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封建王朝,最容易出现动荡的时期就是皇帝的“换届”,下一任皇帝往往是上一个皇帝钦点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充满着权斗,而在最终敲定的那一刻,就是各方势力爆发的最后时刻,所以往往容易闹出兵变。当年康熙能够顺利的从顺治帝手中接过皇权,还要靠孝庄皇后以及一个外国人,否则清朝的皇帝里面就没有康熙这个人了。
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确诊天花。也许在我们现在看来天花这种病也没有多厉害,那是因为我们都打了疫苗,就算是按照现代医学来看,患上了天花后,也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下药,死亡率也不低。这种病放在古代,就算是御医们也常常无可奈何,只要得了天花,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
就在顺治皇帝快要宾天之际,朝中上下想的不是顺治皇帝的生死,而是他死后皇帝之位该由谁继承。当时顺治皇帝都有意将皇位传给和硕安和亲王悦乐,顺治帝担心朝中再出一个多尔衮,后任皇帝无法掌控局势。但是孝庄皇后却不同意顺治帝的看法,他认为应该让顺治帝的直系后代继承皇位,也就是康熙帝。
02
为了说服顺治帝,孝庄皇后连夜请汤若望进宫。汤若望本是德国旧贵族,但是他不想继承家里的爵位,倒是一心信教,千里迢迢来到中原传教。汤若望对天文历法,大炮火枪十分精通,所以顺治帝十分重视他,将他奉为老师。这在当时的清朝廷是极其少见的,清王朝向来傲慢,认为自己是天朝,对外国人向来不放在眼里,但是汤若望是一个例外。
汤若望进宫后,答应孝庄皇后说服顺治帝传位康熙。顺治帝临终前问过汤若望继承人的问题,汤若望按照先前和孝庄皇后约好的,推荐了康熙。主要原因是康熙得过天花,身体内已经有抗体了,不会再得天花。当然不仅仅是这个原因,当时康熙确实是众多皇子中比较优秀的一位,加之汤若望的推荐,所以顺治帝最终才决定传位康熙。
正是汤若望的推荐,让顺治帝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康熙。而事实证明,康熙确实是有才能,能够带领清王朝走向辉煌的帝王,康熙在位六十多年,开疆扩土,驱除鞑虏,开创了一番盛世。而汤若望也受到康熙的尊重,继位后便任命他为光禄大夫,汤若望去世时,康熙还亲自为他写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