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总理宴请溥仪,溥仪讲了一个慈禧的故事,周公陷入了沉思
迪丽瓦拉
2025-07-24 06:32:31
0

记得小时候,每次早晨起床一副慵懒的表情,对自己穿衣表示极度拒绝。

这时候,我妈就总是说,

“你这成了末代皇帝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于是一个好奇的种子就埋在幼小内心,谁是末代皇帝?

沿着儿时的兴趣,聊一聊这位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后一位皇帝——

晚清末代皇帝溥仪。

这位出生在内忧外患的大清帝国的末期的末代皇帝,一生大起大落,晚年备受伟人、周总理的关照。

一次周总理宴请溥仪,溥仪讲了个慈禧的故事,周总理陷入了沉思。

末代皇帝颠沛流离的生涯

幼年的溥仪,虽然也享受了短暂的帝王待遇,但是晚清的封建帝制在革命动荡的民国时期早就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

也许只有宫里身边尚未奔命的太监和宫女的口中,他才能勉强找到一丝作为皇帝的尊严。

但是闭关锁国的清廷早已如秋后的蚂蚱,早已没有昔日的帝国威风。

在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隆隆革命炮声中,早已一副病态的大清帝国就这样轰然倒下了。

随着大清帝国的土崩瓦解,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自然风声鹤唳。

随着革命队伍的逼宫,他被撵出了紫禁城,为了苟全性命的他,

只能匆匆打包点盘缠,开始了逃亡生涯。

为了逃避革命队伍的讨伐与清算,曾经“万人之上”的他也只能委曲求全,他换做一身平民百姓的行头,一路颠簸来到天津的一个市井深处开始粗茶淡饭隐姓埋名。

在日本一手导演下,出任“伪满洲国”皇帝

虽然已经开始过上行同庶民的生活,一身再普遍不过的打扮,让他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没有人能认出他是前朝的皇帝,更没有人对他点头哈腰,

但是那颗“不安分”的心却从未曾安静。

时间来到一九三一年,彼时的中国大地刚刚经历了“北伐战争”,国民政府刚刚开始着手计划发展民生。

但是早已对我国觊觎已久的日本,便对在我国东北边境挑起事端,并发动侵华战争,史称“九一八事变”。

随着日军在中国东北边境撕开裂口,面对老蒋的不抵抗政策,惨无人道的日军可以说在中国大地上大踏步,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可一世的日军甚至对外宣称,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为了避免国内高涨的抗日情绪,达到以最小的代价对我国实现控制,日军想到了在中国扶持一个傀儡皇帝,从而实现对我国的暗中操控。

而在他们看来,溥仪便是这个最完美的选择。

而从小就默默发誓想夺回“曾经辉煌”的溥仪自然死灰复燃,欣然接受日军的这个建议。

于是,一九三四年早春时节的长春乍暖还寒,在日军的一手操办下溥仪一身戎装,向国人宣示成立“满洲国”并担任“满洲国”皇帝。

但是,这件事从一开始本就是日本人一手导演的“戏”,溥仪自然也只是如同任由摆弄的“玩偶”罢了。

在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战下,一举将日军打出中国,并最终建立起新中国。

沦为阶下囚的他,积极接受思想改造

溥仪的“皇帝”梦也就彻底化作灰烬。

一直投靠日本的他本来计划跟随败退的日本关东军一道逃亡日本,但是被支援抗日的苏联红军逮捕,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辗转遣送回国内。

曾经一度作为日军的“傀儡”的溥仪,自然被口诛笔伐,

并被作为政治犯被判入狱,沦为了“阶下囚”。

在监狱中的溥仪,因为从小缺乏劳动,很多劳动活计几乎不会干,甚至经常闹出笑话。

但是,通过在狱中不断接受劳动改造的溥仪,在思想和行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放下内心的抗拒,积极改造,在很多方面赢得了许多同志的一致认可。

时间来到一九五九年的国庆,举国上下一片欢欣。

在积极筹备国庆活动的时候,收到来自伟人的一封指示信,在这个普天同庆的国庆当天,计划特赦一批改造表现良好的战犯。

而溥仪的名字正是这特赦名单中的赫赫在列,而且还被列在第一个显眼的位置。

空旷的抚顺监狱此时人山人海,却又出奇的安静,所有人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听着大会宣读。

