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不缺粮,为什么诸葛亮却一直缺粮呢?
迪丽瓦拉
2024-11-01 17:02:58
0

原标题: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不缺粮,为什么诸葛亮却一直缺粮呢?

通过历史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很多细微的差别,往往导致巨大的影响。两个相隔时间不足200年的地方,往往会因为人的差异导致地方上出现许多不同的问题。即使是聪明与诸葛亮一般的智慧人才也会因为北伐大军缺乏粮食而功败垂成。当我们从诸葛亮往上数200多年前之的汉朝,战国时代,他们打仗似乎从来就没有为粮食问题发过愁。为什么在其他方面都堪称无懈可击的诸葛亮,却在粮食问题上一直处于缺粮状态呢?

益州之地粮食生产状况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书籍阅读,知道蜀汉的地方主要是包括益州和荆州部分。这两块地方从古代来说是土地十分肥沃的部分,而益州从秦朝开始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大禹当年制定天下朝贡秩序的时候,规定一周的土地是紫色土,在整个天下都是最上等的规格。按道理来说,占据了益州和荆州部分的蜀国不应该会出现缺粮这种情况呢?

可是这很多事情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如果从当时的人口和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去分析,就会发现属旱区粮食的情况其实十分严重。在三国蜀汉出去的时候,蜀汉政权包括宜州全境和荆州部分,以及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带,一共是500多万人。这样的人口在古代也不算少了。但是如果我们想到这样的人口去要供养几十万的大军和朝廷官员,那简直是无法思考。

从后面《三国志》陈寿的记载之中,能够反推到左航常被守规的军力是在15万到25万之间。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的时候,每次带的军队大部分都是维持在10万上下。成都禁区的官员和蜀汉维持在荆州益州南中等地区的县距等各种官僚一共在4万人之间。从最小的等距来算,20万的官僚军队需要500万人来奉养。平均每25个老百姓就要养一个官僚。如果算到最大30万,那平均每17个人就要养一个当官的。这使得蜀汉百姓身上有着十分沉重的压力。

按照秦汉时代地方政治制度和官员数量百姓配比情况来看,应该是每100个老百姓养一个当官的或者士兵才算合理。但是蜀汉硬是以这种5倍的压力来使老百姓负担,简直无法想象。也有很多人说蜀汉就是靠着天下九州不足其二的力量,对抗整个北方中国实在是一种奇迹。先不要看诸葛亮战争过程之中的损耗,光从生产量与消耗量这方面来看,就已经是粮食不足了。粮食上的先天不足就导致了后天上的分配不平均。

秦岭成为了无法逾越的屏障

在战争作战距离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代的六国与秦国服务,基本上都是在中原地区进行。而汉武帝之前旧函谷关还没有因为地理形式的改变之前,秦军东出韩国宜阳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地形对着粮食消耗有着很大的影响。古代除了主要作战的骑兵与步兵之外,还有一种士兵叫做辅兵。这种辅兵的组成大部分都是临时抓壮丁凑成的,用来运输粮食和替军队之中打砸,战斗力极其低下。

按照当时辅兵每人负重一石半的情况来看。如果要在数百米之外进行一场战争。就拿秦武王时期丞相甘茂东出南崤道攻下韩国宜阳来看。但是韩国宜阳驻军是3万,而秦军是8万。诸葛亮病重的时候一天是吃三升米。这还是人体最虚弱状态的情况之下。古代军粮重量的换算单位是一升,一斗,一斛,一石。三国时代的一升大概相当于今天1.25斤。也就是说诸葛亮在病危的时候一天还能吃将近4斤的米饭。

这是他们上层那些战争精英吃的量。对于底下这些辅兵当然不会这么好,所以只能按照1/3来折取。勉强维持这些辅兵有运载重量的体力不至于饿死就行。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大学王子今秦汉系列教授规定当时的辅兵一天大概是吃三升米。

从函谷关南下崤山南下到宜阳大概是270里路。孙子兵法之中曾经说过一日而厥百里者上将军。一天行军超过百里的都是兵贵神速的最上等的。所以秦寒的宜阳之战之中的辅兵,非要发3~4天走完这段路程,而消耗的粮食数量也是军粮总量的15%。

