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四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举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成为著名的永乐大帝。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朱棣御驾北征,死于回师途中。
永乐帝死了,他的二儿子朱高煦,想重蹈一次父亲的覆辙,也要武装夺权。于是兴兵造反,想夺下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的皇位。但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是朱棣,而宣宗皇帝也不是建文帝朱允炆,所以,他重演历史一幕失败。可悲的是,他兵败投降没被杀头却不思悔改,结果被扣在铜缸内活活烤死。
史料介绍,燕王朱棣登基后,他的儿子中有两个最有希望继承皇位:长子朱高炽是个体弱多病的胖子,但心地仁厚;次子朱高煦武勇过人,在靖难之役中立有战功,也挺受朱棣宠爱。
但偏偏这个二儿子朱高煦居功自傲,太骄纵蛮横,朱棣最终权衡之下还是立了大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则被封为汉王。
朱高喣生于1380年,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间曾与诸王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南京皇城里学习,但他不肯向学,而且言行轻佻,引起明太祖讨厌。
这对父子,一说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的父亲叫朱棣,儿子叫朱高煦,父亲朱棣,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史称建文帝,面对削藩,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朱允炆的叔叔朱棣,起兵造反,夺取了他的皇位,成功的成为了皇帝。
而朱棣死后,历史的悲剧,又再一次重演,朱棣死后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朱高炽相比于他的弟弟朱高煦,身体和军事才能上面远不如他的弟弟,就算是这样朱高炽还是做了皇帝,朱高煦心里很不服气,但是,朱棣在世,自己又不敢造反,就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等到了朱棣去世,朱高炽的儿子宣德皇帝登基,朱高煦就学他父亲一样,起兵造反,可惜的是,宣德帝御驾亲征,老将薛禄担任大前锋,很快就将朱高煦等叛军抓获了,宣德帝想囚禁朱高煦,叫人拿来了大缸罩住朱高煦,没想到朱高煦还不老实,宣德帝没办法,取来了木炭,朱高煦彻底变成了烤乳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