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唐太宗是昏君,魏征还敢犯颜直谏吗?
迪丽瓦拉
2025-07-25 16:02:43
0

唐太宗即位之初,决心治理官场贪贿流弊,于是让身边亲信故意行贿,以便发现受贿者;有一令史受绢一匹,太宗决定诛杀他。

尚书裴矩谏劝:“为吏受贿,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认为他说得有理,召集文武五品以上官员训诫曰:“裴矩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此事:“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影)也,表动则景(影)随矣。”

这段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君子与小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看君王是昏君还是明君。

遇到明君,小人可以转化为君子;遇到昏君,君子就可能转化为小人。裴矩在隋朝是佞臣小人,因为隋炀帝是昏君;但他到了唐朝变成了忠臣君子,因为唐太宗是明君。

无独有偶。南宋理宗皇帝赵昀好读书,礼部侍郎兼侍读程珌(bì)进读《三朝宝训》(记录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言语之书)时,理宗问:“《三朝宝训》云‘治世少而乱世多,君子少而小人多’,何也?”

程珌答:“治世所以少,乱世所以多者,正缘君子少而小人多也。盖君子初未尝少,圣君出而君子多;小人初未尝多,庸君出而小人多。”

宋理宗连连赞叹。程珌的认识与司马光的评价是完全一致的。

清明之世明君执政,必然重用君子治理国家,小人只有改弦更张才能得到重用,否则就将被淘汰甚至被杀头,所以君子就多了小人就少了。如汉文帝、汉景帝时“文景之治”,唐太宗时“贞观之治”,都没出多少小人,因为明君在上,小人不敢作恶,而君子则得到重用扬眉吐气。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七月某日,唐太宗赐宴群臣曰:“魏征每谏,我不从,他就不应话,何也?”

谏议大夫魏征对曰:“臣以为事不可,故谏;若陛下不从而臣应之,则事遂施行,故不敢应。”

太宗曰:“你可先应我,然后再谏奏,何必不应!”

魏征曰:“臣心知其非而口应陛下,乃面从也!”

太宗大笑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

魏征拜谢曰:“陛下开臣使言,故臣得尽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数犯颜色乎!”

这段君臣对话表明,是唐太宗的贤明,成就了魏征的美名,

如果太宗是昏君,魏征恐怕就不敢犯颜直谏了

有昏君就有乱世,而乱世则小人出。

这种现象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君王一昏到底的。如隋炀帝,即位之日就是昏君,做了十多年皇帝,身边只有小人,正人君子都遭毒害,他最后也是死于小人之手。

二是君王亦昏亦明的。如武则天,集贤明与昏聩于一身,为巩固自己的地位重用了很多小人,但她又深明治国之道,重用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等贤相良将,所以国家总体上是平稳发展的。

三是君王先明后昏的。如唐玄宗,前半生是明君,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造就了“开元盛世”;后半生迷恋杨贵妃就成了昏君,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小人蜂拥而出,导致“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走向衰败。

昏君出而小人随是一个规律,因为昏君需要小人谄媚,小人更需要昏君庇护,这就如同苍蝇逐臭,生性使然。

唐中宗昏聩,武则天之侄武三思就作威作福起来,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这四个朝廷大员,就见风使舵,成为武三思羽翼;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这五个小人,更是为虎作伥,时人谓之“五狗”。

宋真宗昏聩,丁谓、王钦若、刘承珪、陈彭年、林特这五个很有才能的高官,就变成了小人,时人谓之“五鬼”。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昏君大都迷恋声色犬马,讨厌读书理政,正人君子受大环境的影响,道行不深者难以独善其身,就谄媚邀宠蜕变成了小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当我们提及蒙古帝国以及成吉思汗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们的军事威力。确实,他们征服了广袤的欧...
原创 清... 清朝的疆域广袤,横跨千山万水,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为了有效治理这片辽阔的土地,清政府建立了完...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 古都今昔一眼千年,历史细节可感可触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施  芳...
原创 西...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各位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 邓通,西汉时期汉文...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 早期文明考古发现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美丽中国)...
南海沉船遗址:解码“海丝”文明... 新华社海口电(记者周慧敏 李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6号展厅“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
原创 梁... 在梁山的百八好汉之中,人物众多,各具特色。若论其中姓氏的排列,赵姓虽为名列前茅,却并未出现在最显赫的...
原创 朱... 提起明太祖朱元璋,许多人会觉得他冷酷无情,甚至认为他对那些与他一同建立帝国的功臣几乎没有宽容之心,最...
原创 李... 在观看古装电视剧时,我们常常会注意到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在古代,免死金牌的威力简直无与伦比。许多人...
原创 除...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这一评价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曾成功抗住了关羽和张飞两大顶...
原创 陈... 陈胜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枪打出头鸟”。 秦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第...
原创 杨... 引言: 唐朝的玄宗皇帝心中最宠爱的妃子便是美艳绝伦的杨贵妃。她不仅外貌出众,倾国倾城,还拥有着出色的...
原创 战... 霍去病在17岁时便勇敢地跨越广袤的漠北,率领着八百名精兵直抵匈奴的根基,展现出他在三军中无与伦比的英...
原创 关...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羽。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被尊称为“圣人”的人物,这其中有“文圣人”和“武圣人”,还有像...
原创 马... 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刘备的蜀汉集团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存在。从织席贩履的草根起步,到建立蜀汉政权,刘...
原创 为... 中朝关系曾经被誉为“血盟般的友谊”,然而近年来,朝鲜似乎在其国内外的行动与言辞中有意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原创 《... 在《藏海传》这场扑朔迷离的权谋斗争中,庄芦隐不知不觉地踏入了一个精心布下的局。看似完美的“藏海一箭五...
原创 徐... 提到徐达,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明朝建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在明朝成立后...
原创 杨...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句古话“虎父无犬子”,许多出色的武将都是来自家族体系,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开疆拓...
原创 他... 古人有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真是发人深省。我们不应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