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新四军枪炮大王,把一切都献给了党,苏联人为他建纪念馆
迪丽瓦拉
2025-07-24 18:05:51
0

1953年7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

小说作者是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称的吴运铎。

吴运铎

他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以及革命旅程写的自传,写下了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优秀战士的感人故事。

自这书问世以来,总共出版七百多万册,在整个社会产生强烈轰动。

那就让我们通过这本《把一切献给党》走进了吴运铎的世界!

01、安源煤矿

吴运铎,祖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县柏林镇李湾村(蔡甸区张湾街李湾村),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江西萍乡。

食堂就是萍乡人,吴运铎算是我们萍乡人的老乡。

江西萍乡(市政府所在地在安源区),地下煤矿资源丰富,有“江南煤都”之称。

1898年,清政府成立了萍乡(安源)煤矿,这是是中国最早的煤矿公司之一。

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正式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

汉冶萍公司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正因如此,萍乡成为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拥有全中国最先进的重工业生产设备和庞大的工人队伍。

1921年,安源煤矿有1万3千余工人(其中湖南占70%,湖北占20%,萍乡只占10%),当时全中国的工人只有200多万,由此可见安源煤矿有多重要。

1922年9月14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领导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此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安源路矿工人也是起义部队的主力!

我党历史上优秀的干部杨得志、肖劲光、林育英、陈潭秋、蒋先云、滕代远、韩伟、韩联生、蔡树藩、王耀南等人都在安源煤矿工作过,其中就包括13位开国将军(1上将,6中将,6少将)。

因此,安源在当时有“中国的小莫斯科”之称。

《毛主席去安源》

那张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历史背景是,1921年毛泽东去安源组织工人进行革命活动。

可以说,萍乡安源就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02、工人之子

吴运铎的父亲是安源煤矿一个小职员虽然家庭很贫穷,但望子成龙的父亲仍节衣缩食,坚持把孩子们送去读书。

1923年,6岁的吴运铎进入煤矿东区职工子弟小学就读,参加儿童团并担任宣传员。

可是,由于他家实在太贫穷了,吴运铎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在安源煤矿做了一个挑煤工。

由于煤矿上有许多机器设备,吴运铎少年时便对机械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他日后制造枪炮奠定了基础。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成功后,矿上很多工人、家属都接受了革命思想,虽然吴运铎的父亲没有直接走向革命之路,但是给年幼的吴运铎带来一次思想洗礼。

1931年,吴运铎随家人迁到湖北黄石,到湖北大冶富源煤矿当学徒。

为了弄清机器工作原理,吴运铎在繁重劳动的间隙,把车间里的一个小阁楼打扫干净,当成“书房”兼“实验室”,把装机器的破木箱翻过来当书桌,又用省吃俭用的钱买来一些工业小丛书,学习机械知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在煤矿举办抗战讲座,吴运铎天天去听课,家中也成了工人集会场所。

他还参加我党的《新华日报》发行站工作,每天下班后便把报纸贴出去。

当矿主听说吴运铎的事迹后,报告警察要捉拿他。

吴运铎毅然决然,和三个同伴奔赴皖南云岭,参加新四军。

当时,吴运铎想的是上前线,直接打鬼子。

吴运铎和新四军战友

这时,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得知吴运铎是一个技术工人后,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

邓子恢对他说:

你是机电工人,会修枪,会做炮,我们部队正缺枪,你还是去兵工厂做枪吧,拿枪造枪都是革命需要,你们是技术工人,应该到哪里发挥专长,为革命做出贡献。

吴运铎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被派到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工作。

吴运铎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新四军枪炮大王之路。

1939年5月,吴运铎光荣入党,他心中暗自许下了一个诺言——把一切献给党!

