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惠王为什么不重用商鞅?有这3个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7-24 11:33:28
0

商鞅是卫候庶出的子孙,姓公孙氏,本名应该是卫鞅或者是公孙鞅,因为后来秦孝公赐商地作为卫鞅的封地,号商君,所以后来人们都称他为商鞅。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之学,侍奉魏国当时的丞相公叔痤,做了公叔痤座下的中庶子。

公叔痤知道商鞅的才能。

公叔痤年老生病将死之时,魏惠王来探病,问:“公叔的病如有意外,那国家该怎么办?”

公叔痤向魏惠王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但有奇才,希望大王举国而听之!”

虽然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但是之后魏惠王并没有重视商鞅。

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广发招贤令,然后就去了秦国,开始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

魏惠王为什么不重用商鞅?原因有三。

1、魏惠王不珍重人才

这个从著名的齐威王与魏惠王国宝论就可以看出来。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一起打猎的时候,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国宝吗?”

齐威王说:“无有。”

魏惠王说:“寡人国虽小,尚有十颗直径一寸那么大的明珠,可以照亮十二辆马车的前后。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

齐威王说:“寡人的国宝和惠王不同。

我有一位臣子名叫檀子,守在南城,楚国人不敢来犯,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我有一位臣子名叫盼子,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我有一位官吏名叫黔夫,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我有一位臣子名叫种首,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这四个臣子,能照亮齐国千里,何止是那十二辆马车能比的!”

惠王听后大感羞愧。

2、魏惠王分辨人才的能力较弱

魏惠王在位期间51年,商鞅、张仪、孙膑、乐毅都曾到过魏国求职、任职,然后离职。

魏惠王用人几乎只用王族子弟如公子卯,名师大才如庞涓。

魏国本土的人才挺多的,很多都离开了,而与此相比的秦国,本土将领很多,文臣几乎都是其他国家引进的。

3、他不信任商鞅

他不相信商鞅是个人才,也可以说他不知道商鞅是个人才

商鞅只是一个中庶子而已,在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名气,魏惠王也对商鞅不怎么熟悉,不知道也属于正常。但这不符合明君的行为。

我认为正常君王这时的做法,应该去思考丞相公叔痤为什么会推荐商鞅,然后用各种方法测试商鞅的才华,看商鞅是否可以委以重任。

但是魏惠王没有这样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麾下曾涌现出不少当世名将。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将之外,李世民麾下还有许多能...
原创 为... 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曹操一开始可谓是一马平川,虽然其中道路很艰辛,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很好的...
原创 李... 《——【·前言·】——》 李贺,这个被称为“诗鬼”的才子,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其中有一句,竟...
原创 大... 大清第一位皇后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很多史书中又称孟古姐姐),她是皇太极的生母,...
原创 三... 三国谋士排名(三国中最厉害谋士排名)郭嘉是曹操手下的谋士,能被曹操看中的人一定不一般郭嘉有着非常过人...
原创 明... 孔有德和耿仲明的运气实在太霉了,撤退没多长时间就撞上了明军的先遣部队——关宁铁骑。 虽然孔有德和耿...
原创 5... 1952年,马政局顾问载涛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毛主席得知后,立即指示给予特殊照顾。 载涛是谁?毛主席...
原创 唐... 自古红颜多薄命,很多美若天仙的女子或许能够寻得如意郎君,亦或者是嫁与当朝的君王,但是这些女子最后的下...
原创 《... #三国风云录#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其中的张飞都有深刻的印象。书中描写的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原创 朱... 古代皇帝生前权力至高无上,死后也希望能将自己的地位带到另一个世界,因此他们往往在自己下葬是要求陪葬。...
原创 从...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到了明清时期,殿试基本没有淘汰,只是排定名次,从考试内容上来将,形式大于实...
原创 1... 1953年,北京一农妇病逝,临终前向清洁工丈夫坦白:我曾是大清皇妃 1953年9月17日,在北京胡...
原创 《... 可以确定一件事,谍战剧《追风者》的编剧和导演对历史那是相当懂,也是相当敢拍。 对于熟悉历史的观众来说...
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 10月12日,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埃及、美国、日本、荷兰、巴西等国的专...
原创 明... 朱元璋用了什么方法,让明朝的后代子孙即使不上朝,也能够安然的使国家机器运转?你是不是认为是朱元璋废除...
原创 唐... 唐昭宗李晔,比唐僖宗李儇小五岁,乃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起初名叫李杰(昭宗与僖宗是同辈兄弟,本名都是人...
原创 你... 曾国藩说过: 欲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改变当下的处境,一半要靠“人和”,一...
原创 赵... 一 历史有时候很吊诡。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的每一位秦王都是明君,而山东六国的君王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江...
原创 朱... 文/刘诚龙 在历代开国皇帝里面,朱元璋是出身最低的,人家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朱元璋直接就是个要饭的。...
传统范式:秦汉科技体系的形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 1 前言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秦灭六国,废分封,立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