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马政局顾问载涛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毛主席得知后,立即指示给予特殊照顾。
载涛是谁?毛主席为何给予他特殊照顾呢?
爱新觉罗·载涛,清末皇族的一员,出生于醇亲王府邸,显赫一时。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清王朝摇摇欲坠,覆灭已成定局。
随着清朝的轰然倒塌,封建君主制的帷幕缓缓降下,载涛与众多皇族成员一同褪去光环,成为平民百姓。
民国初期,政府虽对皇室后裔有所关照,好景不长。1924年北京冯玉祥政变后,优待政策废止,昔日“王爷”、“格格”顿失经济支柱,载涛面对困境,毅然变卖家产,迁至胡同。
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经济动荡,载涛家亦难逃饥荒之苦。一日,门外拨浪鼓声唤醒他的生计新思,他首次放下身段,以旧衣换钱应急。
此后,载涛更将家中闲置衣物悉数变卖,听闻德胜门外有“鬼市”夜集,便与夫人携手,加入黎明前的市井交易。
每日黎明前夕,两人便骑车携货,出门摆摊,待天快亮,便收摊返家。载涛深感摆地摊收入微薄,难以满足家庭基本开销,也在积极寻找更稳定的职业机会。
1950年,全国政协二次会议筹备之际,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向周总理推荐载涛,不仅基于二人的旧谊,更因深信载涛能以其专长助力新中国建设。
周总理与毛主席商讨后,迅速向载涛发出参会邀请,亲自登门,诚邀其就政府工作献言献策。
面对久别政坛的邀请,载涛初感力不从心,经李济深提醒其深厚的马匹知识后,他忆起往昔骑射岁月与海外求学的军马研究经历。
载涛依据自身专长,撰写“优化马种,强化军备”的提案,深得周总理与毛主席赏识。毛主席当即采纳,并启动马政机构的筹建工作,亲点载涛为马政局顾问。
担任马政局顾问后,载涛并未倚仗旧日身份谋求特权,谦逊自持,每日骑自行车往返,每日骑行数十里上下班。
1952年间,毛主席特地关切起载涛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得知他每日需骑行数十里至单位,不辞辛劳。
对此,毛主席深感敬佩之余,亦流露出心疼之情,当即指示:“理应对载涛先生给予适当关怀与照顾。”
随后,相关部门转达毛主席的指示,提出鉴于载涛先生的健康状况,可灵活安排工作,允许其在家办公,以保重身体为先。
自此,载涛开启居家办公的新模式,身体状况也日渐好转。
成为顾问后,载涛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频繁穿梭于全国各地,数月不归家成为常态,家中事务全仗妻子操持。
一日,载涛正在开会,家里人将电话打到单位,妻子声音带着几分焦急与无奈:“家里的北房东南角塌了个大洞,你赶紧回来想想办法怎么修吧!”
载涛闻言,承诺会议结束后即刻归家。
消息传至毛主席耳中,主席知道载涛家境拮据,立刻决定伸出援手,拒绝使用任何特权,从自己的稿费中慷慨解囊数千,专程用于载涛房屋的修缮。
载涛对此满怀感激,多次向毛主席及中央政府表达诚挚谢意,将这份来自党和政府的恩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载涛不遗余力地投身于解放军军马改良的伟大事业中,取得显著成就,为部队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宝贵力量。
此外,载涛广泛参与国家政治决策与社会建设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新中国未来的责任担当,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1970年,载涛安详离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