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4月26日,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病于谷塘原行宫驾崩。遵照他的遗旨,为防备幽皇后干政,特将皇后冯润赐死。幽皇后闻听如同泼妇一般,拒绝赴死,而且四处奔走呼号,说先皇肯定不会舍得处死我,我做出那种事情他都忍了,怎么可能杀我?眼见事情无法收拾,跟随北海王元祥前往执行任务的白整把幽皇后控制起来,强行灌下毒药。至此,一场轰轰烈烈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帝后爱恋终于落下了帷幕。
一见倾心
这一切的源头就要从冯太后说起,早年,冯太后父亲冯郎投降北魏不久,就获罪被杀。女儿冯太后被太武帝拓跋焘选入掖庭做奴婢,儿子冯熙四处漂流。后来,冯太后开启了如同开挂般的人生,从一个小奴婢一路升为贵人、皇后,儿子拓跋弘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再后来,扶持孙子拓跋宏继位,被尊为太皇太后。
话说在拓跋宏还未即位前,有一次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在奶奶的寝宫里,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小美女,经过介绍,才得知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的女儿,按照辈分,自己要叫做表姑。第一眼,拓跋宏就喜欢上了这个开朗活泼的小表姑。
后来等到拓跋宏即位之后,冯太后立即便把弟弟家的俩女子送入宫中,连同冯润的亲妹妹冯珊,就这样,拓跋宏便娶了这两姐妹。
此时的冯润年仅十四岁,生的那是国色天香,而且最要命的是有一股媚态,对男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只是她并非嫡女,所以妹妹冯珊就被封为皇后,冯润被封为左昭仪。这两姐妹一入宫,就得到了拓跋宏的厚爱。不过论容貌,冯珊是不如冯润的,拓跋宏就说过:冯珊“媚而不佻,静而不滞”;冯润“风韵自娆,妖媚艳丽”。
拓跋宏非常喜欢冯润,几乎夜夜流连在冯润宫中。三年之后,冯珊因为难产死掉了,这下冯润就得到了拓跋宏的专宠,拓跋宏几乎夜夜流连。
难舍旧情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在二人如胶似漆的时候,冯润忽然得了一场怪病,看了无数的医生也治不好,而且据说还能传染。这就不得了了,在万般无奈之下,冯太后只得把这个侄女送回娘家养病。
不久之后,冯太后病逝了,按照惯例,拓跋宏必须要守孝三年。在冯润生病之后,其实拓跋宏一直惦记着冯润,就盼望着她的病快点好。可是眼看着守孝期满了,冯润的病依然没有起色,最后无奈,就把幽皇后的另一个妹妹冯媛册立为了皇后。
可怜这个冯媛当上皇后没几天,拓跋宏听说冯润病好了,大喜过望,立即下令把冯润接了回来,当即就封为了昭仪。
冯润重新入宫后,立即就得到了拓跋宏的宠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久别胜新婚吧。在她的蛊惑之下,没多久,拓跋宏就下令将冯媛皇后之位废黜,册封冯润为皇后,可怜的冯媛被发配去了瑶光寺出家做尼姑去了。
欲壑难平
拓跋宏想不到的是,此时登上皇位的冯润,已经不是原来的冯润了,在生病期间,她的心态产生了巨大的扭曲,频频传出绯闻。据说,在她养病期间,曾经和一个叫做高菩萨的不清不楚。
其实在拓跋宏想接回冯润的时候,反对的声音是非常大的,因为很多大臣都听到了她在养病期间的花边新闻,奈何皇帝态度太坚决了,最终反对无效。
来到权力巅峰的冯润,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竟然得了不育之症,虽然皇帝宠爱有加,但始终没有怀孕,于是,对其他有儿子的妃嫔恨之入骨,相传皇次子元恪的母亲贵人高照容就是被她毒杀的。
498年,太子元恂被杀,皇次子元恪当上了太子。元恪深知幽皇后阴险毒辣,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奉杀母仇人幽皇后为嫡母,每三天就去请安。而幽皇后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儿子了,而是也对元恪疼爱有加,好像亲儿子般对待。
后宫丑闻
