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勇猛胜过吕布,忠义赛过关羽,握有三国第一军团却获凄惨结局
迪丽瓦拉
2025-07-26 01:32:29
0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三十一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上一讲的陈老师趣说三国中,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了一下当年吕布来降时,一贯惜才的曹操为何一反常态,不但不用他还要执意杀了他。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其实大家都明白,凡是吕布投过的君主,最后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曹操本身就是一个多疑的主,看到吕布这样乖乖的投降,心里怎么会不起怀疑?最后抱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信念,将吕布给处决了。

有读者问,吕布要不是战败后投的降,而是主动投降的话,会不会死呢?陈老师想说的是,第一,以吕布当时的地位和能力,他不可能会主动去投降,吕布这个人心气极高,你要他好端端的去投降,几乎不可能。只有把他逼到绝境的时候,他才想着先去保住性命,然后再另作考虑。

在吕布统一三国的征途上,其实遇到过不少能人谋士,也不知道他给这些人施了什么法术,个个能力非凡又忠诚如一,向之前陈老师给大家介绍过的陈宫,曹操曾三番五次想要挖他,他却宁死也没想过背叛吕布。其实不止是陈宫,吕布手下还有一位能人也让曹操十分钟意,甚至在后世评说中,更是将他比作曹操统一全国的最后一块拼图,那么他是谁呢?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二者相辅相成。三国之中,群星璀璨,可是,最终获得成功,流芳千古的人却是其中少数,那是因为,乱世给了人们成为英雄的机会,而只有抓住机会的人,才能成为英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没有坚持到成功的优秀将领--高顺。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历史有记载,高顺为人清正严肃,所统帅的部队军纪严整,虽然仅七百余人,但铠甲兵器完备,精锐非常人所能匹敌,号称陷阵营。高顺每每率领这支部队为吕布的先锋冲击敌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这支部队才有“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可怕美誉。

这样厉害的高顺,最后却没有能够得到吕布的重用,在吕布命丧白门楼时,高顺一言不发,拒不投降,跟随吕布而去。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吕布没有重用这员不可多得的将才,曹操也没有像对待张辽那样对待高顺呢?

我们先说说吕布如何对待高顺的。毫无疑问,吕布十分赏识高顺的才能,当初吕布手下将领郝萌叛乱,率兵攻打吕布所在的下邳城,吕布在不知道是谁造反的情况下,带着家眷就逃往高顺的营寨,这就是吕布对高顺的信任,对其能力的认可。

然而叛乱被高顺平定后,吕布对高顺没有多少赞誉和赏赐,反倒是对郝萌手下的拨乱反正的曹性赞赏不已,曹性虽然及时站队,但是其战功肯定比不上浴血奋战的高顺,只是因为曹性奉承了吕布几句“神勇不可挡”,吕布就高兴的升了他的官。

吕布的识人不明是高顺没落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就是高顺自己的愚忠。高顺常常规劝吕布:“凡是家破亡国的人,不是因为没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用啊,将军做事情,不肯慎重考虑,时常出现失误,说话做事总是有差错。

失误的事情难道可以一再发生吗?”这样耿直的谏言,放在明主耳边,是没有问题了,可是,问题是,吕布并不是这样的明主,只喜欢听好话的他虽然知道高顺对自己忠心,但是十分讨厌高顺总是在自己娱乐的时候说些扫兴的话。

碰巧,吕布因为郝萌的造反,觉得自己应该将兵权交给那些自己的亲戚,于是,就夺了高顺执掌陷阵营的兵权,交给了有外内之亲的魏续,只有在战争发生的时候,吕布才会把兵权交给能打仗的高顺,而高顺对于这一切,竟然一丝怨言恨意都没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高顺也是因为自己的愚忠,而害了自己。

