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宗南3万人南北夹击,陈庚临危不惧,两天歼灭“天下第一旅”
迪丽瓦拉
2025-07-22 14:33:39
0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这句话是说,用兵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拘泥于已学的各种兵法。战场瞬息万变,真正的好将领能够在紧急状态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而我们的陈庚就是这样一位好将军。

国民党“天下第一旅”旅长黄正诚被俘之后,心里是不服气的。他对29团吴政委说:“你们打仗不按规矩。”

见到陈赓时,陈赓问他服不服,他还说:“我的部队还没有展开就被消灭,不能说明贵军高明。”陈赓严肃地说:“我就是不许你将部队展开。”

这些留过学,学了一整套西方战术的国民党军官忘记了战争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而在作战形式上斤斤计较,实在是可笑之极。

那么,陈庚将军究竟怎么用两天灭了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呢?

  • 背景

1946年8月17日,胡宗南飞到运城,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从关中和洛阳抽调兵力,部署新的攻势。他将自己最精锐的主力整编第1师1旅从洛阳调到晋南,与整编第30师组成一线部队,沿同蒲路北上。

1师1旅是胡宗南的骨干部队,号称“天下第一旅”。虽然装备不如“五大主力”,但其战斗力在国民党军西北部队中是较强的,可以说是胡宗南的得意部队。

9月4日,毛泽东指示:“蒋军北进可能极大,你们决定集中主力给北进顽军以坚决打击很对。望迅速将主力移至机动位置,隐蔽集结准备作战,以歼灭顽军一个旅为目标。”

这时,陈庚有四个旅、两万多人的兵力,但是兵力处于分散状态。所以陈庚目前面临的状态是兵力不足、装备不强,要想一次吃掉敌军一个强旅是相当困难的。

  • 围点打援、夜战“第一旅”

陈赓在指挥部密切关注敌军动向。他在报话机旁监听敌军通话,分析情报。陈庚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1师和几个旅(167旅、1旅、27旅)正在相互策应,他决定围攻“天下第一旅”。

9月22日下午,侦察小分队报告:在临浮公路的上陈、上阳地区发现国民党军约一个团在行动。陈赓当即命令:将四纵三个旅在临浮公路两侧展开,分头奔袭敌人。

晚23时,我军11旅到达村西400米处,侦察员报告官雀村的敌人已经宿营,11旅长决心乘敌人立足未稳,立即发起攻击。于是命令31团主攻,32团为二梯队,打响后即投入战斗。

打到23日拂晓,我军已占领了大半个村庄。剩余的敌人依托窑洞进行顽抗,我军白天进攻缺乏炮火支援,与敌军打成对峙。

当我军发起攻击时,敌2团团长就向1旅旅长黄正诚呼救。1师师长罗列判断我军主力出动,命令黄正诚立即率1旅直属队和1团由上陈村向2团增援,并命令167、27旅放弃浮山,回头西援。

敌167旅和27旅沿临汾公路两路并进,前来增援。我13旅已经抽出一个团支援官雀战斗,剩下的37、38两个团在旅长陈康指挥下顽强阻击,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到黄昏时敌军仍不能前进一步。

陈赓命令各部抓住战机,一定要在当天夜里解决战斗,全部歼灭第1旅。我10旅旅长周希汉命令各团追赶敌人,将陈堰村团团包围。该旅28、29、30团从不同方向突进村子,与敌军逐屋争夺。

战士们以熟练的动作,打洞、上房,用炸药包和手榴弹开路,占领一座又一座房屋,将黄正诚的旅部压缩到村西南角的几个大院里。

24日凌晨4时,总攻开始。我军把山炮推到前面抵近射击,掩护步兵爆破。在炸药包、手榴弹的爆炸声中,在密集的枪弹射击下,敌军终于顶不住了,高声叫喊投降。

130余人从几个窑洞中举着双手走出来,其中一个大个子下身是马裤短靴,上身却是士兵服。29团吴政委把他叫出来审问,他才承认是1旅旅长黄正诚。

从总攻开始到战斗结束,只用了一个小时。到24日天亮时,“天下第一旅”已被我军全部歼灭。

  • 战果

这次战斗,共毙伤敌军2000余人,俘虏2500余人。全歼敌1旅,重创167旅和27旅。缴获山炮4门、迫击炮5门、战防炮3门、火箭炮7门,重机枪27挺、轻机枪120挺、步枪短枪900余支,电台、报话机6部以及大量弹药和军用物资。

