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一个除夕夜,年迈的朱元璋外出散心,遇到了值守府衙的小官,小官热情邀请他一起喝酒。
朱元璋问小官:“为何不回家?”,
小官无奈的回到:“我虽然很想回家与母亲过节,但是我留下,其他人就能好好的和家人一起团聚了。”
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两人聊的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官就接到圣旨,被破格提拔,连跳十级。
朱元璋又名朱重八,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年幼时期经常饿肚子,最后却成了九五之尊。
在他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的时候,曾经支持他欣赏他的枕边人,马皇后却不在人世了,连他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也同样故去了,坐到皇帝的宝座上,
他此时真正的体会到了孤家寡人的感觉。
他想起以前的日子,年少时流离失所,父母去世也没有棺椁,为了活下去,他曾以乞讨为生,受尽屈辱,饱尝人间冷暖,也正因此,他很能体会底层百姓的生活辛酸。
25岁加入红巾军,逢战必身先士卒
,也是因为他的英勇,受到郭子兴的赏识,并与马皇后相识,他以为终于有了安心落脚的地方,可是红巾军统帅各怀鬼胎,不足以成大事。
他开始自立门户,攻应天,灭陈汉,一统江南,建明朝,平叛乱,一路势如破竹。
可是如今他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吃着御膳房精心制作的美食,却食不知味,
于是他决定走出这偌大的紫禁城。
出了宫门他四处溜达,紫禁城外也到处张灯结彩,因为今天是除夕,无论贫穷的还是富有的百姓都会一家团聚在一起,享受一桌相对比较隆重的饭菜。
他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处府衙,这时候的百官都回家过节了。
他正要继续往前走,却听到里面传来了歌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了进去。
看到一位小官,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着酒菜,当小官看到朱元璋时一愣,随即问道:“有何事?”朱元璋摇头。
此时的小官觉得既然无事,那面前的这位老人,可能是无家可归或者没钱吃饭,
小官很热情的邀请他一起享用那些酒菜,朱元璋没有推辞。
这些酒菜和宫内精致的菜肴无法相比,可是朱元璋却吃的很香,这种久违的感觉让他既熟悉又亲切。两人喝了几杯酒之后,更加熟络起来。
朱元璋这才了解到,小官还有一位年迈的母亲,
小官也很想回去陪年迈的母亲一起过节,但是府衙内如果无人值守,
若是被查到,会有很多人被罚,于是小官自愿留下来看守府衙。
小官还说他的母亲也希望他可以出人头地,有一番作为。
朱元璋觉得小官虽然没有品阶,却很有责任感,他虽然没有回去陪母亲过节,却时时挂念,很有孝心,
朱元璋对小官的孝心很是感动。
这也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没能为父母尽孝,一直是朱元璋的心结。所以,当时朱元璋判断一个官员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孝道。
而此时的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小官,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那时的自己籍籍无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想若父母在世,也定会希望他出人头地。
于是他对小官说:
“你会的,你会出人头地的!”
说完他就起身离开了。小官此时却一头雾水,只当是老人说的一句吉祥话罢了。
出了府衙的朱元璋,决定要让小官的母亲也可以在有生之年得偿所愿。
大年初一,小官接到了进宫面圣的圣旨,进入大殿的小官诚惶诚恐,跪在地上,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抬起头来!”
小官抬头之后,更加惴惴不安,这不是昨天和他一起喝酒的老人么?
昨天多喝了几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么?小官努力的回忆着昨晚喝酒后自己都说了什么。
这时他接到了第二道圣旨,其他的他都没有听清,此时耳边只回荡着四个字,官至四品,他是在做梦吗?
小官连做梦,都不敢梦的这么离谱,
他昨天还是一个没有品阶的小吏,今天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四品官员,一下子连跳十级。
小官本不想做,虽然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但是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他还是知道的,那就说明他的官职越高,他越危险。
然而当他仔细看圣旨的时候,
居然还准许他回家陪伴母亲三天,然后再去上任。
小官感动的泪流满面,决定一定要好好做官,不辜负母亲的期望,更不能辜负与他在除夕夜一起喝酒的老人。
可能很多人觉得朱元璋有些草率了,吃了一顿饭,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能力吗?
其实明朝越级提拔是需要严格考核的,小官之所以会破例,
可能只是因为那个除夕夜,朱元璋从小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位功成名就的老人,在看到和自己相似经历的年轻人时,可能会不由自主的伸出援手,因为他是在帮自己弥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