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来印度自古以来也是一个大国,别再忽视印度的潜力了
迪丽瓦拉
2025-07-24 11:33:09
0

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可是,许多人却认为:印度历史从未统一,印度历史记载于中国的佛经。这些错误的观念不仅暴露了“天朝上国”的迷之自信,还让许多人对他国产生了轻视的眼光。实际上,印度作为当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许多成就已经超过了中国。许多中国人还用上个世纪的眼光看待印度,正如欧美人用上个世纪的眼光看待中国一样,这是不可取的。小编此文主要通过同时期对比的方法,来对中国和印度的历史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一,大一统之前的中国和印度

印度文明,在时间上来说,是仅次于古埃及和两河文明的文明。1921年以来,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地发现了古文明遗址。其中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型古城,面积约为8平方公里,人口容纳量大约4万,城市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密集的地下水道,让人惊讶。其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从前2500~前1700年,比中国的夏朝大约早了500年。而被看作是夏文明遗址的二里头遗址的总面积则为3平方公里,不到摩亨佐·达罗遗址的一半。

印度河文明分布

然后,中国和印度都发生了重要的历史更替。在中国,大约在前1600年左右,位于东方的商人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此后,在商朝的带领下,中国的青铜冶炼发展成熟,文明开始向更高的阶段过渡。同时,商朝也十分信仰鬼神,大量用龟壳、牛骨等占卜,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大量的甲骨文资料。而在印度,大约前1700年左右,其西北的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印度河文明,并在其基础之上发展出了吠陀文化。这个时代,也是印度文化奠定的时代,出现了《梨俱吠陀》一书。而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这时候形成,雅利安人成为高贵血统的人。和中国商朝和印度早期吠陀时代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信仰宗教,奴隶制大量存在(商朝将西方的人包括夏人叫做羌,商朝的奴隶大部分都是羌人)。

吠陀壁画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进入了西周,而印度进入了后期吠陀世代。这时候,中国和印度的分化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周朝改变了商朝“尊天事鬼”的传统,转而重视农业生产,讲究“尊天保民”,民本思想的传统在中国出现,礼仪制度也开始成熟。而印度却继续沿着宗教的道路前进,将吠陀文化发展到了顶峰。此时的印度出现了《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三部宗教书籍,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也开始出现。

在吠陀世代,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可以说的各具特色,难分高下。不过,雅利安人的入侵一度造成了社会大倒退,使得印度经济和政治又重新从军事民主时代开始发展,直到吠陀世代晚期才出现了集权和国家。因此,这时期中国的国力以及社会是领先于印度的。

春秋战国,被认为是世界“轴心时代”的组成部分,同时期的希腊文明照亮了地中海,而印度文明也开始朝着世界进发。此时的印度也出现了诸侯割据的状态。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有大约16个国家,被称为“十六雄国”。在列国之中,摩揭陀最强,正如中国同时期的秦国。印度的十六国时代也是思想大爆发的时代,人们纷纷对过去的婆罗门教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出现了佛教、耆那教等新的“沙门思潮”。佛教后来逐渐形成了印度流传最广泛的宗教,被后来的孔雀帝国确立为了国教。同时,佛教还向整个南亚、东南亚、中亚、西域、东亚等地传播,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同时,婆罗门教也开始转型,逐渐发展成为了印度教。

二,中国国力强盛,印度文化影响亚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此后的400年,中国都是一个大帝国的面目屹立于东亚。在秦汉时代,中国进行了郡县制时代,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建立,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个大型的工程出现于世界,如长城,秦始皇陵,未央宫。中国的诸子百家思想也不断走向了融合和统一,融合成功的新儒学成为了中国的官方思想。同时,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化成就,如《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涌现了张衡、落下闳等著名的科学家。

汉朝时代的亚洲

同时期的印度也十分出色。公元前260年,印度摩揭陀帝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发动了统一印度的最后一站,建立了一个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帝国推行了行省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此时,佛教被确立为了印度的国教,佛教进入了鼎盛阶段。同时,印度文化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如《政事论》一书,成为当时世界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之一,其内容详细程度是中国同时期的政治学论文难以比拟的。同时,该时期的婆罗门教也在继续发展,出现了《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和《摩奴法论》。

不过总体上来说,秦汉的国力和文化成就要高于摩揭陀帝国。但是摩揭陀的文化影响力却十分强悍,其佛教思想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开始被民间所接受。经历了一段大一统的时间后,中印两国又开始走向了分裂。184年,东汉爆发了黄巾之乱,此后就陷入了大分裂时代。在这个时代,游牧民族南下,出现了“五胡乱华”等现象。该时期,文化出现了新的融合趋势,儒教、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也不断融合。

东晋十六国

在印度方面,阿育王去世后,帝国就陷入了分裂。而中亚的大月氏乘机开始进攻印度,在印度河一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贵霜帝国将佛教作为国教,将佛教推向了新的高峰。接替贵霜帝国的的笈多王朝,在320年,笈多王朝建立并且很快统一了北印度地区,而南部印度基本都宣布臣服于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兴起,中国的法显曾经在该时期到印度取经。

