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西两汉之十大顶级谋士权威排行榜:西汉四人上榜,东汉六人上榜
迪丽瓦拉
2025-07-26 21:03:25
0

东西两汉,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协助主人打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智慧难较高下,结局却迥然不同,有的英年早逝,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归隐山林,令人深思,更令人怀念。让我们本着尊敬和欣赏的态度排出十大谋士吧。

第十名:蒯通

范阳辩士蒯通,一直效力韩信账下,后来因为韩信不听劝,不肯造反,蒯通预测到韩信的结局,不辞而去。蒯通是很有远见的谋士,他是最早规韩信自立为王,分一杯羹的人物,可惜韩信一直感念汉王的知遇之恩,不肯听从蒯通建议,最后被吕后、萧何密谋设计诱杀于钟室。韩信临死前的一番话:“悔不听蒯通之言,致有此祸。”就是对蒯通最大的肯定。

第九名:范增

范增这老头子一直是我偏爱的谋士,他有点像寇准,总是据理力争,无奈项羽不容,最后告老还乡,令人扼腕叹息。有人过分吹捧“汉初三杰”,那是不妥当的,谋士不在于多,重要的是主子能否接纳,如果主子是傻逼,诸葛亮也只能闭嘴。项羽当然不是傻逼,但也过于刚愎自用,他是个极度迷恋武力的强者,刘邦武力很弱,自然难入项羽法眼。如果项羽肯听范增,早在鸿门宴上直接一戟刺死,需要劳师动众吗?还需要后面的大决战吗?当然,范增作为谋士,也有不智的地方,那就是进谏的方式太过简单粗暴,有时候说话要婉转一点,反而能让人接受,这方面可能没有张良那么高明吧,暂列第九位。

第八名:荀攸

荀攸一直是曹操的军师,军事行动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出山以来,辅佐曹操,算无遗策。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与其叔叔荀彧齐名,不同的是荀彧是后勤主管,荀攸则负责战前谋划。荀攸在前期是个很闪耀的谋士,但到了后期光芒有所收敛,可能跟他看到荀彧的结局不无关系吧。

第七名:荀彧

荀彧与荀攸不同,他的特长是后勤内务的处理,而行军谋划非其专长,这一点他和诸葛亮是有几分相似的,荀彧和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差不多,都是主管后勤工作的,不是前线的谋士,但是也能统筹规划,总揽大局,为曹操大军的出征解决粮草辎重等补给问题,解除后顾之忧。荀彧的贡献不光体现在内务政治上,还在与他为曹魏集团源源不断得补充了人才,充实了人才库,曹操的谋士刘晔、郭嘉、戏志才等人,都是荀彧举荐的。荀彧的结局不好,是因为他不愿意看到曹操称帝,最后被曹操赐剑,死于狱中。

第六名:贾诩

贾诩是明哲保身的代表,因为他深知不是曹魏旧臣,却智谋深沉,容易引人猜忌,所以低调做人,就连女儿嫁人,也不嫁高干子弟。贾诩是有名的毒士,他的计策狠毒,比如离间韩遂与马超的关系,真是奸到入骨,自出山辅佐张绣以来,算无遗策,甚至有人把三国之乱的源头都归咎于贾诩,并美其名曰:文和乱武。赤壁之战前夕,贾诩规劝曹操以安抚百姓为主,不要贸然进兵,可惜当时已经志得意满的曹操已经听不进去了,即便郭嘉健在,也未必能阻止曹操进兵,何况他人乎?

第五名: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中后期出现的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最令我佩服的不是他最后夺取了曹魏政权,而是他对诸葛亮的饮食起居都了如指掌,这是他最令人恐惧的地方。诸葛亮的使节曾经送信给他,他居然问起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当他知道诸葛亮凡事巨细不遗,都要一一过目的时候,而他的食量却是越来越少时,司马懿笑了,笑地很猥琐,并发出一句来自肺腑的感慨:诸葛亮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一个人“知己知彼”到这般田地,难道不令人感到害怕吗?除此之外,他的厚颜无耻也是诸葛亮望尘莫及的,他明知诸葛亮要诱他出去迎战,他为了坚守不出,居然把诸葛亮送的用来羞辱他的女人衣服穿在身上,还在将士们面前炫耀道:“你们看,这是诸葛亮为我定制的衣服,还正合身呢。”将士们听了,哭笑不得。司马懿是诸葛亮军事生涯中碰到的第一个难缠的对手,比周瑜可怕,甚至不亚于曹操。理应入榜。