陈庚分享经验:

一、方针上应尽量采取野战、近战,以避开其火力优势。尽量打击其侧后指挥机关,指挥机关一经我打中,其部队即会混乱。
二、攻击敌人时应尽量迟滞其行动,争取不使其在黄昏前进入村庄,我在黄昏后即可开始猛烈的攻击。乘其立足未稳、工事未做好予以打击。
三、夜间攻击村落,应分多路同时攻击,但须分出主要与次要方向。只要突破一个缺口,即可有很大的胜利把握。
四、夜间作战,主要应靠手榴弹,不需多打枪。接近后一排手榴弹,敌人就会恐慌。同时,炸药、迫击炮、山炮都须尽量发挥作用,胡军最怕炸药爆炸。
五、闻夏战役与打1旅最重要的经验,是当时感到夜间时间不足,天明后又撤出,晚去早归,这是最不好的。后经研究改正,黄昏前即开始战斗,以充分利用黑夜。如晚上不能解决战斗,白天须继续进行战斗,自己能很好组织火力与突击组配合,亦易成功。
——《临浮战役资料汇编》

毛主席通电表扬:

“由此可见,只要在指挥上既灵活又勇敢,敌人进攻是能够打破的,望通知全军鼓励士气。”

临浮战役使胡宗南遭受沉重打击。他于10月3日飞到临汾,召集军事会议进行检讨,并再从关中调第24和第61旅来晋南,填补临汾战役的损失。经此一役,敌人再不敢轻视我军,只能聚集一团,不敢轻举妄动。

写在最后

解放战争中,我军利用近战、夜战、运动战出奇制胜,重挫敌军,让很多国民党军心生畏惧,解放军夜战战斗法,大大提升了我军指战员的信心和战士们的必胜决心。

陈庚将军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局,临时调整决策,“围点打援”将小范围的歼灭战(歼灭天下第一旅)发展成为大范围的战役,史称“临浮战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在中国历史中,权力斗争如同一场无休止的游戏,许多英雄豪杰在其中起伏沉浮,而长孙无忌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原创 重... 战争,这个残酷的恶魔,在乌克兰大地上肆虐已两年有余。2024 年 9 月 29 日,战争的阴霾依旧如...
原创 7... 汉朝是一个英雄倍出、充满血性的王朝,公元76年,十三壮士归玉门更是诠释了汉朝人的忠诚与勇气。 十三将...
争渡三国:全新战旗玩法,享受顶...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勇交锋而著称,成为无数游戏开发者竞相追逐的灵感源泉。而今...
原创 真... 孔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古代名人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孔融不仅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在当时也特...
原创 关... 三国演义里,吕布武力第一,无可非议,大家都公认的。谁为第二,争议就多了。有说关羽,有说张飞,还有人认...
原创 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英雄人物总是一代接一代,这是因为他们让自己的后代...
一个家庭映照下的时代变迁 ——... 《我·本·上海庶民》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家庭的书,更是一部跨越了历史长河,深刻描绘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中...
原创 沈... 1933年的北平,一个看似平静的夏日。韩子栋步入"蓝衣社"总部,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他的双手...
原创 日...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这是唐代的一首诗,讲秦朝方士徐...
原创 “...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但其实在古代历史中,汉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融...
原创 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过去我们学政治的时候经常要聊到的一句话,政治老师不断的向我们强调,历...
原创 1... 19世纪初期,欧洲地界上,法国、俄国绝对是当时的霸主。然而这个时候,法国出现一个厉害的人物——拿破仑...
原创 女... 前言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之中,女娲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因为她才诞生了华夏民族,才有了华夏文明的产生。 ...
后悔年代,与”第纳尔”错失交臂... 公元1985年刚过完春节,书记召开全体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公司接到二级部的通知,部里有一个对外援助...
原创 隋... 在我们国家的各个朝代,其实都有着一些绝世的猛将,而隋朝也有一位将领,他有万夫不当之勇, 仅凭一人就令...
原创 溥... 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但是能够影响时代发展的人中有一个人是非常被动的,别人改变历史是出于一种主动的意愿...
原创 眼...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我军中的不少将军都是连襟,像是陈赓和陈锡...
原创 帖... 明朝初期,很少受外族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攻击,哪怕后期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交战也规模相对较小。 真正...
李商隐:将唐诗推向新的高峰 生于晚唐的李商隐,在那样一个江河日下、世风败坏的时代,却用一颗至真至纯的心,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诗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