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袍哥将军”,滕县保卫战中以身许国,两党领袖献上挽联
迪丽瓦拉
2025-07-25 13:02:41
0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川军将士用鲜血铸就了一副壮烈的民族挽歌。

尽管三百五十万川军将士装备简陋,但他们却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型抗战战役,川军的牺牲之惨烈也堪称全国之最,川军也更是因此而留下了“无川不成军、川军从不负国”的俗语。

而在这其中牺牲的川军名将也不在少数,一如王铭章、李家钰、刘湘、饶国华等人都是耳熟能详。

即便是历史过去了几十年,我们今天再看他们的故事也仍是让人满怀崇敬。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王铭章将军的故事。

1893年,王铭章出生于四川新都的一户小康之家,虽然生逢乱世,但倒也能勉强过活。

不过十几岁时,王铭章的父母便相继去世,家中也只有王铭章兄妹三人相依为命。好在有着叔祖父的赞助,王铭章又足够努力,才得以继续学业。

16岁时,王铭章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之后,他参加了保路运动、二次革命。这些也都让他意识到军事知识的重要性,在返回四川后他又进入了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1914年,他被分配到刘存厚部担任排长。而凭借着作战勇猛,头脑灵活,他也得到了刘存厚的赏识,他的职务也不断擢升,及至1935年时他已经担任了122师师长一职,并在次年晋升为陆军中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期间王铭章还成为了袍哥会的一员。所谓的袍哥会即哥老会,袍哥既是取兄弟同胞相互照应之意,也更有着明显的阶层划分,参加者多为下层群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这也标志着全面侵华的开始。

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危机,一时间举国沸腾。有一说一,虽然四川省内军阀林立,时常互相攻讦,但面对国家危亡之局面,时任四川省主席的刘湘却果断请缨抗战,川军将领也捐弃前嫌。很快便组织了两个集团军由刘湘、邓锡侯统领出川,刘湘经长江水路出川,前往南京周边;邓锡侯部则前往陕西,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抗战。

王铭章率122师便加入了邓锡侯所部,开赴前线。

不得不说的是在川军出川前很多人是不会想到川军会如此之勇猛的,毕竟当时的川军装备差、缺乏训练,后勤补给困难等都是实打实的问题,但川军却就是用不惧生死改写了人们对川军的认识。

自知奔赴前线生死难料,王铭章在临行前也并不讳言,告知夫人此行如若不能击败敌人,则会马革裹尸、杀身成仁,其决心如此,可见一斑。

随即王铭章122师364旅奉命在山西阳泉与日寇进行了交战。装备、后勤、人员训练、作战素质等差距也十分明显,364旅旋即便伤亡过半,浴血奋战才得以突围。

人困马乏,缺粮缺弹药,无奈之下王铭章甚至还出现了纵兵抢阎锡山军火库的故事。这显然是后勤协调、地方山头的问题,最终也以将王铭章部赶出山西作罢,川军之后也被划归李宗仁指挥。

1938年3月,日军调集第10师团、第16师团和第108师团合计3万余兵力杀向台儿庄。是役,王铭章为41军前线总指挥,率部驻守

滕县

附近。另有45军在附近,由于伤亡颇大,两军人数合计约为两万人。

滕县乃是台儿庄的北面门户。日本人意图很明显,于是派遣了1万多精锐辅以坦克、飞机猛攻滕县阵地。

在敌人优势火力的攻击之下,

县危在旦夕。2万多万炮弹直接将

滕县

城墙炸塌两处,王铭章指挥将士堵住被敌人轰炸的城墙。但敌人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还是在几日的攻击后勉强攻破城门,无可奈何之下王铭章只得选择放弃外城,固守内城。

事实上,及至17日王铭章所部已经只有三百余人,且缺少弹药,又多是伤兵。而为了提振士气,王铭章甚至还亲自在十字街头指挥作战,面对如潮水般的日军,其麾下击退了几十次日军强攻。

然而,随着伤亡人数的增加,有生力量的减少,王铭章自知已无生机,遂决定以身殉国。

“决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发完最后一封电报后,王铭章命令砸毁电台,与敌人进行了最后的绞杀,最终他本人身中七枪壮烈牺牲,王铭章的遗体都是战士们拼死才带出来,所部万人仅有十几人生还。

而滕县保卫战争取而来的时间,也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在谈及藤县保卫战的作用时,李宗仁直言:“若无滕县之苦战,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创成也!”

