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就是明着让对方知道了自己的计划,然而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取得成功了。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一计阳谋,而且完成得非常漂亮,下面就来回顾此计的实施往事。
引言
公元前208年后九月,赵国被秦军围困于巨鹿,赵王歇向楚怀王求救。为分散秦军兵力。楚怀王派出两支军队,一支是北路军以宋义为主将和项羽为次将帅数万楚军前往巨鹿解赵军之围。另一支西路军是以刘邦为主将往西牵制秦军兵力。同时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为关中王。
以刘邦为主帅的西路军则过关斩将,很快到达咸阳附近蓝田,秦军组织所有的兵力于蓝田与刘邦展开大战,被刘邦大败,秦庭失去最后的抵抗兵力,刘邦顺利先攻进了关中。
对于刘邦先入关中,项羽很不乐意,因为关中经过秦国几代人的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也军事要地。所以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同时也不想让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都在今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便阻档刘邦东出之路。
烧毁栈道
“栈道”是从关中平原到汉中盆地的一条捷径,自战国时开始修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建成这条长达近五百里的“通天大道”。一旦栈道被烧毁,就断了汉中返回关中的通道。
为打消项羽对刘邦的猜忌,张良为刘邦献计,等他进入汉中后,就把栈道烧毁。但刘邦不解,说栈道烧毁了自己岂就不就被困在汉中了吗?
张良解释说:“烧毁栈道,看似自毁了自己的退路,但同时也断绝了关中诸侯攻打汉中之路。同时,栈道烧毁,也能打消项羽的防备之心,让他们认定我们再无东归之意。”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萧何在推荐下,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向刘邦献计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策划。第一步计划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
韩信先命樊哙、灌婴领兵修筑刘邦入关时烧毁的栈道。这时,关中的雍王章邯听到韩信要进攻关中的消息,轻蔑的笑道:“韩信,无名之辈,不足挂齿,刘邦进关时自己烧毁了栈道,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章邯自封了雍王后,就认为天下太平,已经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兴致之余,还养起猪来了。他只是叮嘱部下留意栈道修复情况,然后自己把精力投放到喂猪一事上。
然而过不了多久,韩信明修的栈道还修完,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出现在关中,并占领了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章邯以为自己听错了,打算亲自率军前往陈仓,但韩信大军已杀到,章邯战败,被困废丘,最后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同时也战败后相继投降,刘邦顺利还定了三秦。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结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采取声东击西的手段,误导了章邯的判断。此策略不仅消灭了关中三王,还为刘邦打开了东进大门,同时也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帷幕,为西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