备受伟人和总理关照他感激涕淋

听到特赦大会主席台上第一个宣读自己的名字,此时激动的溥仪早已泪流满面。

他知道这是伟人以及全国人民对自己的累累罪行的原谅,是胸襟宽广的组织对自己信任以及不以计较。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祖国并没有放弃自己

当他还未从忐忑不安缓过神来,便接到来自国务院周总理的问候,并被通知前往北京接受周总理的接见。

在周总理嘘寒问暖中,溥仪被感动的痛哭流涕。

面对伟人和周总理的关照,他羞愧难当,但是和蔼的周总理安慰还不时的安慰他“过去只是过去,现在你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公民了”,事后他还被安排在北京工作。

备受感化的溥仪在劳动中更是积极奉献,俨然成为一名优秀劳动者。

同时,这些点点滴滴都被看在眼里。

一九六零年的春节,周总理还特意宴请溥仪及其在北京的所有亲戚共聚一堂。

在这场轻松又开心的聚会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欢笑一堂,期间溥仪还回忆起了自己曾经的宫廷故事。

说到治国,溥仪还义愤填膺的讲起了慈禧太后的故事。

原来,晚清慈禧垂帘听政时期,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但是面对日军的坚船利炮,清军在黄海被打的舰毁人亡溃不成军。

消息很快传到了紫禁城,短视而不顾朝政的慈禧,

断然拒绝将经费送往最需要支援的前线。

原因居然只是,想挪用国库银两修缮园林为其庆祝六十大寿。

听了这里,周总理沉思片刻,便告诫大家,其实这对我们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一个宝贵的警示,为我们警钟长鸣。

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一心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华全媒+|第三批9名南京大屠... 新华社南京10月11日电 题:第三批9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 新华社记者邱冰清、蒋芳 10月...
原创 国... 解放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的不断失利,不少国军将领被俘,随后被送入功德林监狱改造。当时功德林...
原创 连... 连皇帝都投降了,他身为大臣却宁死不屈!留下14个字千古流传 从古到今,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或...
原创 老... 武王伐纣的故事在中国一直广为流传,周武王率领大军攻打朝哥,逼迫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在周朝建立的过程...
原创 古...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律法极为严苛,甚至有专门的刑部来负责刑罚的执行。说到古代惨无人道的刑罚,我们不免想...
驶向非洲!山海万里闻弦歌 日前,在距离威海万里之遥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港,忙碌的码头工人以及穿梭的集装箱车,大量原产自非洲大陆的...
原创 唐... 在唐朝盛世的背后,有着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 而其中最为传奇的之一便是薛仁贵 。他是唐代一位杰出的军事...
原创 历... 忠诚与能力,成就了千古第一良臣之名。而要说忠诚,那先得看诸葛亮的权势有多大。 蜀汉的军、政大事,将臣...
原创 历... 引言 匈奴是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祖先是夏王朝的一支分支。他们在逃到北方的一路上不断吞并...
原创 诸... 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苏轼评价诸葛亮 《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的建立...
原创 擒... 在大多数爱好历史的朋友眼中,三国魏、蜀、吴鼎立的那个乱世,曹魏帝国与蜀汉王朝几乎成为了当时竞逐天下的...
原创 开... 前言 在1965年的某一天,我国开国上将按照原本计划来主持军区会议,但是就在会议中,这名开国上将,突...
原创 雄...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4月26日,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病于谷塘原行宫驾崩。遵照...
中国人必须相信国家,任何异心都... 中国人必须相信国家!任何异心都会付出代价! 有战友说:豪哥离开股评,股市熊了;豪哥现在回来了,牛市肯...
原创 二... 夏朝的灭亡就如同它的建立一样,充满了谜团。 目前,关于夏商周断代考古最权威的研究结论,是1996年5...
原创 中... 中国对朝鲜有救命之恩,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没有当年的抗美援朝,朝鲜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 ...
原创 刘...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句话描述了两位卓越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刘伯温,分别在不同的时代...
原创 蜀... 我们常常用到这么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来形容一个集团人才缺乏。这句话最早的出处说的就是三国时...
原创 免... 说起免死金牌,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这个。在传统的印象中,拥有免死金牌后,犯罪之后不用被处死。很多...
原创 老... 老三国,即94版本《三国演义》,它经久不衰,已成经典。 据统计,老版三国首播时,全国收视率高达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