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照片是
1958
年
5
月
25
日,毛泽东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时拍下的。
1958
年
1
月
21
日,十三陵水库破土动工,历时
160
天,终于竣工。
为此,毛泽东
亲笔题写了“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
毛泽东曾三次探访明十三陵,
71
岁高龄的毛泽东还曾畅游过十三陵水库。
五十年代,毛泽东陪民主人士去十三陵游览。他们把十三个陵
墓
逐个看遍,看到皇陵那残破的败迹,不少人发出慨叹
。
不少人向毛泽东建议,在国泰民安的时期,应把这十三个陵,修复起来,供人们参观。
毛泽东面对断壁颓垣,碎瓦乱砖,草木斜阳,发表了这样的意见
:“
这些皇帝想不朽,可笑也可悲,用劳动人民的血汗为自己立碑,简直可恨,真正的碑应立在历史的记载上,立在人民的心中,这才叫丰碑,这才叫不朽。破败的东西,就不要再去花大力气修复了。
‘
破败
’
,才是它应有的历史真实
。人们在这里应该想到历史,看到历史的演变。”
的确,当人们来到这皇陵时,若能面对此景,发思古之幽情,想象这废墟当年的盛况和它的兴衰荣辱,而想象往往比眼前更丰富,那就够了。
十三陵,留下的是历史,它的价值早已超过了皇陵的本身。
毛泽
东喜欢从相反的另一面去分析事物。
这是长久以来的习惯,这也许是他总能得出些比较准确的判断的来源。
因为他不仅看到了人们容易看到的那一方面,也看到了人们不容易看到,极容易忽略的那一面。
1964
年,全军开展大比武。其中,第二场的军事汇报表演被安排在十三陵水库。这天,看完军事表演以后,毛泽东兴趣来了,想下水库游泳。他笑着问众人:“你们谁跟我下水去游泳啊?我们也表演一下嘛!”
为了保护毛泽东的安全,解放军战士自然要下水,此外,陪游的还有
40
名北京体育大学的师生。
这次畅游十三陵水库,毛泽东足足下水
50
分钟。期间,他还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要老在屋里游泳,应该到长江、白洋淀、江河里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