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这是二战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战争,对于双方来说无论胜败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战初德军的设想是在冬天到来之前,就能拿下苏联的西部富庶地区,迫使苏联投降,但很显然德国人低估了苏联的抵抗意志,仅仅到了第一个冬天,德国的“闪电战”就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苏军也借助德军陷于疲态渐渐的缓过了劲,虽然此时苏军还没有能力将德军击败,但也有能力将其包围反手给德军一击,比如德米扬斯克包围战。
第一张照片拍摄的时间为1941年底到1942年初的德米扬斯克包围战,这一战包括德军精锐部队骷髅师在内的有12万人,被红军西北方面军、加里宁格勒方面军先后人次达到100万的苏军所包围,这场战斗无疑非常残酷,但是天寒地冻给双方带来的伤害却是一样的,伴随着严寒疾病也随之而来。
寒冷和疾病减员严重
在长达几个月的作战中,这些爬冰卧雪的德军士兵,因冻伤减员人数为2400人,患病为31400人。而苏军冻伤、患病的人数仅西北方面军就高达156000人。
此时包围圈内最有战斗力的党卫队,是不到20000人的骷髅师,他们才刚刚换上从国内运来的冬装,这些冬装都是在犹太人身上拔下来的,而其他的德军部队还有很多没有冬装,这样严寒并残酷的战斗是无法让人好受的。
由于温度过低德军很多装备也无法使用,枪栓拉不开,坦克的发动机也无法运转。而苏军则不同,他们的轻武器擦过防冻油,重武器的引擎也经过防冻处理,由于是第一个进攻的冬天,德军显然缺乏冬天作战的经验和准备。
一名德军躲避在被摧毁的建筑内,躲避刺骨的寒风,这是德米扬斯克突围战中的一幕,士兵密切注视着外面的一切动向,如有风吹草动会及时拉响战斗警报,以免苏军趁机进攻,还要及时谨防苏军狙击手的威胁。
伤亡巨大的空军
一架德国空军的Ju-52 运输机出现在视野中,德国人喜欢叫它的绰号“容克大婶”,运输机向包围圈内的简易机场上,卸下了德军所需的大量物资,包围圈中的德军每天需要265吨补给。
这一仗,德国空军的运输能力挽救了德军命运,运输机队需要穿过敌人重重的火力网,在付出巨大代价下,将弹药、冬装、药品、油料、食物、取暖装备源源不断的运到包围圈内,但仍无法满足德军的需要,只是能够维持基本的体力和作战底线,即便如此空军依然损失了265架各式运输机和战斗机,空勤人员伤亡达到383人。
同时空军也运来了15000多人的生力军,运走了近35000人的伤兵。这些新来的生力军和包围圈内的友军共同作战,使得德军得以维持战斗力,而苏军的进攻每天都在进行,双方伤亡持续增高。
突围成功
面对这种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还要忍饥挨饿继续苦战的状态,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虽然德军是侵略者犯有不可原谅的战争暴行,但是作为军人他们也的确意志力顽强。
这场突围战最终在1942年4月14日出现了希望,这一天在骷髅师的带领下德军终于成功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宽4公里,长40公里,大量的德军为了巩固这条“生命通道,”和苏军展开了残酷的激战,尤其是打头阵的骷髅师以巨大的伤亡,维持住了“生命线”的畅通,同时外围德军也和苏军进行厮杀并一步步向这里靠拢,战斗打到4月22日,突围的德军得以和外围接应的德军会师,从此刻起苏军为之付出的一切努力宣告失败。
这就是德军入侵苏联后的第一个冬天,不过这只是一个缩影,毕竟在其他阵线上,还有大量的德军在和苏军对抗。但他们同样要遭受缺少冬装和补给的困境,战争就是打后勤,可是随着战线远离本土,后勤乏力的情况尤为突出。这场战役虽然德军成功突围,但是德军的进攻势头也失去了苏德战争初期的锋芒。
即使德军在随后的战争中依然能征善战,也无法战胜这个拥有庞大国土、人口、资源和拥有强大战斗意志的国家,对此你怎么看呢?是喜欢训练有素的德军?还是喜欢抵抗意志坚定的苏军?欢迎留言探讨,喜欢点赞收藏,会有更多一战、二战的内容持续输出。
看看德军穿得像“熊大和熊二”一样,就知道东线战场到底有多冷
一战前欧洲各国海军竞赛,连意大利都造了6艘,其他国家造多少艘
德军战地疗养院有什么小秘密?伤兵都想去,网友:换成你你也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