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给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名将:廖运周。廖运周于1903年出生于安徽凤台廖家湾,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他还有2个堂弟,全是将军级别的人物,分别是:廖运升和廖运泽,廖运升是国民党的师长,廖运泽是国民党的军长,在抗战期间,兄弟三人曾一起携手抗日,屡建功勋。
兄弟三人打仗虽猛,但并非是老蒋嫡系,所以在官场上始终不得意,抗战胜利之后,廖运周因不满老蒋打内战,所以辞职挂个名号,直至1948年初,蒋介石的嫡系战将一个个屡战屡败后,廖运周才被重新启用。
其实,廖运升是一名党员,他在黄埔军校炮兵科学习时,便秘密入了党,而后还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廖运升又混进了国民党军,从此官运亨通,先是任团部副官,再是师部副官,后升少将旅长、副师长等职,最终当上了84军110师长。虽然官运起飞,但廖运升并没有飘,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党员,而后想方设法地联系到了党组织。
1948年7月,廖运周率师部开赴淮海战场参加国共两军大决战,结果与兵团司令黄维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包围。黄维决定集中11师、18师、110师、118师齐头前进,向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廖运周立即派人向中原野战军报告情况,并请求在突围之际起义。
考虑到110师在突围时被夹在中间,不利于起义行动,廖运周向黄维提议说:4个师齐头并进,兵力分散,恐怕无法突破,不如改为梯次运动如何?由我们110师打前锋,攻击得手后,其它师马上跟进,一举突围出去。听到廖运周的建议,黄维眼前一亮,当即同意。
11月27日,廖运周率110师5000余人率先前进,顿时“枪声四起”,打得非常激烈,其实双方均是朝天开枪,110师从中原野战军6纵让开的道路中,迅速疾跑到指定区域,110师呼啸而出,黄维以为他们突围成功了,心中大喜,马上命令后续的3个师迅速突围。谁知刚想打开突破口,又被解放军“合拢”起来了,包围圈一合拢,解放军炮火齐发,黄维兵团伤亡惨重。
黄维有些怀疑,110师到底去哪了?立即派出飞机侦察情况,结果被廖运周断掉了一切联系。黄维屡次联系廖运周不成,才自知上了“当”,黄维此次突围不成,反而损兵折将,很快就军心动摇,被解放军全歼于双堆集中。而廖运周起义后,110师被编入14军,番号改为42师。
廖运周起义后,其堂弟廖运泽和廖运升情况如何?他们并没有选中逃走,而是继续留在国民党军队内,不料“大仁大义”的老蒋突然做出了一件惊人的决定,他把廖运升召去,说:“你大哥投叛变投敌,辜负了我,现在你要为我争气!”而后,老蒋将110师的番号给了廖运升,还扬言说:我就不信这110师是“共军”的。
当然,为了提防廖运重蹈覆辙,老蒋派出特务组长刘惠生一起随军,负责监视廖运升的行动。可老蒋万万没有想到,这刘惠生竟然与廖家兄弟私交深厚,不仅不监视,还把老蒋的秘密全部告知了廖运升。几个月之后,110师重新组建,廖运升出任师长,下辖3个团,共计8000余人,这8000人很快就被廖运升领到义乌投了解放军,连刘惠生也跟着去了。
这一下,老蒋气急败坏,满肚子火无处可发,直接下令通缉捉拿廖运泽。廖运泽在报上看到两位堂兄已经起义,自知老蒋不会放过自己,而后连夜从广州潜伏香港,逃过了一劫。几经周折后,他像两位堂哥一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