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少将齐钉根,为啥有肉不吃,要偏偏啃鸡头鸡爪?
迪丽瓦拉
2025-05-30 10:32:34
0

原标题:有人问少将齐钉根,为啥有肉不吃,要偏偏啃鸡头鸡爪?

齐钉根,这位后来在战场上声名显赫的将军,最初的故事却是从简朴而悲情的背景开始的。

出生于江西进贤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齐钉根的童年并不算幸福。他的父亲齐福禄是个酿酒的小业主,一家虽不富裕,但也算过得去。

不幸的是,家庭的和谐并未持续太久。

齐福禄因长年外出劳作,家中留下年轻的妻子独自面对孤独和诱惑,最终,她选择了与一名轻浮子私奔,抛弃了年幼的齐钉根和垂死的丈夫。

年仅几岁的齐钉根被迫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背叛,这些经历无疑塑造了他后来的性格:倔强、坚韧、不易屈服于命运。

失去母爱和父爱的他,被送往几百里外的江西黎川县龙安镇,成为一名木工学徒。

在那里,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孤独,却也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

青年时期的齐钉根因饱受贫穷的折磨,最终选择了加入红军。

对他来说,这既是逃离现实的一种方式,也是对未来可能的一线希望。

他曾被问及为何要参军,他的回答简单而直接:“讨碗饭吃。”

他的话中虽然没有充满英雄气概的宣言,但却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无奈和生存的现实。

尽管入伍的初衷可能并非高尚,但军旅生活却激发了齐钉根潜在的领导能力和战斗精神。

在苛刻的环境中,他不仅学会了如何生存,更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胜利的机会。

这些经历,逐渐将一个孤独的木工学徒锻造成了一名无畏的战士,为他日后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奠定了基础。

齐钉根的军旅生涯,充斥着硝烟和勇气的记忆。他的英勇事迹在战友们的口中流传,成为激励士兵的传奇故事。

一次次的战斗中,齐钉根不仅展现了超凡的勇气,更显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果断和智慧。

在长征的艰难历程中,齐钉根将军的英勇事迹铸就了他的传奇。

1935年,红军过草地的行动是一次充满危险和挑战的军事行动。在这一次行动中,齐钉根将军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和坚毅,而且也留下了身体上的永久记忆。

长征中的草地,一个看似平静但实际充满敌军伏击的危险区域。这里没有遮蔽物,每一个移动都可能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中。

在这种极端危险的环境下,齐钉根将军带领着他的部队,负责掩护主力通过这片高危区域。

天色昏暗,视线不清,前方的每一步都可能是生与死的边缘。

战斗开始时,敌军突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子弹如同倾盆大雨般向他们倾泻而来。

在一次激烈的交火中,齐钉根将军的脸部遭受了重创。一颗子弹从他的左腮侧面进入,穿过脸颊,从另一侧出来,紧接着又有一颗子弹从他的鼻梁左侧穿入,从右侧出来。

这连续的伤害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四个呈直线排列的弹洞,血流如注,情况危急。

尽管伤势严重,齐钉根将军并未退缩。他坚定地命令部队继续前进,自己也强忍着痛苦,指挥战斗。他的勇敢激励着士兵们克服恐惧,以无比的决心和勇气面对接踵而至的敌人。

在随后的行动中,齐钉根将军的头顶也遭受了重创。

一颗敌弹直击他的头顶中央,留下了一条长20厘米、深1厘米的槽形疤痕。

这是一次几乎致命的攻击,但他奇迹般地生还,继续指挥部队。

这种几近于死亡的经历,不仅证明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也让他在士兵心中的威望更加深厚。

在战争的硝烟散去后,齐钉根将军倒在了病魔的侵袭之下。

高烧不退的他,被医院的医护人员视作无望的病患,单独安置在一处偏僻的窑洞中,他们每隔一天才会派人前来探查一次,确认他是否还有生命迹象。

然而,就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齐钉根将军奇迹般地苏醒了。

他的意识从混沌中逐渐清晰,他感到了生命的呼唤,于是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呼喊:“有人吗?”

声音在窑洞内回荡,恰好一名年轻的卫生员路过,听到了这微弱却坚定的呼唤。

卫生员匆匆走进窑洞,看到了躺在简陋床铺上的齐钉根将军,他的脸上布满了汗珠,嘴唇干裂,但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将军,您醒了!”卫生员惊喜地说道,他迅速上前检查将军的体温和脉搏。

齐钉根将军微微点头,声音沙哑:“给我水,还有,告诉我,我的部队怎么样了?”

