带到贵州贵阳玄天洞里,这里是一处非常偏僻的地方,周围布满了蒋介石委派的看守士兵。

山洞内阴暗潮湿,四面透风。一到冬天,寒风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刺骨的寒冷,夏天的时候,连绵的雨水则会让山洞内到处是积水,还有很多爬虫爬在山洞内的壁岩上。

这样的环境别说生存了,就算是呆上一天都让人受不了,可杨虎城一家却在这里度过了暗无天日的8年。

在这期间,杨虎城一家人还要忍受看守特务们的百般刁难,什么辱骂责罚都不在话下,特务们根本不给他们好脸色,这也许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最真实的例证吧。

但杨虎城并没有放弃自由的希望,杨虎城认为只要等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也就没有再囚禁自己的理由了,到时候蒋介石一心软,大概是要放了自己的。

不仅是杨虎城这么想,特务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时,特务们一改往日,也不再刁难杨虎城了,而是对着他毕恭毕敬地说道:“杨将军,恭喜你啊,马上就要重获自由了。”

这些特务们害怕杨虎城被释放后,会对他们进行秋收算账。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似乎并没有放过杨虎城的意思。

抗日战争胜利后,杨虎城和他的家人又被押解到了在重庆的一座新的监狱里,他们将在这里直面死亡的威胁。

杨虎城的妻子,中共党员谢葆桢对于蒋介石的无理行径很是不满,她在监狱中大吵大闹,还通过绝食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特务们不堪其扰,竟偷偷在谢葆桢体内注射不明液体,没多久,谢葆桢就牺牲在了监狱里。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亲眼看着心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目睹妻子的惨状,杨虎城哭的撕心裂肺,但他却无能为力。

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为了不让自己这些丑陋的罪行被公之于众,蒋介石密令特务们处决杨虎城,就这样,民族英雄杨虎城和他的孩子们倒在了革命胜利的前夕,令人痛心不已。

张学良被软禁后的处境

说完杨虎城,我们再来聊聊张学良,他虽然是被软禁了,但这期间都是好吃好喝侍奉着,也没有遭受什么刑罚,更别说住监狱什么的了。

一个一家人被处决,一个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两个人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但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想要解开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宋美龄。

自西安事变爆发后,宋美龄就对丈夫蒋介石严辞表示道:一定要确保张学良的安全,否则我就跟你离婚。

宋美龄出身于家大业大的宋家,在蒋介石还未掌权的时候,是宋美龄给予了他诸多的帮助。蒋介石在后来也表示,如果没有宋美龄,我很难获得总统的位置。

所以,张学良后来的结局,离不开宋美龄的帮助。但至于宋美龄为何要护着张学良,她和张学良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关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就算张学良不送蒋介石会南京,到头来蒋介石还是会找各种理由和方式对张学良进行秋后算账的。杨虎城后来的经历就说明了一切,毕竟杨虎城的确没有送蒋介石回南京。

也许有人又会说了,直接不听蒋介石的命令不久行了吗,东北军对张学良唯命是从,难道还怕他蒋介石不成?

但如果张学良真这么做了,那西安事变的意义在哪里?张学良如果真那么做了,那就是公然背叛国民党了,那是赤裸裸的在宣告自己已经独立于蒋介石之外了。

张学良为什么要这么做?

到时候会是什么样一个局面呢?

红军、东北军、国民党,那就是三股力量了,蒋介石能放心的下吗?那样蒋介石就不可能履行一致抗战的约定了。

但如果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就不一样了,张学良无疑在向蒋介石透露出一点:东北军还会听从蒋介石的调遣。

当时共产党力量尚不足以同国民党相抗衡,只要蒋介石把东北军收入囊中,基本国内就没有任何能威胁蒋家天下的势力了,所以蒋介石也就能安心抗日了。

后来的确也是如此,扣押张学良后,蒋介石就对东北军进行了整顿,蒋介石把东北军拆到国民党其他军队中,还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基本上就是把张学良的东北军真正融入到了国民党的军队体系里。

而蒋介石同时还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要严格限制军队规模,控制共产党的活动范围等。

从这些举措就可以看出,蒋介石还是坚持在贯彻“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张学良送蒋介石会南京,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蒋介石的野心,让他得以专心抗日。

况且,蒋介石当初也是答应过全国人民要一致抗日的,现在东北军又被蒋介石肢解了,蒋介石还有什么理由不抗日?

所以,张学良送不送蒋介石回南京,到底都要被蒋介石软禁起来,也只有这样做,西安事变才能真正达成全国统一抗战的目的。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
原创 唐...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
原创 被...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女人,她们大多也并不快乐。 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
原创 李... 引言: 《朱元璋“男耕女织”的理想国》中说:“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落后的清政...
郑和下西洋:皇帝吃饱却让其他人... 每当提起郑和下西洋,世人总会联想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其中,赞扬者将重点放在体量和感官层面,认为三宝...
原创 假... 苏轼在词中提到: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如果让人们回头去想想的话,人们可能...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 9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司... 公元238年,魏国丞相司马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平定辽东。这片遥远的土地由公孙渊把持,已经成为魏...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的“夜爬”文化:一段被遗忘的人口增长策略 在日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鲜为人知却又...
原创 唐... 清史稿中有言,“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可见,在朝为官者,当对得起“清廉”二字,否则,于国于民,...
原创 被... 忍辱负重一朝翻身:那些年成功反杀权臣的帝王们 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权力的化身,他们一言九鼎,...
原创 戴... 1951年的一个清晨,七位老农手持铁锹,站在戴笠墓地前,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
原创 唐...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
《人民的珍藏》今晚开播,用藏品... 聚焦百姓珍藏,映射时代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在即,国庆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将于2...
原创 他... 民国惹人向往,除了新旧交织之时的趣史,更多的还是感念于当时自由的学术精神,感念于当时风华绝代的大师们...
原创 曹...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