王铭章将军殉国的消息传开也让举国同悲,人民无不感怀。在他的灵柩途径武汉、重庆、成都时沿途百姓无不纷纷前往祭奠。

国民政府也为他在武汉举行了公祭,蒋介石亲自主持了公祭仪式,并追赠王铭章为上将,为其家属送上抚恤金。蒋介石还送上了挽联——执干戈以卫家邦,壮志不还,拼将忠忱垂宇宙;闻鼓鼙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

对于王铭章将军的殉国,我党也是十分敬重,不仅派遣了罗炳辉、齐光等人参加公祭,毛主席也和秦邦宪、董必武等联名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而后依据王铭章将军生前遗愿,他的灵柩也最终归葬家乡新都。

必须要提及的是,对于国民政府给予的抚恤,身为王铭章夫人的叶亚华却尽显大义。她秉持丈夫的遗志,将所收的租谷和1.2万元抚恤金用作办学所用,建立了铭章中学(今四川新都第一中学)。

不过,后来解放后叶亚华家中生活困顿,又有镇压反革命运动,叶亚华迫于无奈只得带着儿子前往澳门。到达澳门时已经盘缠用尽、囊中羞涩,无奈之下她只得举牌子“我是抗战名将王铭章上将遗孀”,蒋介石知悉后派人将其母子接到台湾。在台湾叶亚华担任了教官工作,其子王道纲也得到了照顾。

1984年,四川省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而在2003年,叶亚华回到成都也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2005年,97岁的叶亚华携子归乡,落叶归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荣禄墓被打开,世人皆知:其外孙... 荣禄墓的打开,让人们重启对清朝历史的关注,而一个惊人的秘密也随之出现。原本被外孙溥仪淡化的家庭关系,...
原创 流... 前言:秦朝的阿房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过后,迎来了“天下第一宫”的美名。但有着如此美名的阿房宫在历...
原创 非... 非洲历史上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非洲便一直遭受西方国家的殖民奴役,沦为了...
原创 粟... 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非常漫长的。在这样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当然发生了很多著名的事件。 尤其是进...
原创 北... 说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大家都很熟悉,有的人看过小说,有的人看过翻拍的电视剧。无一例外的是...
访山西作协副主席鲁顺民:深入生... 这不是一个标签式的“英雄”故事。这是“一个人和他的200多万棵树”。 这更不是单纯的种树、植树、造林...
原创 草...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 要说历史上什么事儿最让人意想不到,“300万满人统治3亿汉人长达276年”肯定能排进前几名。想想看,...
原创 地...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方向,但由于缺乏充分的化石...
原创 诸... 肯定是诸葛亮大于管仲大于乐毅,这个毫无疑问。 诸葛亮和管仲都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乐毅的评价只是军事家...
原创 郑... 靖难之役结束后,燕王朱棣开创了王爷造反上位的历史。如此盛况,让朱棣飘飘然,但同时也让他暗暗担心。因为...
原创 十... 毛主席让李德生去看望许世友,完全是因为许世友与李德生的感情非常好。许世友与李德生既是战友又是同乡,两...
原创 白... 说起白起,很多人都会想起他人屠的外号,他人生杀了一百多万人。光长平之战就坑杀了40万的战俘,但是很多...
原创 韩... 古中国可以说是东方的一把手,在实力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周边很多邻国都甘愿臣服,比如说朝鲜日本等,虽然这...
原创 为...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超级大国的,他们也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只不...
原创 此... 在历史话题上,茶余饭后我们大都是讨论的帝王将相,今天我们来讲述一位厉害的县太爷的故事。 这个县太爷就...
原创 骂... 一说到梁山的宋江,很多亲都是很鄙视他,觉得宋江这家伙骨子里就是个奴才相,在梁山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原创 1... 1999年,丹江口水底有一古墓群破水而出,专家们在其中发掘出了一把春秋战国时期的宝剑。 而这把宝剑的...
原创 世... 标题:世人皆知曹操爱才,却为何杀了大才子孔融?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以一代枭雄之姿...
原创 中... 来到非洲当酋长对于中国人来说既高兴又好奇。高兴的是听说非洲酋长的权力很大,在自己管辖的地方像中国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