03、枪炮大王

其实,吴运铎最早的时候并不会修枪造炮,兵工这一行对他来说太陌生了。

但是,既然党给了他这个任务,他就一定会尽全力做好。

吴运铎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加上他基础好,很快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兵工技术人员。

他先在新四军二师军械制造厂和新四军兵工厂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军工所军工副部长等职。

那时候,新四军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材料、没有资料、没有厂房。

吴运铎想方设法,克服了很多困难。

他亲自画图纸,精心打造每一个零件。

为研制子弹,在敌人重重封锁下,火药原料是找不到的,吴运铎只好去找代用品,想方设法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没有酒精,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替酒精使用。

因为火柴头爆炸力太强,他就用锅灶上的烟锅子掺在一起,配成合用的火药。

后来红头火柴用量大,根据地又供应不上,就从药店里买来雄黄和洋硝,混合配制,才解决了难题。

制造弹头的材料更加缺乏,他就试着把铅溶化了注入模型,做子弹头。

但铅经不住高热,步枪有炸毁的危险,后改用铜元,放在弹头钢模里压成空筒,做成尖头的子弹头,里面灌上铅,才试验成功。

为制造军工机床,他就组织大家用废铁堆里找到的几节切断了的钢轨,中间钻洞安装上模型,然后把铁轨钉在案上,算是代用的“冲床”了。

吴运铎先后发明、制造了各种地雷和手榴弹。

在条件极端艰难、困苦的状况下,军工厂修复了大量枪械。

他仅仅用了3个月,就设计并制造出了枪支,创造了新四军造枪的新纪录,新枪一批又一批地送到了抗日前线。

电影《吴运铎》剧照

在10年的革命战争生活中,吴运铎随兵工厂从皖南到苏北,再到淮南,然后转战淮阴、沂蒙山,后又渡海到东北的大连。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吴运铎带着7个学徒,建成我军第一个军械制造车间并首次制造出步枪,制造出我军第一批平射炮、榴弹炮等多种武器,每年为前线生产子弹60万发!

为此,他被誉为新四军枪炮大王!

可是,这个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次生命危险!

为了研发枪弹,吴运铎四次负重伤,浑身上下有200多处炸伤,4根手指被炸断,左眼被炸瞎,一条腿被炸断。

吴运铎第一次受伤是在1939年,由于没有处理好伤口,他得了破伤风,险些丧命。

第二次负重伤是1941年,这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最艰辛的一年,一次在拆除日军雷管时,吴运铎手中雷管爆炸,吴运铎被炸成了一个血人!

吴运铎说:

我知道这是一件很危险的工作,我要自己做这工作,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人,在危险的时候我应该站在大家前面,不能把危险的工作推给别人。

这就是吴运铎,一个奋斗在前的枪炮大王!

04、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33年,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保尔·柯察金剧照

当这本书传到中国后,吴运铎的战友们就说,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可不就是吴运铎嘛。

很快,吴运铎就被人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新中国成立一个多月后,吴运铎因伤势过重,左眼失明,头晕目眩,被送到苏联疗伤,摘除了左眼球。

在苏联,吴运铎见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遗孀达雅,达雅听说吴运铎的事迹后,敬佩地称呼吴运铎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5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名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的文章。

10月11日,吴运铎应全国总工会邀请,进行了一场长达三小时的专题报告,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

现场掌声雷动,欢呼不断。

从此,“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传遍神州大地。

05、把一切献给党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厂长、副局长、447厂总工程师、一所所长、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等职。

195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建议吴运铎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自传小说。

吴运铎一听这个,连忙摇头道:

“不行,不行,拿笔杆不同于拿枪杆,我哪会写书。”

赖若愚又说:

“你能行,你写吧,你的报告录了音,我派人先帮你整理整理。

很快,工人日报社的编辑任家栋开始帮吴运铎整理资料。

因为是写吴运铎的真实事迹,因此半年时间就整理好了。

当一切整理完毕后,吴运铎给该这本自传小说起一个名字了。

吴运铎常说:

"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心声当做了书名——《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党》出版后,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第一年就印刷四次,出版200万册,而后十年间陆续印刷十几次,出版500万册,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向吴运铎学习的浪潮,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吴运铎小组”、“保尔班”。

吴运铎激励年轻人

这本书激励了无数中国青少年,比如被誉为“当代保尔”的著名作家张海迪就深受此书的鼓励。

《把一切献给党》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俄文、乌克兰文、蒙古文、朝鲜文、日文、英文7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

深受感动的苏联人民还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以示对吴运铎的崇高敬意。

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绝对不是因为吴运铎的行政级别,而是因为吴运铎的精神和保尔·柯察金是一致的!

