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9年渡江战役结束,四野将三个朝鲜族师,三万余支枪移交给朝鲜
迪丽瓦拉
2025-07-22 08:04:46
0

1949年春,渡江战役刚刚落下帷幕。在江苏某军营里,一群身着朝鲜族服饰的战士正忙着收拾行囊。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不舍交织的复杂表情。这支由三万多名朝鲜族官兵组成的队伍,即将踏上返回祖国的征程。

朝鲜族战士为啥在中国当大兵?还要整建制回国?

要说这事儿,得从清朝末年说起。那会儿朝鲜半岛正遭日本欺负,不少朝鲜人就跑到中国避难。到了民国时期,日本人又搞"日人移朝,朝人移满"那一套,把更多朝鲜人赶到了东北。这些朝鲜人在中国扎了根,慢慢就有了"朝鲜族"这个说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朝鲜族小伙子加入了八路军、新四军,跟中国人民一起打鬼子。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有些朝鲜族回了老家,但还有不少人留在中国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不,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这些朝鲜族战士的去留问题就摆上了桌面。

三万多朝鲜族战士咋就决定回国了?

这事儿还真有点戏剧性。1945年8月,日本刚投降,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就下令,让朝鲜义勇军和华北的八路军一起杀向东北,帮苏联红军解放那片土地。朱德还特意嘱咐,要把东北的朝鲜人民也发动起来,一起参与解放东北的大业。

这一招可高啊!不光解放了东北,还收获了一大批朝鲜族战士。这些人可都是好样的,打仗勇猛,吃苦耐劳。等到内战爆发,他们就成了解放军的一大助力。

不过,随着战事推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开始琢磨一个问题:这么多朝鲜族战士,要是都留在中国,将来会不会有点尴尬?毕竟人家也是有自己祖国的。再说了,朝鲜那边也正需要这批有经验的军事人才。

朝鲜族战士回国,说走就走?哪有那么简单!

这事儿一开始还真没那么顺利。你想啊,这些朝鲜族战士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有的甚至在中国出生长大,对中国早就有了深厚感情。突然让他们回朝鲜,不少人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再说了,当时的朝鲜可不太平。1948年,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北边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边则是大韩民国。两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这些朝鲜族战士回去,搞不好就得直接上战场。

还有一个问题就更难办了。这些朝鲜族战士里面,有不少人已经入了中国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让他们放弃中国国籍,退出中国共产党,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就这样,关于朝鲜族战士回国的事,中朝两国的领导人没少磨嘴皮子。中国这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多次讨论这个问题。朝鲜那边,金日成也派人来中国,专门商讨这事。

三万大军回国,这场"大挪移"可不简单!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刚结束,中国共产党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支朝鲜族部队送回朝鲜。这可不是小事,整整三万多人!而且还有三个师的建制,外加三万多支枪。这么大规模的人员和武器转移,可得好好计划一番。

首先是身份问题。那些入了中国籍的朝鲜族战士,得先把国籍改回去。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也得办理退党手续。这事儿听着简单,可每个人都得单独谈话,工作量可不小。

再就是武器装备的问题。三万多支枪可不是小数目,而且还有各种炮弹、手榴弹之类的。这些东西可都是要命的玩意儿,运输途中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事。所以,运输路线的选择、安保措施的制定,都得一丝不苟。

最后还有一个政治问题。这么多朝鲜族战士回国,肯定会对朝鲜的政局产生影响。中国这边得好好琢磨,怎么才能既支持朝鲜,又不让这事儿显得太高调,以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就在各方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朝鲜那边又传来消息:金日成希望这支部队能尽快回国,最好在6月25日之前到达。这下可把中国这边给愁坏了,时间这么紧,可怎么办?

于是乎,一场堪称惊心动魄的大转移就此展开。从江苏到东北,再从东北跨过鸭绿江,这支部队走了一条漫长的回家路。一路上,他们得小心翼翼地避开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耳目,还得防着可能的意外情况。

等到6月中旬,这支部队终于抵达了朝鲜。金日成亲自到边境迎接,场面可谓盛大。这三万多名久经沙场的战士,立马成了朝鲜人民军的中坚力量。

这事儿过去这么多年了,现在回头看,还挺有意思的。一支在中国打了那么多年仗的部队,说送回朝鲜就送回朝鲜了。这里面有政治考量,也有人性关怀。

你想啊,这些朝鲜族战士为中国流过血,立过功。中国也没亏待他们,不但给了军事训练,还给了政治教育。等他们回国的时候,那可是带着满满的本事回去的。

这事儿也让人觉得,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时候真挺复杂的。表面上看是送了三万多人和三万多支枪,其实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这么一支虎狼之师,对刚成立不久的朝鲜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不过,这些朝鲜族战士的命运也挺让人唏嘘的。在中国好不容易熬到了和平年代,结果一回国就又得准备打仗。这大概就是小国的无奈吧。

总之,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在这复杂的关系中,普通人的命运往往就像是棋子,被人摆来摆去。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朝鲜族战士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
原创 唐...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
原创 被...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女人,她们大多也并不快乐。 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
原创 李... 引言: 《朱元璋“男耕女织”的理想国》中说:“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落后的清政...
郑和下西洋:皇帝吃饱却让其他人... 每当提起郑和下西洋,世人总会联想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其中,赞扬者将重点放在体量和感官层面,认为三宝...
原创 假... 苏轼在词中提到: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如果让人们回头去想想的话,人们可能...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 9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司... 公元238年,魏国丞相司马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平定辽东。这片遥远的土地由公孙渊把持,已经成为魏...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的“夜爬”文化:一段被遗忘的人口增长策略 在日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鲜为人知却又...
原创 唐... 清史稿中有言,“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可见,在朝为官者,当对得起“清廉”二字,否则,于国于民,...
原创 被... 忍辱负重一朝翻身:那些年成功反杀权臣的帝王们 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权力的化身,他们一言九鼎,...
原创 戴... 1951年的一个清晨,七位老农手持铁锹,站在戴笠墓地前,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
原创 唐...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
《人民的珍藏》今晚开播,用藏品... 聚焦百姓珍藏,映射时代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在即,国庆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将于2...
原创 他... 民国惹人向往,除了新旧交织之时的趣史,更多的还是感念于当时自由的学术精神,感念于当时风华绝代的大师们...
原创 曹...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