吕布反叛曹操控制的朝廷,依附于袁术,还将自己的盟友刘备驱逐,令其投靠了曹操。曹操于是亲自东征吕布,吕布连战连败后退守下邳。可笑的是,就是这样危机的时候,吕布还轻信妻子的一番“将军出城后,高顺说不定会和留守的陈宫密谋叛变,致使将军出城后进不了城啊。”,就这样,吕布错过了最后一次良机,最终失败。可笑的是,高顺陈宫没有叛变,叛变的反而是吕布信任的魏续等人,这着实是一种讽刺。

曹操为何又杀了高顺呢?一方面,高顺在曹操面前,默然不语,只是拒绝投降,一心求死的模样,这让曹操对其肃然起敬,曹操便不再坚持让高顺投降,只是成全了他的忠义;另一方面,曹操也知道高顺虽然领兵之能出众,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相对于张辽而说,高顺只知道愚昧地忠于吕布,曹操不得不担心,如果自己想对张辽那样亲自解开束缚住他的绳子,高顺会不会为了给吕布报仇,当场发难,对他不利,又或者,高顺会投靠他曹操的敌人。有了这样的担忧,曹操杀高顺的心也就定下来了,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不能得到,于是,曹操最终杀了高顺。

高顺虽然有过人之才,其忠义也令我们敬佩,可是,就如同司马光对其的评论,高顺愚忠反复无常,强暴无谋,败亡早就是定然的吕布,这就是高顺其人和其他成功的英雄的区别,从这里来看,孰优孰劣就很明显了。

好了,陈老师的三国课堂今天就说到这里了,喜欢三国的读者朋友们可以点一下订阅,陈老师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最新的三国趣谈,感谢你们的观看,祝愿读者们能有愉快的一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没...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立志出乡关”,离家时留诗告诉自己的父亲,称“学不成名誓不还”,更提到了“...
原创 河... 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历史和文化,见证了众多朝代的兴衰。其中,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原创 英... 1834年,英国政府认为中国清政府软弱不堪,无力抵抗他们的侵略,因此决定将舟山群岛作为他们的目标。 ...
原创 古... 前言: 说起虎符,我相信大家一定都非常的了解,他是古代将军调兵用的信物,一般来说,虎符都是成对出现的...
原创 此... 1946年8月9日上午8时,斯大林在列宁格勒大理石厅会见文艺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非常尴尬的...
山西考古成果实证我国5000多... 本报太原12月25日讯(记者 王媛)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原创 老... 1926年底,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从上海来到武汉,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留下了他生活和工...
原创 隋... 标题:隋末名将杨义臣:忠勇与悲剧的交织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城头变换大王旗。在这片混沌的...
原创 熊... 熊廷弼虽然三次赴辽东就职,但各种原因导致任期都不长,再加上和朝廷以及同僚的矛盾冲突,让他很多精力和时...
原创 淮...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 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
原创 西... 前言 “渣男”并不是某个时代的专属名词,纵观华夏历史,各个朝代都会出现不同的“渣男”。 西汉时期,有...
原创 谭... “一个一辈子讲真话的人”,这是许多人对黄克诚的评价。这位新中国的传奇大将,因说真话“九上九下”而不悔...
原创 关... 关羽被曹操俘虏后,曹操放了他,关羽接着去寻找刘备,为了报答刘备的兄弟情,历经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
原创 百... 大家好,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百团大战。或许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段历史听起来...
3700余展品讲述“合院之城” 昨天,《合院之城——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幕,展厅里复原了一座老北京民居院落。 本...
原创 红... “跟上!不要掉队,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 1936年8月3日,中央军委向全体指战员宣传了三大方面军即...
一件竹笥实证巴人生活场景 展品《战国竹笥》 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一件天然的竹制品可以留存2200年的时光吗...
原创 许... 对于许世友,陈赓一直是相信的。而对于陈赓,许世友也始终是敬重的。 因此,在许世友被捉后,陈赓无法相信...
原创 沙... 外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活动范围,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记载,商朝灭夏后,夏朝遗族进入漠北草原...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农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