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差半点都不行。自古能够成就帝王基业的不仅依靠能力与才干。更需要运气和人气。也许这就是天命所归帝王之气吧。行百里而半九十。差一点就成为大一统王朝皇帝的应该是两个人。一个黄巢,一个李自成。二人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都是流动作战。转战南北,都曾登基为帝。随后就速败而亡。其兴也勃。其败也速。
先说黄巢。黄巢生于公元820年。盐商家庭出身,家境比较殷实,这一点比李自成强。多少有些文化。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公元875年,黄巢与兄侄八人参加王仙芝农民起义。战功赫赫。在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之后,众人公推其为主,黄巢号自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历经两年运动战。于公元880年。攻克长安,随即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定国号“齐”,改年号金统,黄巢对唐朝宗室室和百官杀戮殆尽。没有对逃亡四川的唐僖宗进行追击。唐军主要将领和军阀李克用、王重荣开始全面追击围剿黄巢。又加上朱温投靠唐僖宗。在多方的攻击之下,公元884年,黄巢败死狼虎谷。时年64岁。
再说李自成。李自成生于公元1606年。驿卒出身(相当于邮递员)。公元1629年参加高迎祥农民起义。有胆略。善骑射。勇猛有识略。与黄巢一样,在原先首领战死以后,李自成继称闯王。虽然数次被明君军围剿失败。一度只有十八骑,但百折不回。屡败屡战。终于在公元1643年称新顺王,歼灭大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就此崇祯彻底丧失了对李自成的优势,已经无法围剿李自成了。在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随即攻克北京,登基为帝,但当年四月,满清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全面溃败,退出北京,被一路追杀。公元1645年。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时年39岁。
黄巢和李自成简直太像了,几乎一模一样的。二人都是从二把手因为资历和能力而被公推为首领的,一旦他们成为头领,起义军就发生质的转变。有了‘’政治纲领‘’。再就是都是流动作战。没有稳固的后方。这样就造成胜负就在转瞬之间。没有建立自己利益集团和体系。最关键就是成事当皇帝以后,没有完成身份的转变。对于前朝权贵士绅采取残酷手段。没有采取分化和区别对待,彻底失去了地主阶级的支持。这是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