他们不会自带粮食他们只会吃自己运载的军粮。所以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额外准备1/4~1/3的量,就是为了防止辅兵的吃食与路上的损耗。这都还只是两三百里之内的中等距离作战。而诸葛亮从成都以北的江油横跨汉中秦岭又要攻下关中,那可是超过500里的存在。这中间人吃马嚼,因为天气潮湿而产生的霉变,所造成的粮食损耗完全超过了20%。

所以说秦岭就是蜀汉汉中地区最好的屏障。但也是诸葛亮北上统一天下翻不过去的天险。这条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的,南北绵延数百里的秦岭。那黄土之中埋葬了太多的蜀汉士兵。

诸葛亮进军方向的道路损耗

一般来说,从秦国当年司马错灭巴蜀统一之后。巴蜀和关中地区隔着的仅仅就是一个汉中了。从关中地区通往巴蜀一共有5条道路。

第1条道路就是陇西地区的街亭,天水郡,翻越祁山到汉中。第2条道路则是当年韩信北上关中。用使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之计的陈仓道。第3条道路是到达渭南眉县的褒斜道。第4条最危险从汉中洋县出发是为子午道。另一条也是从洋县出发叫做傥洛道。

这里面最好走的当然就是韩信走的陈仓道。因为陈仓地区是渭南大批军粮的囤积地区,而粮食产量也是十分高,如果蜀军攻下陈仓,将会获得大批粮食补充。这条道路上的成功被当年韩信使用之后,一直在军事战争史上当作教科书级别的存在,魏国亦有大量军队驻守在这里根本不给蜀汉机会。所以诸葛亮数次北伐一般都是走的祁山道和褒斜道。这两条道路距离稍微远一些,但却道路平坦。

5条道路可以从巴蜀进入关中,但也可以从关中南下夺取巴蜀。北伐可以从这里直接上去,但是需要分兵驻守。只要从一条道路上北伐,那其他4条道路都需要分兵驻守。谁也不会知道魏军的主帅方向,会不会和诸葛亮来一场军事竞速玩偷家游戏。所以当时的军粮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浪费在这4条道路的分兵驻守之上了。历史证明诸葛亮是正确的。因为在姜维时代与魏国军队南下对峙的时候,正是征西将军邓艾那条险道偷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郭松龄发动的这场反奉战争,虽然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在中国人民反对奉系军阀统治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原创 清... 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每次改朝换代,作为皇亲贵族的都避免不了一波血洗,比如大明王朝灭亡之时,大...
原创 清...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仕途登步如登天”。 这句话不光是放在古代时期,即便是放在当今社会,也依然被认...
原创 秦...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中国最伟大的皇帝秦始皇病逝在了沙丘 。同年,长公子扶苏被下诏赐死,蒙...
原创 他... 历史长河中,许多留下了光辉战绩的将星,青史彪炳,震古烁今,至今被人们所称道, 如汉代暗度陈仓的韩信,...
原创 汉... 文:潇潇 编辑:潇潇 引言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他的统治时间长达五十四年 , 是汉朝最长...
原创 胡... 关于胡适,很多人能想到的就是他曾当过北大的教授 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好像他跟外交没有...
原创 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价值几十万的北洋造光绪元宝是什... 北洋龙银币,清代晚期铸造最多的银币之一,其铸造精美,成色足,流通广泛,深受商民喜爱,其中北洋26年是...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259公元前-210公元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原创 晚... 庚子国难时,慈禧一路逃往西安,整个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有三个人是她心中暗暗感激的。一是袁世凯,二是岑春...
原创 慈...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
原创 朱... 中国的对联文化由来已久,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对子,传诵至今。但究竟哪一幅对联才是中国的“第一联”...
原创 溥... 文/思源 专家说文物画中人是位皇帝,此人说:不对,这是我爹,我会认错? 两千多年来,中国先后出现过四...
原创 活...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最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我们后人来说,留下的谜题不多。因...
原创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一个叫任伯安的吏部小吏利用职权之便记录了康熙朝大大小小官员的短处和隐私。可以说上...
原创 吴... 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国内局势混乱,国外还有着强大的后金窥觑,而李自成之所以在打败大明帝国以...
原创 “... 康熙晚年的“九王夺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最终以皇四子胤禛胜出,登基为帝,是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位十...
原创 整...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他的出现是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冲击。因为封建时期在高强度的等级制度社会中,...
原创 得... 1908年11月14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南海瀛台内,光绪皇帝卧病在床,生命正在走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