第四名:陈平

陈平夺嫂,臭名远扬,但是他的能力和才华,却令人刮目相看,此人在辅助刘邦平定天下的战役中,屡献奇策,不输张良。后来张良隐退,陈平留下做官,一直做到相国的位置,后来在平定诸吕之乱中,又是居功至伟。理应入榜,暂列第四。

第三名: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郭嘉的厉害不在于他的军事谋划,而在于他知人论世的深度上,比如论定刘表座谈之客,不能重用刘备,论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推断,在郭嘉这里成了稀松平常之事。可见此人的智慧异于常人,可惜英年早逝,不能看到他和诸葛亮之间的斗智游戏,小编我深表遗憾了。

第二名:诸葛亮

东汉顶级谋士,没有之一,遗憾就是不能完成先帝所托,完成北伐大业,此人死后,虽有姜维把持局面,但在量级上,诸葛亮相去甚远了。

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才干,我们无话可说,光是一个“八卦阵”,足以光耀千秋。但是细究诸葛亮的一生,在治理政务上过于面面俱到,过于大权独揽,这样压力很大,自然影响到身体健康,给了敌手司马懿以可乘之机了。诸葛亮“为政而不知为治有体”,凡事不分巨细,面面俱到。这是他最后失败的一个原因所在。

第一名:张良

汉初三杰,排名第一,论功劳仅次于韩信,曾得黄石公兵法三卷,从此叱咤风云。在为刘邦效力的几年时间里,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以说每一步都离不开张良的谋划和策应。张良也是很早看出刘邦本性之人,他认为刘邦这种人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一旦大权在握,狐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工藏,他也曾劝过韩信一切随缘,不要计较得失,可惜韩信不能理解张良此话的深意,铸成大错。

不知道大家又是如何看待两汉众多谋士的排名问题呢?欢迎在我下方留言评论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从秦始皇创造皇帝之后,直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退位,历经两千多年,一共有过大大小小80多个王朝...
原创 如... 当时若是南宋想灭金的话,确实有点困难,不要说让南宋灭金了。要知道南宋一朝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就连...
原创 他... 守护祖国的主权与安全,一直是所有中国人埋在心底的坚持。在当今时代,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在世界...
原创 现... 根据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在20万年前,非洲早期智人进化为现代人,然后大概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距今6...
原创 一... 标题:一提鞋的仆役,因提鞋时做了这动作,最终成为统一天下的重臣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
原创 幼...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而且,这个故事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仍然被父母和老师...
原创 日...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生产出了很多物质和精神文化。在过去,古人能够为皇帝的陵墓下葬,陪葬许多金银...
习言道|安徽考察,习近平为何要... 中新网10月18日电 题:安徽考察,习近平为何要看这条小巷? 安徽桐城西南一隅,有一条全长约百米、宽...
原创 在... 01 在封建王朝,最容易出现动荡的时期就是皇帝的“换届”,下一任皇帝往往是上一个皇帝钦点的,在这个过...
原创 西... 话说,在秦始皇去世后,宦官赵高弄权,导致刚刚统一不久的大秦王朝迅速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自陈胜吴广举起...
原创 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历史中,彭德怀与朱德无疑是两位举足轻重的开国元勋。他们不仅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原创 1... 14年的抗日战争,日军屠杀了大量的中国军民,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我国付出的伤亡高达三千多万。毫不...
原创 闯... 中国近代有三次大移民潮,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闯关东的关指的是山海关, 山海关是长城入海的地方,号...
原创 一... 标题:一直没搞懂蒙古是怎么分裂出去的,原来是这样啊 蒙古,这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曾经是历史上最庞大...
原创 黄... 转自 故里梦长安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校,建立它的初心是孙中山想要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
原创 年... 封建制度下一个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君王的相处之道。帝王即是江山的主人,同时也是天下所有臣民的主人。可以说...
原创 晚... 一直以来,大家对太监的印象都不太好,前有指鹿为马乱世的赵高,后有只手遮天的九千岁魏忠贤,但是,古人信...
原创 古... 现在经常出现某个贪官下马的新闻,虽然现在早已不是封建社会,但对这种贪污腐败的行为依旧是零容忍。而在封...
原创 太... 宗陛下和魏征的联合计谋,一个明君、一个铮臣? 魏征也是多面的。什么刚正不阿都是后人把自己对官员的美好...
原创 曹... 孤罔炎史,主攻两汉三国历史。谈历史,讲文化。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收获。 今日话题:关羽”心不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