结语、

1983年,吴运铎病重,他立下遗嘱,后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保存骨灰。

1991年5月1日, 这天是劳动节,民政部人事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吴运铎“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第二天,吴运铎病逝,享年74岁。

吴运铎在临终前说:

“假如我能返老还童,假如我还有来生来世,我还要选择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把一切献给党!”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无不肃然起敬!

吴运铎

吴运铎从来都没有深居高位,担任重要领导岗位,可是此刻他却高山仰止,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党人,他用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把一切献给党!

2009年9月10日,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吴运铎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英雄远去,忠魂永存!

吴运铎逝世后,涌现了很多纪念他的影视剧,比如电影《吴运铎》、电视剧《把一切献给党》,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吴运铎纪念馆。

吴运铎一直在激励后人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被称为大奸臣的魏忠贤,为什么说他的死加速了明朝走向灭亡的速度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里,都把魏忠贤塑造...
原创 河... 引言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桃花扇》 说到末代皇帝,我们往往会想起溥仪,他...
《玉石梵像——故宫藏曲阳出土北... 玉石梵像 故宫藏曲阳出土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展11 深圳博物馆特展系列 悦目赏心分享 壹肆年底故宫博物院...
原创 大... 前言: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在276年的时间里总共经历...
原创 揭... 还在为自己的运气而烦恼吗?那就赶紧关注我吧!点赞评论,让好运与你形影不离!祝您财源广进,福星高照! ...
原创 美... 太多时候,我们不是无法预感未来,而是不得不活在当下。 贪心不足蛇吞象,有些遗憾万分悔恨,可当时光倒流...
原创 成... 铁木真,这个名字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和...
原创 令... 大家会不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匈奴到底是什么人?因为在我们大众的印象里,对匈奴的认知多数停留在历史题材电...
原创 为... 很多网友觉得,粟裕大将没有陈毅元帅的坐镇,很难顺畅地指挥三野(即华东野战军),因为粟裕大将的资历不足...
原创 封... 昊天上帝执掌天庭时,天庭神仙稀少,缺少当差和值守的神仙。昊天上帝想让阐教十二金仙称臣,以扩充天庭之力...
原创 其...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公元1135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去世,享年60岁。金太宗是金国建立后的第二位皇帝,...
余杭区黄湖镇人文大讲堂首讲开坛...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锦燕 2月19日,由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党群服务中心推出的“黄湖人文大讲堂”首...
原创 美... 工业革命之后,相比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显得非常年轻,而如果和其他后发国家进行对比,那么美...
原创 《... 《封神演义》中的殷商战场可谓法宝满天飞、道术遍地走,以致纯粹的武艺与力量往往被人忽视。不过,即使是微...
原创 长... 在长平古战场,最近出土了一块战国石碑。那些学者们看了感慨,说要是赵括再撑一会儿,白起可能就输了。 ...
一代奸雄曹操:失了格局,更失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最耀眼人物之一,因宛城之战失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杀华佗致后来军队疾病肆虐,临...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 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非汉族的王朝,实质上就是如何理解天下、华夏。 开宗明义,我是极端反对网上所谓崖山之...
原创 代... 引言 虽然很多人对清朝,特别是晚清有着不好的看法,但是清弓,或者说满洲弓,确实代表了中国古代弓箭技术...
原创 一... 宋仁宗 ? 01 臭硬脾气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正月,仁宗最宠爱的女人张贵妃去世。 仁宗悲痛之...
原创 雍... 前言 他是清朝历史上在最惨烈的斗争中顺利登基的皇帝,也是一位影视剧中,被刻画形象最多的皇帝。雍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