做了皇后的冯润为了把拓跋宏紧紧地控制住,坚决不去他去其她女人那里,对此孝文帝拓跋宏不仅不生气,反而欢喜地说:“女人啊,就是爱妒忌,这是她们的天性。这种事情就是在帝王之家也无法幸免,何况是士大夫和老百姓呢?”由此可见,他已经深深地中了这个女人的毒了,也为此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而面对痴情的皇帝,冯润却没有一丝的感动,她有一个大秘密,那就是高菩萨。原来,那些传言都是真的,在她重新入宫之后,她把高菩萨装扮成了宦官带进宫中。
就这样,她依然不满足,又收纳了双蒙等一大批男宠,特别是在拓跋宏南征期间,更是肆无忌惮,可怜的孝文帝拓跋宏对此一无所知。
虽然很多人知道此事,但是碍于幽皇后的权利,又加上没有真凭实据,所以没人敢揭发此事。
雨夜噩耗
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的一个雨夜,当时第二次南征的孝文帝拓跋宏正因病在汝南休养,忽然手下奏报彭城公主雨夜亲来见驾。
拓跋宏感觉很诧异,这么大雨天,彭城公主来找自己做什么?于是赶紧把公主叫来问话,哪知道公主一见到拓跋宏就跪地嚎啕痛哭,仔细一问,拓跋宏立刻感觉当头挨了一闷棍,他无法相信自己宠爱有加的皇后竟然做出对不起他的事情。
公主说,皇后不仅在后宫养情人,而且还逼着刚死了丈夫的自己嫁给她弟弟冯夙,她实在没有办法,才来找皇兄为自己做主。
孝文帝拓跋宏其实此刻还是不太相信的,可是公主的话肯定也不是空穴来风啊,正在他犹豫之际,在诛杀前太子元恂反叛案中有揭发之功的宦官刘腾站了出来,勇敢地再一次揭发了幽皇后的事,这下拓跋宏就不得不信了。
难舍旧情
此时的拓跋宏已经无心征战了,他急于想把幽皇后的事情弄清楚,于是顶着巨大压力班师回朝。其实想弄明白很简单,把奸夫抓起来一问便知,他也是这么做的。当时幽皇后已经有所察觉,于是派双蒙和小黄门苏兴寿前来探听虚实,孝文帝趁机把他们抓起来严加审讯,结果令他极度失望,他深爱的皇后真的做出了那种事情。不仅如此,他们还交代,私下里他们甚至诅咒拓跋宏早死,这是最令他心碎的噩耗,他急怒攻心,一下子就病倒了。
可是他对幽皇后的感情太深厚了,虽然证据确凿,但是他也想要亲耳听到皇后在他面前坦白。当幽皇后来到后,他又怕幽皇后会趁机谋害他,命令太监搜她的身,并且严令:“有寸刃便斩。”看来他真是纠结啊!
在事实面前,幽皇后依然不肯承认,只是跪地大哭,哭得拓跋宏肝肠寸断,他不禁心软了,让人拿凳子给幽皇后坐下说。同时命令高菩萨把之前招供的和幽皇后私通,以及他们诅咒皇帝早死的事情在幽皇后面前又交代了一遍。
幽皇后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感觉躲不过去了,于是她请求拓跋宏让左右侍从退下,她要单独和他有话说。
拓跋宏想了一下,答应了她的请求,把左右人都赶了出去,只留了一个长秋卿张整在身边,他命令张整拿东西把耳朵堵上。据说,二人聊了一晚上,只是到底说了什么,却无人知晓。
按理说,无论她说什么,肯定是必死无疑的,可是诡异的是,拓跋宏竟然最后选择原谅了她。他念着旧情,既不肯杀了幽皇后,也不废掉她的后位,只是杀掉高菩萨等人,和幽皇后分居而已。
情深不寿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4月,积劳成疾的孝文帝拓跋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自知命不久矣的他下了一道遗诏:“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赐皇后死,葬以后礼,以掩冯门之大过。”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表面看来,此时好像是和幽皇后恩断义绝了,怕自己死后幽皇后大权独揽,重演汉末皇后弄权的悲剧,所以下令赐死皇后。但是骨子里却还是撇不下她,让她以皇后礼仪安葬,或许他依然想让她在地下长久地陪伴自己吧。
爱情是个说不清的东西,几千年来,演绎了无数传奇。但是孝文帝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雄才大略的皇帝,竟然也过不了这“情”这一关,实在令人唏嘘。他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他本来可以创造更多的辉煌,可是,深陷情网的他面对爱人的背叛,他的心一定是伤到了极点。再加上连年征伐,使得他身心俱疲,内外交困,其实说他是被自己最爱的人气死的好像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