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著名的五等爵是怎么来的?在商朝的外服制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迪丽瓦拉
2024-11-01 20:07:01
0

原标题:周朝著名的五等爵是怎么来的?在商朝的外服制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19)

西周初年,周公旦给弟弟卫康叔发了一份诏书,这就是《尚书·酒诰》,其中提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这里说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服”的本字是“”,在甲骨文、金文中像一个用手执持跪坐之人,代表屈服、降服的意思。所谓“内外服”,也就是在商都内外为商王承担不同的职事。相对来说,“内服”多是商王的亲属,而“外服”更多是服从的异邦。

因为商王与内外服关系存在亲疏,所以控制力度自然也存在强弱。商王对于内服的命令一般称为“令”“乎”,而对于外服的命令称为则成为“比”。“比”,甲金文中像两人并排,有并列的意思;而“令”则像是张口向跪坐之人发布命令。可见对于商王来说,内服更多从属关系,而外服则更具有平等性。当然,不管内服还是外服,本身都是半独立的族邑,不是领取商王俸禄的职官。所以,他们的族群也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服事商王与商王族。

在《酒诰》里,外服第一个就是“侯”。在甲骨文中,有称为“某侯”的,比如“仓侯”“攸侯”“杞侯”;还有称为“侯某”的,比如“侯豹”“侯光”“侯专”。“某侯”“侯某”的称呼差别不大,“某”往往是人、族、地三名合一。那么“侯”是什么意思呢?在甲骨文、金文中,“侯”字作“”,像箭矢集中于箭靶的样子,本义就是箭靶,古代也把箭靶称为“射侯”。晋人孔晁注《逸周书》提到“侯”为“为王斥候也”,斥候即侦察兵或者巡逻兵。

总体来说,“候”字应该来自“侯”字的分化,“侯”的箭靶之义也引申为军事长官,所以“侯服”实际上就是为商王承担军事巡逻职责。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指出甲骨文的“侯某”有18位、“某侯”有31位。“侯”在外服中地位举足轻重,商王武丁就曾派妇好“比”侯告去征伐夷方。后世“诸侯”一词,实际上也来源于商代外服的“侯”,“诸侯”就是“诸多个侯”的意思”,周代有许多“侯”,本义就是周王分封的军事长官。

再说“甸服”。金文的“甸”从“人”“田”,象征人在田里劳作,甲骨文无“甸”有“田”,田就是田地的意思。在甲骨文中有各种“田某”,比如“田武”“田黄”“田龙”等。孔晁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可见田服就是为商王提供粮食,武丁曾经派妇妌黍“萑”,就是让妇妌去“田萑”这个地方指导农业生产;也有的田服反叛,曾被商王征伐。《左传》说晋国是“甸服”,曹国是“伯甸”,其中都有甸服的影子。

接下来就是“男服”。甲骨文、金文的“男”从“田”“力”,象征用耒耜耕田。又与“任”通假,所以甲骨文有“某男”,比如雀男;也有“某任”,比如“戈任”。孔晁注:“男,任也,任王事。”可见男服应该是为商王从事某种职事。男服对商国也是时叛时服,有时候还进攻商国,有时候被商王捉拿。《左传》说郑国是“伯男”,这有男服的影子。我们注意到周代五等爵有“侯”“男”,而商代外服也有“侯”“男”,其中又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五等爵的问题先按下不表,说“卫服”。“卫(衛)”,甲骨文从“行”“口”个二“止”,“止”是“趾”的初文,象征拱卫的意思。甲骨文有“某卫”,比如“寻卫”。孔晁注:“卫,为王捍卫也。”那么,卫服就是为商王从事保卫的职事。可见,卫与侯一样,主要承担的也是军事职能。周代有卫国,西周初封于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得名可能据与附近曾经存在的卫服有关。

