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只剩两位八旬老翁会做,技艺恐要失传
迪丽瓦拉
2025-07-25 15:33:04
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下五千年,无数古人探索世界留下了先进的发明。东晋的火药,唐朝的雕版印刷术,战国的指南针,西汉的造纸术,都是人们先进思想的结晶。

许多从古流传至今的工艺技术已然要面临着失传的境遇,通草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带给一个时代里的人们更多美丽的可能。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只剩两位八旬老翁会做,技艺恐要失传。

提到通草花,或许人们还对这个名字有一些陌生。市面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人工制作花,它们被运用于书签制作,手机壳制作,以及一些别的用途上,增加美观,使人们看了便想要购买。其实,人工制作花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明清时期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通草花就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人工制作花。

通草花起初所具备的是一种观赏价值,它一般会在在人们按照礼节的要求去互相赠送礼物时出现,收到通草花的人们,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平民,都会把通草花摆放在家中进行观赏。当通草花发展到北宋时期时,有一些女性会把通草花作为一种头发的装饰物使用,女性看了喜爱有佳,因为有了通草花便会增添许多的美貌,男性看了也是赏心悦目,因为会觉得女性更加惹人怜爱。

清朝时期,女性们对通草花的喜爱最盛,通草花已经发展成为了女性头饰的最流行物品。清朝皇宫里的那些妃嫔以及公主,宰相府里的掌上明珠,名门望族家的小姐,都非常喜欢通草花的头饰,就连丫鬟也非常喜爱这种饰品。

每一种饰品的盛行或衰落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民国时期,举国上下都共负家愁,根本无力也无心去追求一些以往闲时才会追求的美貌。所以那个时期的女性都是以简洁为主,就连胭脂水粉的涂抹频率也会降低,民间使用通草花作为头饰的女性越来越少,家境优越的那些女性也开始热衷于烫头,通草花更无用武之地。

但是,我国在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之后,通草花又一次在市面上盛行起来。它不但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它的品种也丰富了起来。通草花虽然看上去清丽雅致,并不复杂,但是它的品种足足能有几十种。有许多外国人觉得这种饰品可以体现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所以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购买和收藏。

通草花也不仅局限于头饰,而且还发展到了一些成幅的作品上,而那些大型的通草花作品常常能卖出2-5万美元的价格,可谓是极为惊人。但与此同时,很多通草花制作者慢慢在民间失去踪迹,能够找寻到的大师数量也很少。

关于通草花的作品,人们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菊花》和《琼花》两幅作品,他们的作者名叫戴春富,这里的通草花的呈现形式是盆景。这些大型作品,也引发了许多外国人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了英国。在战争过后,我们国家的很多固有文物被掠夺,但是这些民间技艺却还是存在着,英国人们还在一些大型媒体上最通草花进行报道,可见震撼之大。

二零零三年,我国通草花技艺大师戴春富还去往巴黎进行文化交流,这也是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一次成功案例,而且在工艺品展会上,各国友人也是一致好评。但是,通草花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它要涉及的环节和程序都非常的多。年轻人不像老一辈人能有着静下心来研究这种复杂技艺的精神,所以通草花也开始濒临失传。

要想成功做出通草花,所要满足的要求非常多。比如通草的吸水程度要刚刚好,控制得不合理则会发生通草碎掉或者变形的情况。大师也开始决定免费收徒进行这种技艺的传授,但想要来学习的年轻人非常的少,而且很多人并没有坚持下去就放弃了。

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年轻人们去学习这些快要失传的技艺,因为它们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一种先进文化的结晶,更代表着许多发明出它们的古人们的辛勤汗水。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之中一直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这些灿烂的发明能够一直不断的被传承。希望我们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失传,更好地走向明天。

参考资料:

《冬夜读书示子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保... 邓小平的健康长寿曾多次成为全球媒体热议的话题,许多国内外的报刊杂志也就此发表了大量文章。一家报社曾经...
原创 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政治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文化知识界尤其受到重创,许多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遭遇了巨大...
原创 郭... 在郭沫若的一生中,争议和批评几乎从未远离他。即便在他去世之后,这些声音依旧未曾消散。事实上,邓小平同...
原创 诸...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命运似乎陷入了深深的黑暗中,...
原创 他... 在湖南省西北边缘、武陵山区的核心地带,坐落着一个名叫龙山县的小县城,这是一个充满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的...
魂归秘境:欧洲冒险家的首次突袭... 公元1529年,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他的小分队到秘鲁寻觅黄金。三年前,他们的一次试探性进攻...
原创 蒋... 蒋介石在权力最盛时期,曾屠杀大量的共产党员,手段之残忍,令人震惊。当时的他,猖狂自大,浑然不觉自己的...
原创 有... 多了我也不推荐,我就推荐这本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 先科普一下作者何兆武先生。 何兆武,192...
原创 隋...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百姓纷纷举...
原创 蒋... 说起西安事变,凡是稍有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更是...
原创 1...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不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既能方便您随时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不同的参与体...
原创 红...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接收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并且可以随时...
原创 新... 1955年,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同时,她的丈夫甘泗淇也荣升为上将。这个时刻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标志...
原创 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诸葛孔明的历史地位提出质疑。在尊重“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前提下,我感到十...
原创 保... 1949年2月,解放军第63军187师的参谋长杨尚德带领一支团抵达西柏坡,准备执行一项极为机密的任务...
兴盛了700年的魏晋南北朝隋唐... 公元三国到隋唐这七百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朝代更迭频繁,帝王轮番上阵,然而真正长期占据权力顶层的,却不是...
中国考古“黑科技”助力乌兹别克... 联合考古队中方队员在现场工作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五铢铜钱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
原创 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蓝玉,这位曾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猛将,因一场谋反案件...
原创 民... 在上世纪的三十到五十年代,曾有一位风头一时无两的“大名人”,他的名气丝毫不逊色于今日的明星。他并非演...
原创 蒋... 1933年,宋庆龄公开指责蒋介石是“杀人犯”,引发了蒋的极大愤怒。这件事令他气愤异常,甚至激起了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