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亡后,张飞一家安然无恙,但为何关羽满门被杀?
迪丽瓦拉
2025-07-23 03:32:47
0

蜀汉灭亡后,张飞的次子张绍被封侯,享荣华富贵,而关羽的后人则遭灭门之祸。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张后人的境遇

小说中,关羽张飞死后,“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儿子关兴、张苞继续成为蜀汉猛将,为蜀汉建功立业,为家族续写传奇。

实际上,这大约是小说为满足后世读者的期待,做了演义而已。

那么,关张后人的遭遇究竟如何呢?

先说说关羽。

关羽两个儿子。

关平,实际上是关羽的长子(小说称他为义子),常年追随父亲征战。最后,在临沮,他与父亲一起被俘遇害。

关兴,是关羽次子。关羽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关兴年少时有美名,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也对他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在关兴刚满20时就让他做了侍中、中监军,希望他能为老关家续写传奇。

不过,天不假年,关兴还没上战场就去世了。

此后,关兴的儿子关统嗣位,也做到了虎贲中郎将,但也还没来得及有太大作为就去世了。

关统无子,于是,关兴庶子关彝续封,但似乎没有做到很大的官。

蜀汉灭亡之初,关家没有受到影响。

然而,很快,邓艾、钟会相继遇害,群龙无首的魏军在成都作乱,秩序全无。

庞德之子庞会,趁机杀入关家,为父报仇,将关家灭族。

当然,关羽还有一女。当年孙权求婚,关羽以“虎女安嫁犬子”把人家骂走了。此后境遇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张飞后人的情况就有差异了。

张飞的儿子张苞,很早就去世了。次子张绍继其嗣,官至上书仆射。而张苞的孙子张遵,虽未嗣爵,但也官至尚书。

蜀汉灭亡前,张飞之孙张遵随诸葛瞻率军到绵竹抵抗,战死。

而张飞次子张绍,则在邓艾兵临城下时,与谯周等人一起代表蜀汉出迎投降。

此后,张绍又迁到洛阳,并与谯周等人并封列侯。

蜀汉降人中,除后主子孙外,并封列侯者只有5人,足见张绍的待遇之高。

张飞另有两女,都嫁给了后主刘禅。

蜀汉灭亡时,张飞的长女已经去世,次女仍以皇后的身份陪伴后主。

此后,张飞次女随刘禅迁去了洛阳。

可以说,蜀汉灭亡时,关张二家的命运天差地别。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44年的等待:血亲复仇的习俗

219年,关羽斩了庞德。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因此,庞德之子庞会,自然做梦都等着复仇的机会。

苦苦等了44年,青涩的少年等成了白须老夫,终于等到机会。

263年,庞会跟随钟会、邓艾参与了灭蜀战争。

灭蜀之初,无论邓艾还是钟会,都下令禁止抄掠,因此庞会没有机会下手。

不久,邓艾、钟会先后被杀,魏军趁机开始在成都劫掠起来。

既然已经没有了约束,自然再没有什么能阻挡庞会复仇了。

于是···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庞会复仇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祸不及家人”,杀庞德的是关羽,而不是关羽的孙子。

不过,古代确实有着“血亲复仇”的习俗:对家族中任何一人的伤害,就是对家族全体人的伤害;复仇者可以将复仇对象对准对方的家人。在两汉时期,甚至连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容许这种行为。

看到许多朋友洋洋洒洒给关彝一家遇害找各种原因。

其实,何需那么多原因。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血亲复仇,就这一条,难道还不够吗?

当然,这里介绍古代的血亲复仇,只是为了介绍过去这段历史。

古人有古人的思维方式,我们知道就好。

既然生活在今天,我们自然要遵守现代的法律、道德。

张绍的立场

张飞的次子张绍,得并列封侯。其待遇超过其他的蜀汉降人。

对于其中原因,很多朋友将其归因为张飞与夏侯家的关系。

张飞的妻子,是夏侯家的女孩。

张绍又是夏侯氏的儿子。

所以,实际上,张飞与夏侯家还是有姻亲关系的。张绍可以说是夏侯家的外甥。

不过,个人认为,归因于此,颇为牵强。

当时曹魏的天子还姓曹,但话事人早已姓司马了。

三国时期的姻亲,说杀就杀,其实没有那么多“顾及”的,就连司马家的亲家,王凌、诸葛诞,司马家不也说杀就杀了,何况他夏侯家的亲人呢?

