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像太公,商鞅,张仪等这种经天纬地的大神人物我认为是不存在的(理由在后文,原因是历史错觉与人才角度),这些传奇人物出现的基础是来自于整个社会的大变局,这种社会的大变局,并不是说一定要是战乱或者混乱时期,而是对于一个社会的建设处于前期崩塌和后期重建以及政治上的巨大转变而导致的。当下的社会,它的变化虽然也很丰富,而且也很巨大,也可以称得上是时代性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足以是一种颠覆性的政治和社会变局。
其实我们谈及历史,很多人都在说中国历史2000多年治乱循环,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这恰恰是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所说的话,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帝王,他在位时期的社会变化都很大,也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变化,才导致一个帝王所掌控的这个封建国家不断出现问题,并且问题不断扩大,越来越无法解决,才导致整个王朝的崩溃,如果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个线性的相关关系,都是一成不变的循环,未免你也太瞧不起自己文明发展的前进性了。
在人类过去的历史书上,一个人名字能够成为历史书中的一部分,或者是被记载的话,都是能够直接证明这个人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你是一个普通民众,你根本连被记载下来的资格都没有,那么每一个时代的精英,为什么在我们看来会做出很多蠢事儿?傻事儿呢?难道你真的认为这些精英足够傻?那个时代的白痴很多,我们现在一打眼就能看出来的问题,他们不知道吗?
我们总在说妄自菲薄,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谈及历史的时候,都是狂妄自大的,总认为自己比古人聪明,总认为古代也就农业生产那点事儿,有什么搞不明白的,总觉得古代一谈改革,一谈时代的变化,就总觉得很简单,实际根本不是那个样子的
即便是在古代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也有一大堆的社会问题等待一个封建王朝去解决,有的解决好了实现了中兴,没有解决好就步入王朝末世,但是很多社会问题并不会单纯的因为王朝的变化而直接消失的,最终还是要等一个时代性的人才去确定一个全新的模式和政治范式。我所说的当下不存在,诸如诸葛亮,刘伯温这样的人才。
是因为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颠覆性的力量,而只有保守力量维护这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的大局,所以这些人才更多的是从稳定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很多有极为建设性的意见想法,但同时可能对社会的局部稳定造成影响的那种点子是不会被发现,也不会被采纳,甚至他们也不会被提出来的,所以和平年代是没有这种大才的舞台的,而如果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和政治体系之下,知识分子有才之士出很多关于社会上敏感问题的一些点子想法和改革建议的时候。
他们不会顾及这个社会的稳定与否,因为他们的时代本身就是不稳定的,他们所要想出的一系列办法就是直接能够解决社会问题不顾成本代价,并且程度越深越好,时间越短越好,在千百年后,他们的这些点子,他们的这些想法就会被脸谱化,就会觉得这些人是经天纬地之才。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句话,人才在哪一个时代都有,但是不同时代的人才,他们的思考角度和限制,他们的一种社会政治环境是不同的,所以以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我们概念当中的只有大争之世才有人才和平盛世没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