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在给皇帝歌功颂德时,两个词语的出现频率特别高,一个是“治隆唐宋”,一个是“功迈汉唐”。两个词语中都提到唐朝,说明在古人心目中对于唐朝的无比尊崇。唐朝之所以赢得后人如此仰慕,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武备实力雄厚,在对外战争中开疆辟土,所向披靡,创立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战场传奇。
比如历代开国皇帝,在开国战争中都注重“缓称王”,以免树敌过多,基本都是按照先逐个击败竞争对手、然后再称帝的步骤走。而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却勇敢打破常规,起兵之初就直接称帝,然后再一个个收拾十八路反王,其自信和魄力,就是来源于自身的武备实力。 唐朝开国之后,有大臣建议李世民,按照历代惯例,整修北部边境的长城,以抵御北方众多游牧部族的南下侵扰。谁知李世民却对此嗤之以鼻,骄傲地说:“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漠北强敌谁敢来侵犯,我直接把他们全部打趴下,何必多此一举修长城。 在李世民高调提倡的尚武之风感染下,唐朝初中期的几个皇帝,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个个都雄心勃勃,锐意开边,四处征伐,扬威异域,使得大唐朝威震四海,开创出一代盛世。李世民成为李唐后辈皇帝的典范,受到他们的无比尊崇。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著名的马上皇帝,不仅精通韬略,且武艺高强,本身就是一员虎将,后人赞颂他“世民不惟有天命,亦武艺绝人”,并非虚夸之言。李世民以箭术最为出众,他曾自信地说,“朕以弧矢定四方,用箭多矣”。在平定王世充之战中,他和尉迟敬德两人冲锋陷阵,留下了“吾执弓矢,公持槊相随,虽百万众奈我何!”的豪言壮语。 《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死后,他留下的长箭被当做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国宝级兵器,“藏之武库,世宝之,每郊丘重礼,必陈于仪物之首,以识武功云”。每到逢年过节大型典礼之时,才会请出来供奉祭拜一番,以昭示后代子孙不忘祖宗创业艰难,把李世民的尚武之风发扬光大。唐朝还有一件国宝级兵器,是秦叔宝的大枪。秦叔宝在《隋唐演义》中神威无敌,真实历史中的秦叔宝当然没那么悬乎,但也是李世民手下第一流的猛将,《旧唐书》记载,他“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在战场上每逢遇到敌方猛将前来挑战,李世民必定会让秦叔宝出阵,“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强悍战斗力。
秦叔宝死后,他的大枪也享受到了和李世民的箭一样的国宝级待遇。《隋唐嘉话》记载,“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他的大枪长度重量都超出通常规格,“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唐朝还有一件国宝级兵器,比前两件的功劳和作用都大得多,曾经挽救了整个大唐江山。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唐朝经历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危险局面。由于安史叛军将士,原先都是唐朝最为精锐的北方边防军,身经百战悍勇无匹,唐朝内地军队根本无法抵挡,连吃败仗,甚至连国都长安都被攻陷。
公元757年,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调集重兵在长安城外的香积寺,与安史叛军进行了一场大会战。这也是安史之乱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对于日后战场局势和唐朝的前途命运,都有着生死攸关的决定意义。但战事开始后,唐军抵挡不住安史叛军攻势,出现败退迹象,眼看就要全军崩溃,唐朝猛将李嗣业挺身而出,他手持一种特殊兵器“陌刀”,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尖两刃刀,和二郎神手里那家伙差不多。李嗣业“立于阵前大呼奋击,身先士卒所向摧靡”,“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他手下的陌刀队也“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最终扭转败局,大获全胜,把唐朝从灭亡边缘拉了回来。
此战之后,陌刀的杀伤力引起了唐朝皇帝的极大重视,不仅不惜巨资在军队中大量装备,而且视之为国宝,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作战和训练后,都要把陌刀入库收藏,遗失者要受重罚。为了防止陌刀流入他国或者民间,陌刀禁止民间私自制造和收藏,帝王将相死后一律不准用陌刀陪葬。遗憾的是,如此威震天下的陌刀,制作技术却最终失传,只能从史料中窥见它的身影。参考史料:《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隋唐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