卫生员一边给将军喂水,一边简要地汇报了部队的情况。

听到部队安然无恙,齐钉根将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宽慰的笑容。

在另一场战役中,齐钉根将军连续五夜未眠,指挥着部队与敌人激战。战事结束后,他疲惫至极,倒头便睡。

司务长见状,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希望他能好好补充体力。

司务长小心翼翼地将饭菜端至床前,却发现将军已经鼾声如雷。他不忍心打扰将军的休息,但又担心将军饿着,于是轻声呼唤:“团长,吃饭吧!”

然而,连续的呼唤声最终还是吵醒了齐钉根将军。他怒气冲冲地一跃而起,一脚将托盆踢翻,饭菜洒了一地。

司务长见状,心中一惊,连忙退了出去。

1943年深秋,我军攻克了敌伪孙良诚的首脑机关——八大处所在地八公桥据点。

曾思玉将军随八团同行,而齐钉根当时正是八团的团长。

在攻克据点后,部队抵达了王郭庄。

曾思玉命令齐钉根组织部队挖掘交通壕,准备拂晓时分对王郭庄据点发起攻击。

然而,天亮时分,曾思玉发现交通壕并没有挖到预定的位置,于是他召来齐钉根询问原因。

面对曾思玉的质问,齐钉根将军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他大声回应道:“没挖到头怎么了?我保证把据点拿下来!”说完,他拔出手枪,挥舞着军刀,大步流星地向前沿阵地走去。

在前沿,齐钉根将军亲自率领一支敢死队,对王郭庄据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连续强攻三次,每一次都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最终,他们成功攻克了王郭庄据点,全歼了守敌两个连。

曾思玉将军言,齐钉根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摸就跳。

曾思玉将军对齐钉根的评价,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位铁血团长的刚烈性格。

1943年的深秋,中国北方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但战士们的心中却燃烧着战斗的火焰。

在攻克了八公桥据点之后,曾思玉将军与齐钉根所在的八团共同前行,他们的目标是下一个战略要地——王郭庄。

夜幕降临,部队抵达了王郭庄外围。

曾思玉将军下达了命令,要求齐钉根组织部队挖掘交通壕,为拂晓时分的攻击做准备。

夜色中,士兵们挥动着铲子,挖掘着泥土,尽管疲惫,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这关乎着战斗的胜败。

然而,天亮时分,曾思玉将军来到前沿视察,发现交通壕并没有按照预定计划挖到头。他立即召见了齐钉根,询问原因。

面对曾思玉的质疑,齐钉根的怒火如同被点燃的炸药,瞬间爆发。

“没挖到头怎么了?我保证把据点拿下来!”齐钉根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曾思玉将军看着眼前这位激动的团长,心中虽有不满,但也被他的决绝和勇气所打动。他知道,齐钉根是那种一旦下定决心,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的人。

齐钉根没有再多言,他拔出腰间的手枪,挥舞着手中的军刀,大步流星地向前沿阵地走去。他的身后,一群精挑细选的“敢死队”成员紧随其后,他们的眼神中同样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攻击开始了,齐钉根率领着敢死队,如同猛虎下山,一次又一次地向王郭庄据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每一次攻击都如同狂风暴雨,让守敌防不胜防。

经过三次激烈的强攻,他们终于攻克了据点,全歼了守敌两个连。

战斗结束后,齐钉根站在据点的废墟上,他的身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他的英勇表现,再次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信任,他的名字也因这场战斗而被载入了军史。

曾思玉将军看着眼前的齐钉根,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位团长虽然性格火爆,但他的勇敢和决断,却是战场上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打仗勇猛以外,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齐钉根也是脾气火爆,口直心快。

齐钉根将军的火爆脾气在战场上是出了名的,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份直率和果敢同样为他赢得了一段美满的姻缘。

陈语,一个温婉而含蓄的女性,与齐钉根的相遇,似乎注定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

两人的相识是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齐钉根一眼就注意到了陈语的温婉和知性。

在那个时代,恋爱往往含蓄而缓慢,但齐钉根不同,他的直率和军人的决断让他在第三次见面时就直接向陈语求婚。

“你看我怎么样?愿不愿意嫁给我?”齐钉根的话语简单直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诚意和决心。

陈语被这突如其来的求婚弄得措手不及,她的脸颊泛起了红晕,心中虽然对这位英勇的将军抱有好感,但按照当时的风俗,她还是觉得需要时间来考虑。

然而,齐钉根的军人本色让他没有耐心等待。他看着陈语犹豫不决的样子,心中焦急,不由得提高了声音:“行就行,不行就算了,你痛快一点!”