接着是“邦伯”。“邦”在甲骨文从“丰”从“田”,象征种树于田界以为疆界,本义就是国。“伯”在甲骨文作“白”,象大拇指的样子,引申为兄弟最长者,并可以指掌权之一哥。甲骨文有“执三邦白于父丁”,说的是一次俘虏三个邦伯祭祀父丁;又说“多白正盂方白炎”,意思是多个方国首领征伐盂方首领伯炎。可见,伯或邦伯更多是方国首领的称呼,与商王国大体处于平等的邦国,不宜列为外服,更多是并列关系。

除了《酒诰》中的侯、甸、男、卫外,卢中阳先生在《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中,还指出存在“犬服”和“牧服”。甲骨文、金文的“犬”像狗侧面形,“牧”像手持鞭子放牛之形。“犬服”称为“犬某”或“某犬”,如“犬中”“盂犬”等;“牧服”称为“某牧”,如“苋”牧等。“犬服”主要为商王承担田猎职能,“牧服”主要为商王承担畜牧职能。这两种外服在《酒诰》没有了记录,在周代都没有了痕迹。

从甲骨文的侯、甸、男、卫、犬、牧等外服来看,主要在于职责的不同,但分工却未必很明确,而且似乎没有形成一定的等级制度。当然,他们的职责也并非是全职。

1955年,徐中舒先生在《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中,指出商朝外服即指定服役制。1999年,赵世超先生在《指定服役制度略述》中,将指定服役制度上升到制度史研究层面。这个概念是借鉴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提出的,在古代,西南不少村寨世代为土司家族承担各种服役,分为侍从劳役、家务劳役、卑贱劳役、农业性劳役、工商劳役等,以致某些村寨至今被称为马夫寨、伙夫寨、送柴村、洗菜庄等,但这不代表他们家族专业从事此项工作。

将指定服役制度用于商周早期国家,系徐中舒先生一派的远见卓识,对于重构商周早期国家剥削方式大有裨益,以后我们还会详细提到。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军阀混战的场景频频上演,倒戈叛变的情节屡见不鲜。然而,在1924年到1925年...
原创 靠... #历史开讲# 犹太人,欧罗巴人种,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展览现场。 《山海经》。 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 ...
原创 以... 蚂蚁庄园2024年9月20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以下哪件文物有“天下第一剑”之称?越王勾践...
南大“雪域寻音”团队 开展进藏... 今年7—8月,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师生组成的“雪域寻音”实践团队前往四川、重庆、陕西、贵州、浙江等...
原创 慈... 引言 清朝末年,在慈禧太后的一手操纵下,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早已摇摇欲坠。当时,老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原创 “... 公元1399年,大明帝国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由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变,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在这...
云南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首次“... 彝文、东巴文、方块瑶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种类丰富却鲜有人知,如今,随着云南古籍数字化提速,公众...
原创 从... 19藩属国、1316万平方公里领土,清朝是怎样走上巅峰,完成扩张的?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
原创 满... 生活在各个朝代的公主们,虽然都是皇帝的女儿,皇宫中的金枝玉叶,但是她们所处的环境和遭遇却是完全不同。...
又一史料文献公开!侵华日军七三... 在“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日本学者松野诚也联合发布了...
原创 为...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达的战争,在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发动以后,一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卷入...
原创 非... 文l张飞 编辑l张飞 前言 让我们从这样一个事实开始: 这个无处不在的短语几乎只适用于非洲:“前殖民...
原创 为... 每每提及我国的淡水资源都会让广大网民想起并叹息的名字一一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网友频频...
原创 原...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上元节。在唐朝,上元节是全国百姓的国庆节,更是情侣们浪漫相...
原创 “... “九锡”是我国古代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礼遇,而且是臣子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礼遇,《公羊传》中记载“诸侯...
“中华第一塔”有多高? 揭秘“... 永宁寺塔作为北魏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
原创 他... 导语:他立过10次一等功,有56枚勋章,太爱闯祸只当了粮站站长 中国的历史发展上,有过许许多多的英雄...
原创 苏...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1878年8月27日—1928年4月25日,波罗的海德意志族人, 沙俄...
原创 清... 《偈颂一百零四首》曾言:“家丑岂容外泄,刚被儿孙告讦。”古往今来,我国便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说法,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