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老兵谈晚清淮军:这些军人武器一流,打得我们根本无法抬头!
迪丽瓦拉
2025-07-22 07:32:51
0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朝晚期思想腐朽,军队溃败,所以才会导致清王朝的灭亡和八国联军的侵华。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去客观地评价的。其实清朝晚期曾出现了过淮军,这支部队不同于以往的清军,他有着很强的作战理念,现今的武器设备,而且训练有素。

这支淮军部队可以说是清军史上的一大亮点,就连日本的老兵也评价过这支部队:“这些军人武器一流,打得我根本无法抬头”,而这支淮军是由湘军转变而来的。

淮军的创立

淮军创立的时间是1862年3月,那时正是清政府与太平天国运动对峙的时期。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指派李鸿章招募英勇的淮人,应用现有的湘军制度来训练淮军。因为匆忙建立的淮军一开始并不受到重视,但是淮军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实力逐渐上升起来。

逐渐建立成为由13个营6000多个勇士组成,武器主要是传统的大刀长矛。在1864年清政府在上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淮军英勇作战,最后取得了胜利,成功地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

到了16世纪,那时的慈禧也算了做了几件好事,她大力发展军事,在淮军身上投了很多的银两,吸收西方先进的作战设备,还不惜花重金请来十几位拥有西方先进军事思想的德国教练。

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同时提高,使得淮军的作战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再好的军事设备,在强大的军事理论如果不用于实际的作战中,都是徒劳的。

初露锋芒

1894年在朝鲜的一场大战中,淮军出现在战场,他们拿着精湛的武器,英国的后膛单发枪,德国十三香的毛瑟枪,这些武器出现在战场上,甚至是日本人都没有见过,德国教练交给他们的作战战法也被他们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淮军很快就在战场上占了上风,据一名日本士兵回忆到“他们的武器一流,作战神速,交战时我根本无法抬头,子弹向秋风扫落叶一般”。淮军的出现一改外国士兵对清军的认识。

淮军的结局

在训练淮军的过程中延续了戚继光的练兵之道,淮军在建立的过程中就明确了士兵与将领的分配,使士兵和将领有机结合,提升了的战斗力,更利于作战的取胜。

就算淮军再善于打仗,也无法阻挡清政府灭亡的脚步。腐朽的政治,丧权辱国的统治者们,落后封建的清王朝,岂是几个淮军就能够修改的历史。

而对于淮军他们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他们虽然使用的武器设备是最先进的,但是他们在面对较强的对手时,总是会临阵脱逃。

要知道对于日本,就算是俘获一把刀,都是十分荣耀的。但是淮军稍微觉得打不过对方就弃枪而逃。有人说他们不爱惜武器设备,我倒是觉得是他们骨子里懦弱的性格,使他们丧失了与敌人抗衡的勇气。

很多淮军只是把打仗当做一种职业,单纯地为了能够养家糊口,并没有把上阵杀敌上升为一种信仰。或者可以说,他们骨子里的懦弱是自己思想和认识的问题,明明可以打败敌人,但是稍有不对便轻易放弃,败下阵来,将自己先进的武器设备拱手让人。

敌人很快掌握了淮军的弱点,这支看起来十分强大的军队,其实内部早已溃败,这正如当时的清政府一般。

淮军的失败也警惕着后人,就算物资再优越都没有意义,只有思想上的认同和信念的坚定才最有力。改变一个国家首先应该改变的是他的思想。

反观之我们党,在带领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时,没有日本先进的坦克炮弹,也没有国民党财团和美国的支持,有的只是信仰,是甘愿牺牲自己也要救国救民的勇气和决心。

淮军在战场上弃械而逃,暴露了他们作战杀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也不是信仰。他们总是想逃避,觉得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都没有和敌人拼尽全力,又怎能独善其身。

淮军的衰败不在于武器设备,也不在于作战技巧,在于人为。

相比较下,我们党的胜利也在于人为,从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人以军事演戏为由,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又开始,将他们的狼子野心公布于众,我们党主张国共停止内战,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与国民党进行了多次的谈判,而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使他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寄托。

再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在战略上配合国民党作战。

面对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征,过草地爬雪山,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度大渡口、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了左倾的教条主义,横跨十余省,行程两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是最热烈,最忠实的爱国主义,他们以群众路线为主要方针,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经历过抗日战争使得我们党得到了空前的壮大。在解放后建立新中国,也将全部的热情放在了全国轰轰烈烈的生产和生活中。

相对于清政府,从两次鸦片战争,再到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军事侵略战争,清政府软弱无能,内部溃败腐朽,

就像北宋时期的灭亡一样,还未开战就已经缴械投枪,沦为战俘受到“牵羊礼”的对待。

只是那时的北宋亡国使当地的百姓和无数的后宫嫔妃受到了牵连,而清王朝的懦弱确实让整个中国蒙上了近百年的屈辱史。

淮军的种种行为,也是当时清政府的真实写照。什么样的将军带领出什么样的士兵,淮军的存在和没落也是清政府的腐朽所导致的。

这些种种鲜明的对比,让很多人看清现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党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感谢伟大的党和国家,更感谢那些在战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会建立新中国,才会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
原创 唐...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
原创 被...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女人,她们大多也并不快乐。 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
原创 李... 引言: 《朱元璋“男耕女织”的理想国》中说:“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落后的清政...
郑和下西洋:皇帝吃饱却让其他人... 每当提起郑和下西洋,世人总会联想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其中,赞扬者将重点放在体量和感官层面,认为三宝...
原创 假... 苏轼在词中提到: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如果让人们回头去想想的话,人们可能...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 9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司... 公元238年,魏国丞相司马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平定辽东。这片遥远的土地由公孙渊把持,已经成为魏...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的“夜爬”文化:一段被遗忘的人口增长策略 在日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鲜为人知却又...
原创 唐... 清史稿中有言,“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可见,在朝为官者,当对得起“清廉”二字,否则,于国于民,...
原创 被... 忍辱负重一朝翻身:那些年成功反杀权臣的帝王们 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权力的化身,他们一言九鼎,...
原创 戴... 1951年的一个清晨,七位老农手持铁锹,站在戴笠墓地前,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
原创 唐...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
《人民的珍藏》今晚开播,用藏品... 聚焦百姓珍藏,映射时代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在即,国庆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将于2...
原创 他... 民国惹人向往,除了新旧交织之时的趣史,更多的还是感念于当时自由的学术精神,感念于当时风华绝代的大师们...
原创 曹...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