所以,把张家所受的特殊待遇归因于其与夏侯家的特殊关系是靠不住的。

那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如看看,和张绍一起,得到特别优厚待遇的人还有谁?

除刘禅子孙外,与张绍并列封侯者有:尚书令樊建、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

除张绍、张通二人事迹不明外,其他3人的共同点为:1、反对姜维北伐;2、主张投降曹魏。

而在蜀汉投降的具体事宜中,投降书是郤正写的,张绍、谯周、邓良则是送降书的人。

值得注意的:送降书人物中,领衔者是张绍!

显然,要送降书,自然要安排主降派去办,如果安排主战派,那是很可能要办砸的。

因此,基本可以断定,张绍是当时主降派的代表人物。

成都之乱中,遇害者,或是执意复汉者(如姜维、张翼),或是可能被搬出来复汉者(如太子);或是与钟会关系紧密(如蒋琬的两个儿子)。

显然,虽然秩序已经乱了,但大人物不是说乱杀就能乱杀的。

张绍得以保全,又得以列侯,很可能主要是由其在投降问题上的立场决定的。

不管什么时候,主降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魏灭蜀之战毕竟不是民族战争,无奈之下,不拼到最后一人,顺势而降,也不必过于指摘。

关羽后人被庞德之子灭族,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古代“血亲复仇”传统的结果。

但是,如果没有钟会之死,魏军保持军纪,庞会未必有机会复仇。

张飞之子张绍得以保全富贵,是由其当时的政治立场决定的。

但是,如果张飞当年也砍了什么魏将,人家后人来寻仇,张绍也未必能幸免于难。

历史大事,确实常有其规律。

但是,个人命运,则往往更多只能用“无常”来解释。

但乱世之中的个人命运,却如落叶一般无常,难以预料,不必做过多的解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前言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让一个人上了热搜,这个人就是南派三叔。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曾经写到过一个神秘的东西...
一封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的特别的... 来源丨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劝降书。此书收...
原创 祖... 在广西省贺州市,廖先生家中藏有一枚极具历史意义的钱币——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这枚钱币是廖先生祖...
徐文宁专栏:《大墓无钺不显贵》 大墓无钺不显贵 徐文宁 徐文宁, 1990年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鉴定职称,国内著名文化经纪人 艺术品...
原创 原... 三国时期,曹操邀请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一段著名典故,熟悉这段典故的人或许会提出一个疑问:曹操知...
原创 金... 《金兀术吟》曾言:“难撼岳家军威壮,铩羽而归返黄龙。”金国大军中,金兀术带领将士奋力南下,基于金兀术...
原创 晚... 若以贫弱不堪之国,不学他人之文明,而惟学其奢华,是以病夫与壮士斗也。~袁世凯 清朝末年是一个极为动荡...
李将仕分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巡礼之五 陵墓内的石刻区 李将仕分享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
原创 蒋... 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蒋介石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至今让网友反复回味,因为这段台词真的达到了...
原创 平...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我国封建王朝长达几千年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清朝之所...
原创 朱... 古时候的历史记载大多都是人为的,所以有些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都会对历史做一定的更改。满清入关之后...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青海彩陶集中展... 中新网沈阳10月1日电 (记者 韩宏)“河湟之华——辽宁省博物馆藏青海彩陶”展览10月1日在辽宁省博...
原创 刘...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如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如今广为人知的英雄。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等,这些人给...
原创 如... 帖木儿当时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的明朝帝国。而不是欧洲。他在西亚的战役主要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西部边境,然后再...
原创 曹...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很多人对这首诗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著名的曹植七步成诗。...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出身农民的他却有勇有谋,通过起义一步步登上了至高之位,他的才...
原创 隋...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年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 占候即古代星占家视天象变化以附...
原创 难... 有人说“读金庸的故事仿佛在读一部另类史”,那是因为金庸的故事中有时代背景设定,甚至直接引入了一些历史...
原创 原... 有道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古语意思是人才如吕布,马如同三国名马赤兔。没错吕布和他的坐骑赤兔马都曾...
原创 这...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这是二战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战争,对于双方来说无论胜败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