陈语的头更低了,她的内心在挣扎,一方面是对传统礼教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眼前这位男子的倾慕。

齐钉根见状,一拍桌子,坚定地说:“今天你不表态,就别走了!”

这一声,如同战场上的号令,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陈语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坚定而真诚的将军,她的内心终于做出了决定。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轻声说:“我愿意。”

齐钉根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上前握住陈语的手,眼中充满了温柔和感激。从那一刻起,两颗心紧紧相连,开始了他们共同的人生旅程。

陈语的选择,不仅仅是对齐钉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他那种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精神的赞赏。她知道,这位将军虽然脾气火爆,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家国的忠诚和对爱情的执着。

两人的婚礼简单而庄重,没有繁文缛节,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婚后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战争的阴影,但他们的爱情却始终如一,彼此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齐钉根将军不仅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在生活中同样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技艺和胆识。

新中国成立以后,齐钉根将军也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也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宰鸡、吃鸡。

每当家中有宰鸡的需求时,齐钉根总是亲自动手。他手持一根小竹竿,穿梭在满园子的鸡群中,点到为止,每一只被他选中的鸡,都似乎明白了自己的命运,不再挣扎。

齐钉根的手法迅速而精准,一刀下去,鸡便不再动弹。

宰杀之后,齐钉根处理鸡的手法同样令人赞叹。

煺毛、剖膛、清洗内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只需五分钟。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军人的干练和利落,让人不得不佩服。

齐钉根将军尤其喜爱鸡头和鸡爪,有一次有人问他,为啥有肉不吃,要偏偏啃这些难啃的?

齐将军直言:“我这个人没有别的爱好,就爱硬碰硬。”

说完,问者和齐将军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齐钉根将军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军人的荣耀。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牧:驱匈奴千里,抗暴秦5年,...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十分特殊的一个时期,在走向封建社会的前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现象,他不仅是思想...
原创 揭... 程咬金的来孙辈,这一代由于上一代的程昌胤的联姻,为家族打下了基础,从而又和三个名门望族联姻。 根据史...
原创 魏... 魏延在演义中被黑的很惨,连长相都能拿来黑(脑后有反骨)。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权,魏延一向和杨仪不和,因担...
原创 明... 说起明朝皇帝朱棣很多人都诟病他抢夺了其侄子朱允炆的江山,虽说史实就是如此,可朱棣登上九五之位之后对明...
日照史前考古90周年暨东夷文化... 中新网日照11月2日电 (梁犇 宋洪飞)日照史前考古90周年暨东夷文化研究成果交流系列活动11月2日...
原创 曹... 原创 公元239年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魏明帝曹睿去世,太子齐王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
原创 《... 作者:安锦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建立蜀汉之前册封了五位功勋卓越的武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
原创 陆... 前言 1939年,在山东省泰西地区陆房一带,八路军的三千名战士和日伪军八千人的部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
原创 在... 作为世界上传承时间最久的文明,对中国文化做出突出贡献者,历朝历代数不胜数,但如果要说谁对中国数千年的...
原创 清... 1894年,大清的藩属国朝鲜王国,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急忙向宗主国清朝求救;而与此同时,在朝鲜王国...
原创 《... 通俗易懂说历史 洞察人性阴暗,洞悉人心不堪 人生如战场,办公室斗争必读 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 ...
原创 荆... 很多网友都对荆州被东吴偷袭,关羽身死心有遗憾,所以提出了很多问题假设,其中一个假设,小编觉得挺有意思...
原创 诗... 关于诗仙李白与杨贵妃之间的情感纠纷,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之间存在过超越君臣关系的情感,但这...
原创 毛... “他可是个好配角”。 1955年的授勋仪式前夕,毛主席接过拟授元帅名单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人是...
原创 诗... 今天谈的这位济南学霸是明朝人,名叫谷继宗。大家可能不清楚他是谁,但趵突泉观澜亭、泉城路按察司街,都和...
贵州龙门酒镇酒,1956年原国... 贵州二茅台 1929年,酒厂渊源 周氏族人周秉衡在茅台镇创办茅台前身三大烧坊之一的衡昌烧坊,并创立《...
原创 6... 苏联自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持续了时间极长,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前还是...
原创 山...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山东省一个村...
郑庄公唯唯称谢,及返国之日,向... 郑庄公唯唯称谢,及返国之日,向世子姬忽言之 自周郑相互交换人质以后,郑庄公留在周都辅政,天下相安无...
原创 功... 韩信、彭越、韩王信、英布、陈豨、卢绾都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开国功臣,但却都没能享受胜利果实——他们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