取经路线

经过几百年的分裂,中国再次走向了统一。589年,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唐朝维持了200多年的统一。在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巅峰水平,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国家,只有阿拉伯帝国能够与之争锋。从国力和文化上对比,印度由于长期陷入了分裂之中,因而其成就也逊色了不少。接替唐朝的宋朝,在经济和文化上更上一层楼,达到了当时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地步。不过,印度的文化依然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中国文化却几乎没有影响到印度。如印度的佛教已经深入中国民间,并入融入了儒学,发展成为了宋明理学。谈到中国文化,佛教文化总是避不开的话题。同时在东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化已经开始深入除了越南之外的所有地区,在文化的传播上,中国就不如印度的强劲。

佛教的传播

三,新的大帝国时代:巅峰和挑战

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成为了中国疆域空前辽阔的一个时代。此后的元明清,中国都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冲突到达了顶峰,两大文化在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融合,最终,两大民族的地区被合并,称为“中国”。在这个时代,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到了顶峰,也是世界农耕文明的顶峰。

明朝常规版图

而印度,也进入了新的大一统时代。从阿拉伯时代开始,伊斯兰文化开始进入印度。此后,印度西北信仰伊斯兰教的游牧民族不断入侵印度。到了1206年,突厥人在印度北部建立伊斯兰的德里苏丹王国,并且统一了大部分的印度地区。如果说,同时期的中国处于游牧和农耕两大文明的融合大背景中,而印度也正处于印度教文明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之中。但是由于突厥人在印度实行了宗教极端政策,导致这个文化融合十分的困难,为后来的印巴分裂已经种下了文化根源。

德里苏丹王国经历了几个朝代之后,被更为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取代。相对于德里苏丹极端的政策,莫卧儿帝国的政策则相对比较宽容,如上层的突厥人信仰伊斯兰教,而下层的印度人则信仰印度教。莫卧儿帝国将印度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清朝建立之前,其帝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一,占据世界财富的四分之一,而同时期的明朝甚至也不能与之争锋。莫卧儿帝国的文化成就也闪耀于世界,著名的泰姬陵也修建于这个时代。

不管同时期中国和印度多么强大,但毕竟是传统帝国。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开始强大起来,传统的亚洲农耕文明正遭遇“三年前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却衰落了,中央集权瓦解了,地方的总督割据,互相混战。因此,英国人、法国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整个印度,印度沦为了殖民地。而中国,却有了相反的命运,清朝突然崛起于东北,并且迅速结束了明朝灭亡后中国割据的局面,实现了统一。此后清朝又将蒙古、西藏、青海、新疆全部纳入到了中国的版图,让中国成为一个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在清朝皇帝的治理下,中国人口突破了4亿。因此,西方国家可以在清朝末期击败清朝,但是无法将中国沦为殖民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麾下曾涌现出不少当世名将。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将之外,李世民麾下还有许多能...
原创 为... 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曹操一开始可谓是一马平川,虽然其中道路很艰辛,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很好的...
原创 李... 《——【·前言·】——》 李贺,这个被称为“诗鬼”的才子,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其中有一句,竟...
原创 大... 大清第一位皇后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很多史书中又称孟古姐姐),她是皇太极的生母,...
原创 三... 三国谋士排名(三国中最厉害谋士排名)郭嘉是曹操手下的谋士,能被曹操看中的人一定不一般郭嘉有着非常过人...
原创 明... 孔有德和耿仲明的运气实在太霉了,撤退没多长时间就撞上了明军的先遣部队——关宁铁骑。 虽然孔有德和耿...
原创 5... 1952年,马政局顾问载涛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毛主席得知后,立即指示给予特殊照顾。 载涛是谁?毛主席...
原创 唐... 自古红颜多薄命,很多美若天仙的女子或许能够寻得如意郎君,亦或者是嫁与当朝的君王,但是这些女子最后的下...
原创 《... #三国风云录#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其中的张飞都有深刻的印象。书中描写的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原创 朱... 古代皇帝生前权力至高无上,死后也希望能将自己的地位带到另一个世界,因此他们往往在自己下葬是要求陪葬。...
原创 从...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到了明清时期,殿试基本没有淘汰,只是排定名次,从考试内容上来将,形式大于实...
原创 1... 1953年,北京一农妇病逝,临终前向清洁工丈夫坦白:我曾是大清皇妃 1953年9月17日,在北京胡...
原创 《... 可以确定一件事,谍战剧《追风者》的编剧和导演对历史那是相当懂,也是相当敢拍。 对于熟悉历史的观众来说...
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 10月12日,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埃及、美国、日本、荷兰、巴西等国的专...
原创 明... 朱元璋用了什么方法,让明朝的后代子孙即使不上朝,也能够安然的使国家机器运转?你是不是认为是朱元璋废除...
原创 唐... 唐昭宗李晔,比唐僖宗李儇小五岁,乃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起初名叫李杰(昭宗与僖宗是同辈兄弟,本名都是人...
原创 你... 曾国藩说过: 欲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改变当下的处境,一半要靠“人和”,一...
原创 赵... 一 历史有时候很吊诡。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的每一位秦王都是明君,而山东六国的君王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江...
原创 朱... 文/刘诚龙 在历代开国皇帝里面,朱元璋是出身最低的,人家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朱元璋直接就是个要饭的。...
传统范式:秦汉科技体系的形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 1 前言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秦灭六国,废分封,立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