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3件国宝级兵器,李世民的箭,秦叔宝的枪,第3件挽救大唐江山
迪丽瓦拉
2024-11-01 12:09:11
0

原标题:唐朝3件国宝级兵器,李世民的箭,秦叔宝的枪,第3件挽救大唐江山

古代大臣在给皇帝歌功颂德时,两个词语的出现频率特别高,一个是“治隆唐宋”,一个是“功迈汉唐”。两个词语中都提到唐朝,说明在古人心目中对于唐朝的无比尊崇。唐朝之所以赢得后人如此仰慕,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武备实力雄厚,在对外战争中开疆辟土,所向披靡,创立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战场传奇。

比如历代开国皇帝,在开国战争中都注重“缓称王”,以免树敌过多,基本都是按照先逐个击败竞争对手、然后再称帝的步骤走。而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却勇敢打破常规,起兵之初就直接称帝,然后再一个个收拾十八路反王,其自信和魄力,就是来源于自身的武备实力。

唐朝开国之后,有大臣建议李世民,按照历代惯例,整修北部边境的长城,以抵御北方众多游牧部族的南下侵扰。谁知李世民却对此嗤之以鼻,骄傲地说:“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漠北强敌谁敢来侵犯,我直接把他们全部打趴下,何必多此一举修长城。

在李世民高调提倡的尚武之风感染下,唐朝初中期的几个皇帝,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个个都雄心勃勃,锐意开边,四处征伐,扬威异域,使得大唐朝威震四海,开创出一代盛世。李世民成为李唐后辈皇帝的典范,受到他们的无比尊崇。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著名的马上皇帝,不仅精通韬略,且武艺高强,本身就是一员虎将,后人赞颂他“世民不惟有天命,亦武艺绝人”,并非虚夸之言。李世民以箭术最为出众,他曾自信地说,“朕以弧矢定四方,用箭多矣”。在平定王世充之战中,他和尉迟敬德两人冲锋陷阵,留下了“吾执弓矢,公持槊相随,虽百万众奈我何!”的豪言壮语。

《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死后,他留下的长箭被当做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国宝级兵器,“藏之武库,世宝之,每郊丘重礼,必陈于仪物之首,以识武功云”。每到逢年过节大型典礼之时,才会请出来供奉祭拜一番,以昭示后代子孙不忘祖宗创业艰难,把李世民的尚武之风发扬光大。

唐朝还有一件国宝级兵器,是秦叔宝的大枪。秦叔宝在《隋唐演义》中神威无敌,真实历史中的秦叔宝当然没那么悬乎,但也是李世民手下第一流的猛将,《旧唐书》记载,他“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在战场上每逢遇到敌方猛将前来挑战,李世民必定会让秦叔宝出阵,“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强悍战斗力。

秦叔宝死后,他的大枪也享受到了和李世民的箭一样的国宝级待遇。《隋唐嘉话》记载,“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他的大枪长度重量都超出通常规格,“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唐朝还有一件国宝级兵器,比前两件的功劳和作用都大得多,曾经挽救了整个大唐江山。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唐朝经历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危险局面。由于安史叛军将士,原先都是唐朝最为精锐的北方边防军,身经百战悍勇无匹,唐朝内地军队根本无法抵挡,连吃败仗,甚至连国都长安都被攻陷。

公元757年,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调集重兵在长安城外的香积寺,与安史叛军进行了一场大会战。这也是安史之乱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对于日后战场局势和唐朝的前途命运,都有着生死攸关的决定意义。

但战事开始后,唐军抵挡不住安史叛军攻势,出现败退迹象,眼看就要全军崩溃,唐朝猛将李嗣业挺身而出,他手持一种特殊兵器“陌刀”,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尖两刃刀,和二郎神手里那家伙差不多。李嗣业“立于阵前大呼奋击,身先士卒所向摧靡”,“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他手下的陌刀队也“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最终扭转败局,大获全胜,把唐朝从灭亡边缘拉了回来。

此战之后,陌刀的杀伤力引起了唐朝皇帝的极大重视,不仅不惜巨资在军队中大量装备,而且视之为国宝,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作战和训练后,都要把陌刀入库收藏,遗失者要受重罚。为了防止陌刀流入他国或者民间,陌刀禁止民间私自制造和收藏,帝王将相死后一律不准用陌刀陪葬。遗憾的是,如此威震天下的陌刀,制作技术却最终失传,只能从史料中窥见它的身影。

参考史料:《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隋唐嘉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石... 日本政坛还在为高市早苗能否接任首相争论不休时,即将卸任的首相石破茂抛出一份“战后80周年”个人见解。...
原创 “... 这篇文章中有一些关于历史、数学及文化交流的讨论,试图揭示一些历史事实和误解。 至今仍有人宣称十进制...
原创 清...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皇帝的后宫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想必大家也对这些妃子是如何度过晚上的日子充满好奇。在...
原创 三...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成...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大多知道,成吉思汗带着骁勇的铁骑,打出了历史上极为强大的蒙古帝国。到了鼎盛时期,元...
原创 日... 1958年冬天,刘克宽上校应邀撰写了一篇关于黄土岭战斗的回忆录。作为这场战斗的亲历者,刘上校在回忆录...
原创 清... 100多年前的人们是什么样子?他们的日常到底是怎样的?从现存的照片看,晚清社会底层的生活常常透着心酸...
原创 霍...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带领着十万骑兵,出征匈奴。这支军队包括了中、前、后、左、右五个将军和强弩六...
原创 大... 香料在历史上曾是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关键因素。中世纪的欧洲,食物简单且质量差,再加上保存食物的需求...
原创 二... 二战后亚洲四国谢幕:锡金、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南越与南也门的终局 锡金王国的终站,不在山谷里而在公投...
海外学者“对话”中国文物 中新社上海10月14日电 题:海外学者“对话”中国文物 中新社记者 王笈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14日...
礼县第十八辑文史资料《礼县社火... 日前,由礼县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主编的礼县第十八辑文史资料《礼县社火》,正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
原创 元... 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建都历史,始终与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以及后来的南京、北京密切相关。从周朝到汉唐时...
原创 皇...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天生性格坚毅,勇敢善战。在征战朝鲜与...
原创 抗... 吴克仁,这位抗日名将,生于1894年,来自牡丹江市宁安市的一个贫困满族家庭。19岁时,他考入保定陆军...
原创 当... 在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大禹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采取了疏导水流的方法,历时13年才让黄河恢复了...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帝王之一,他不仅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最让人疑惑的...
原创 外... 1839年,大清帝国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以示禁毒决心。国人群情激奋,举国...
原创 他... 唐宪宗李纯被誉为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最具作为的皇帝,他的治国功绩尤其突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成功平定了藩...
原创 爸... 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且充满开拓精神的民族,历史上不乏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勇敢地在海外打拼,创造出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