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民党少将错过最后一班飞机,被迫留在大陆,因祸得福活到102岁
迪丽瓦拉
2025-07-21 22:03:06
0

1949年12月下旬的一天,重庆解放军军管会公安处内,侦察科张科长带着一个身穿旧军装的男子,走进负责追捕国民党重要匪特人物的陈处长办公室。

张科长介绍着自己带来的这个男子,同时说出了一个重要情况。

——原来,男子名叫李增荣,是中统大特务郑蕴侠的司机。他原本是地下党安插的内线,要负责在郑蕴侠逃走的时候趁机除掉他,结果郑蕴侠防备严密,没能得手,最终让此人跑了。

得知此事,陈处长十分重视,他们立即将郑蕴侠的情况通报成都方面,想要联合调查,尽快找出这个臭名昭著的大特务。

可奇怪的是,解放军已经通过李增荣掌握了郑蕴侠的动向,成都也开始到处搜捕郑蕴侠,可这么一个大目标,竟然就神秘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郑蕴侠又是如何躲避搜捕的呢?

1949年11月,蒋介石给中统特务下达了命令,要求在重庆实行焦土政策,把那里的一切都给毁掉。郑蕴侠就是主要执行人之一,他接到命令后销毁了大量文件资料,然后撤出重庆。

原本,重庆有可以提供撤退的机场,可在焦土政策执行后,机场都被毁掉了,眼下郑蕴侠就只能去成都,那里还有最后一班飞机能帮自己跑到台湾。可就在逃亡成都的路上,他的司机李增荣奉命刺杀,虽然没取得成功,但李增荣还是成功毁掉汽车。

于是等到郑蕴侠逃到成都的时候,解放军已经彻底控制了局面,那趟救命的航班也就不存在了。错过了最后一班飞机,郑蕴侠就改变了计划,他打算先潜伏在四川,攒一些钱。等时机成熟了,就想办法逃到边境进入缅甸等地。

可正当他开始布局准备逃跑的时候,成都方面开始到处通缉他。在中统的特务中,郑蕴侠的能力十分出色,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入中统后,郑蕴侠除了在情报战线上发力,还亲自带着政工队到抗日前线,参加了滕县守卫战等惨烈的战事。

解放后,郑蕴侠又成为中统迫害地下党的主力,先后策划了“沧白堂事件”与“校场口事件”。无数的共产党人与民主人士都死在了他的手里,因此对于这个危险的人物,解放军不敢大意,两地很快就联合起来到处寻找潜伏的郑蕴侠。

事实证明,郑蕴侠能在中统有这般成就,还能成为国民党少将专员,他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他一开始化名为何安平,利用早就准备好的假身份,混过了解放军的检查。

不过,在逃亡中他曾一度被抓捕,只是抓他的部队负责打击投机倒把,没有想到郑蕴侠会藏在其中,就这样让他给逃掉了。

在那之后,郑蕴侠又多次改变身份,他早就受过专业的训练,十分善于伪装自己,再加上解放军负责搜捕他的人力有限,这才让他能一直隐藏下去。

然而,郑蕴侠发现自己一直受到严密追捕,想要走云贵跑到东南亚十分困难。兜兜转转之下,郑蕴侠在濯水藏了起来,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濯水地处川黔两省交界处,人口极少。

村民们在这里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除了行商之外,很少有人会来到这里。郑蕴侠在这里生活,也很难引起到外人的注意,他就在这里以刘正刚的身份生活了下来,平日里做杂货生意。

时间久了,他也在这里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郑蕴侠通过这种方式,确实躲过了数年的搜捕,由于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交通十分不便,搜捕工作很难统一有效进行下去。

就在抓捕郑蕴侠的工作没有进展的时候,蒋介石却给解放军送上了一记助攻。1958年,蒋介石政府派遣了大量的特务来到大陆,想要与那些已经潜伏在这里的特务取得联系。

郑蕴侠也是蒋介石政府想要联系的主要目标,解放军立即进行了布控,仔细观察着这些特务的动向。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他们成功找到了郑蕴侠的藏身之处,等到时机成熟,这个潜藏8年多的大特务终于被解放军抓捕归案。

落网之后,郑蕴侠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在对他的公审中,很多人都希望他能被判处死刑。然而新中国没有为难他,他被判处了有期徒刑15年,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得到如此宽容的判决。

后来,郑蕴侠刑满释放,政府考虑到他谋生困难,还多次给他提供了帮助。这让郑蕴侠十分感动,他也彻底接受了改造,成为了新中国的公民。

后来,郑蕴侠因病去世,享年102岁,当初错过那班飞机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选择反而让自己有机会得到善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
原创 唐...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
原创 被...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女人,她们大多也并不快乐。 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
原创 李... 引言: 《朱元璋“男耕女织”的理想国》中说:“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落后的清政...
郑和下西洋:皇帝吃饱却让其他人... 每当提起郑和下西洋,世人总会联想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其中,赞扬者将重点放在体量和感官层面,认为三宝...
原创 假... 苏轼在词中提到: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如果让人们回头去想想的话,人们可能...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 9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司... 公元238年,魏国丞相司马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平定辽东。这片遥远的土地由公孙渊把持,已经成为魏...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的“夜爬”文化:一段被遗忘的人口增长策略 在日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鲜为人知却又...
原创 唐... 清史稿中有言,“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可见,在朝为官者,当对得起“清廉”二字,否则,于国于民,...
原创 被... 忍辱负重一朝翻身:那些年成功反杀权臣的帝王们 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权力的化身,他们一言九鼎,...
原创 戴... 1951年的一个清晨,七位老农手持铁锹,站在戴笠墓地前,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
原创 唐...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
《人民的珍藏》今晚开播,用藏品... 聚焦百姓珍藏,映射时代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在即,国庆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将于2...
原创 他... 民国惹人向往,除了新旧交织之时的趣史,更多的还是感念于当时自由的学术精神,感念于当时风华绝代的大师们...
原创 曹...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