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追风者》有多敢拍?借鉴《建国大业》,揭示国民党败亡根源
迪丽瓦拉
2025-07-25 23:03:14
0

可以确定一件事,谍战剧《追风者》的编剧和导演对历史那是相当懂,也是相当敢拍。

对于熟悉历史的观众来说,《追风者》有一些剧情看起来像是原创,历史上肯定没发生过,但再仔细深扒一下就会发现,有些剧情可以直接对应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本文要说的是《追风者》中的上海滩假币案,这段剧情从过程到结果再到参与者以及造成的影响,看起来都非常像发生在十几年后的蒋经国“上海打虎”案。

一、《追风者》假币案

《追风者》假币案是一段多少显得有些突兀的剧情,魏若来突然就发现了假大洋,然后全上海突然发现了很多,已经影响了上海的金融稳定。

在宋先生也就是宋子文的授意下,沈图南代表央行联合淞沪警备司令部以及警察局组成了专案组,负责调查制造假币的窝点。

侦缉队林樵松在处长康少捷命令下搞了一个假窝点,结果被魏若来轻松识破,沈图南将计就计安排手下跟踪侦缉队的车,顺利发现了上海闸北斜桥制铁厂,也就是十七厂,这就是制造假币的窝点。

在黄包车夫们的协助下,沈图南带领央行保安队成功捣毁十七厂并当场抓获林樵松,还在十七厂仓库里发现了烟土。

就在众人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警察局用火力封锁了十七厂,虽然沈图南和魏若来在沈近真的暗中协助下侥幸逃出,掩护他们的黄包车夫还是被打死多人。

证据确凿,沈图南本以为这一次会将康少捷等参与制造假币和贩卖烟土的蛀虫一网打尽,他却在宋先生的亲自命令下不得不选择息事宁人,将全部罪过推到林樵松等替罪羊身上,协助办案的黄包车夫则被警察局认定为同案犯。

假币案以一种颠倒黑白草菅人命的方式草草结案,沈图南和魏若来纵然非常不甘心也只能被迫妥协,而这件事背后的黑手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二、上海打虎案

在很多熟悉历史的观众眼里,估计看到《追风者》假币案的时候都会觉得眼熟,因为整个案子的过程太像真实历史上发生过的“上海打虎”了,而这个案子曾被拍到了电影《建国大业》里。

1948年8月份,辽沈战役前夕,面对军事和经济双重崩溃的困局,蒋经国以上海经济管制区督导员的身份抵沪,其目的是稳定金融和经济秩序,为即将到来的军事决战做经济上的准备,这一点和《追风者》沈图南很相似。

小蒋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也比较迅速,直接枪决了上海警备部一名科长和几个商人,同时逮捕了一批商人,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个过程看起来也像《追风者》假币案的结局,肯定会有人背锅,只不过都是小喽啰。

为了尽快起到整治效果,小蒋还抓了杜月笙的大儿子杜维屏,杜月笙虽然不敢反抗,但他举报了上海扬子公司董事长孔令侃,孔家才是囤积居奇的最大资本。

孔令侃是孔祥熙的长子,宋美龄是他小姨妈,蒋介石是他的小姨夫,自然蒋经国就是他的大表哥,想稳定金融不搞定孔令侃就完不成,所以蒋经国亲自带队封了扬子公司的仓库并传孔令侃询问。

《建国大业》浓缩了剧情,把蒋经国、孔令侃和宋美龄放在了同一个场合谈判,孔令侃还掏了枪(历史上是掏枪对准蒋经国手下)

孔令侃叫嚣“扬子公司都是孔家的产业”这段剧情和《追风者》沈近真告诉魏若来“十七厂背后是孔家”如出一辙。

蒋经国把问题说得很清楚“有人在挖我父亲的墙角,在摧毁这个国家的根基”,《追风者》里沈图南和魏若来也说过类似的话,有人是这个国家的蛀虫。

宋美龄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今天我们不谈国事只谈家事,这个家里没有你的敌人只有亲人”,一句话就定了调,她根本不支持蒋经国,而且在她眼里,蒋家、宋家和孔家的利益要大于国家。

老蒋也严厉拒绝了蒋经国严惩孔家的意见,他的理由是“后院不能起火”。

在历史上,为了处理蒋经国和孔令侃之间的矛盾,老蒋在宋美龄的要求下连夜从北平飞回南京,连和傅作义定好的军事会议都放弃了,当时正处在辽沈战役关键时刻,傅作义对老蒋大失所望“爱美人不爱江山”。

几乎就在蒋经国上海打虎失败的同时,辽沈战役结束,经济和军事双双崩溃,国民党的彻底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建国大业》里蒋介石对蒋经国说了一句“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这句话出自老蒋自己写的日记。

打不了孔家,杜月笙不服,其他人也不服,蒋经国打虎失败后只能灰溜溜离开了上海,在这次打虎过程中真正的成果只不过是枪决了几个小官员,这个结果和《追风者》假币案的处理结果高度相似。

三、揭示真相

从人物设计和剧情设计上看,《追风者》假币案从头到尾都像是蒋经国上海打虎的戏剧化再现,说《追风者》改编了这段历史或借鉴了《建国大业》也是没毛病的。

为什么《追风者》要拍这段戏呢?不得不说,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确实敢拍,因为这段戏和其他谍战剧以及战争剧反映的问题还不太一样。

之前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多数聚焦的都是底层人民的觉醒过程,《追风者》则聚焦的是社会精英阶层的觉醒。

沈图南和魏若来都是当时社会上的顶级精英,他们都有报国之志,都对国民党政府抱有热情和幻想,但却在每一次的案件真相中被打脸,然后被迫妥协。

一开始他们对宋先生抱有幻想,以为宋先生的职务和背景如此强大,一定不会让蛀虫得逞,但他们失望了,宋先生也只能妥协。

没了宋先生他们还对蒋主席抱有幻想,就像魏若来所说的那样“蒋主席不会不管的”,实际上蒋家、宋家和孔家不仅是亲戚也是利益共同体,有时候蒋主席即使想管也管不了。

《追风者》虞世清有一句话很能代表孔家“司马家族覆灭与否,与吾等何干”,这和沈图南魏若来的“报效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林樵松、沈近真和魏若来他们都提到了一句话“从根儿上就烂了”,到头来不仅是遭受伤害的底层老百姓对国民党嗤之以鼻(牛春苗父亲:兔子尾巴长不了),连魏若来这样的社会精英也对国民党失去了希望,从上到下的民心全都丧失,国民党焉能不败亡。

用剧情讲历史,以史为鉴,这大概是《追风者》最值得肯定的一个地方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遗...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在驾崩前,都会留下遗嘱,但皇帝的遗嘱叫遗诏。全称是《大行皇帝遗诏》。尤其是明清两代...
原创 元...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文丨麻辣读史(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
原创 曹...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6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曹魏篇第三章:曹操之子一览:除...
原创 如... 如果死于落凤坡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刘备是否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三国之中,有很多很有才能的人,但都...
美国为何总是针对中国?英国学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
原创 朝... 1953年,朝鲜战争眼看就要结束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金日成非常生气的事情。 朝鲜空军里一个...
原创 蔡... 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政坛上,曾有过吴蔡张李“四大元老”的说法。吴即吴稚晖,蔡即蔡元培,张即张静江,李即...
原创 四... “我们走了,你要留在家里好好照顾父母.....”这是苏国章二哥出川时,留给苏国章的最后一句话。 苏国...
原创 明... 在北京有一个很著名的景点,那就是明十三陵,在明十三陵当中,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但是实际上,明朝的...
原创 一... 这张照片是1992年3月19日本文作者陪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同志专程看望国际友人秋迪·卢森堡女士...
原创 三... 曹操手下将军简介,曹操手下谋士-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集团五位军事统帅的合称。五...
原创 如... 四川自古以来都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出了不少英雄豪杰。 但是有一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在关键时刻,显示了...
原创 大... 满清自1644年入关以来,历经了十二位皇帝,清朝曾经辉煌过,可到了清末,国富民强的清朝为了防止被蛮夷...
原创 年... 雍正是一位好皇帝,但也是一位铁血皇帝,从继位开始,手里的屠刀就没有放下过。有人说雍正冷血、绝情,其实...
原创 明... 其实,在清朝前期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排得上名次的强国。这期间,中国很多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技术,还有各...
原创 满... 一、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形态的共存 如果我们试着理解满清政府长达200年对东北广袤地区的封禁政策,就要...
原创 刘... 人才,无论何时何地都非常重要,在古代,特别是分裂时期,有雄心的霸主就会竭尽所能收纳人才来扩充自己的势...
原创 火... 新中国历史上一共有177人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如今这177位开国将军都已经离世了,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
原创 关... 神禹泣罪:传说在很久以前,大禹外出时看见有犯罪的人,总会为之哭泣。左右问他:“罪人犯罪,你为何如此悲...
原创 胡... 解放战争时期,经历 江北三大战役 后,国民党军已经面临全面 劣势 之中。精锐嫡系部队的缺失,使得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