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丕为何能成为正统?刘备当时不是很得人心吗?实力才是关键
迪丽瓦拉
2025-07-27 14:03:18
0

汉光武帝刘秀是不是大汉正统?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因为他并不是西汉末代皇帝汉平帝刘衎的后代,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

而且汉景帝刘启是刘秀的七世祖,这关系扯老鼻子远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每个儿子都可以平分诸侯国。

刘秀的六世祖刘发有16个儿子,所以他的封国是越分越小,到刘秀这边,根本就没什么家业了。而且当时跟刘秀一个村的人,全都是汉景帝的后代,所以根本就不稀奇。

那么刘秀为何会被认定为汉王朝的正统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刘秀打下了天下。这是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如果王莽的新朝能够存在个百八十年,那他也可以说是正统皇帝。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曹丕是正统,而有人认为刘备是正统了。

刘备打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算半个正统。

可以肯定的是,三国开国皇帝中,没人说孙权是正统。毕竟一来没有汉室血统,来地盘实力也不是最强大的,三来最终被人家给统一了。

那么主要的纷争就在刘备和曹丕身上。刘备的祖先也是汉景帝,不过他是汉景帝另外一个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三国志》

刘胜这个人有一个爱好,没事儿就喜欢娶老婆生孩子。据说他生了一百多号儿子,每年中秋佳节聚会的时候,这些儿子的名字他都叫不齐。

推恩令一下来,中山靖王的地盘和人口就被瓜分成了一百多份,所以他们家是分裂最快的诸侯国。因为孩子太多,所以很难确定刘备是否真的是刘胜的后人。

喜欢他的人确信无疑,不喜欢他的人认为是假的。其实我们需要理解刘备,在他那个时代,一没有背景,二没有人脉,三没有资金,拿什么去跟那些诸侯斗?

想要创业,光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与其赤手空拳,不如为自己创造一些有利条件。真正的刘家宗室在东汉末年一抓一大把,很多都是以村为单位存在着,几十万人总是有的。可是这帮人里,没有哪个敢于创业的,全都在村里安分守己地种田过小日子。像刘备这样能够起来创业延续大汉王朝的人,微乎其微。可以说平民出身的宗室中,只有刘备起来创业了。换句话说,他是看得起大汉王朝,才会以汉室宗亲的名义起事,但凡有一点资源他也没必要用这个身份,因为这个身份在当时来说,一点也不吃香。只有你手里有兵马了,有权力了,再配上这个身份,那才是真正的吃香。可惜后来刘备只打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只能算半个正统。如果能一统天下,还不是跟刘秀一样,在后世没有任何争议吗?

曹丕能够被确立为正统,还不是因为他老爸实力强大吗?

曹操去世的时候,把魏王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曹丕。可是曹丕这个魏王坐的并不稳,为什么呢?因为先有聪明的曹植争权,后有带兵的曹彰夺位。

他继承大统以后,最担心的就是鄢陵侯曹彰带兵前来夺权。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汉献帝把皇位直接禅让给了曹丕。

这可是救了曹丕的命了,曹彰你最多只能争一个魏王的位置吧?人家汉献帝可是把皇位传给你哥了,你还不老实?

曹彰也知道进退,这才化解了曹丕的这一困难。所以后来曹丕对汉献帝还是十分照顾的,封了他山阳公,让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做个土皇帝,岂不是比作傀儡快活多了?

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大赦。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三国志》

曹丕为什么被确立为正统呢?其实很简单,当时三分天下中,唯独曹丕所占据的曹魏帝国是最强大的。

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不管你出身怎样,不管你人品如何,只要你手里有强大的实力,那天下人就会奉你为正统。

很显然曹丕就是沾了曹操的光,继承了如此大的家业,刘备和孙权加起来,都不是曹丕的对手,当然可以被称为正统皇帝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孙权实力是最强大的,后来权臣又在孙权的基础上一统了江山,那么孙权也会被称为正统皇帝。禅让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

东汉末年,不相信眼泪。

在三国那个时代,如果你哭泣,没有人会同情你。刘备遇到了太多该哭泣的时候,试想一下,刘备有没有哭泣呢?

在历史记载当中,刘备是没有任何哭泣的记录的。反倒是曹操的哭泣是最多的,不过那也不是因为遇到挫折而哭泣,而是一种计谋。

所以说,三国时代,并不相信眼泪,唯一相信的就是实力。有实力就可以像曹操那样,即使到处屠城,即使各种欺男霸女,即使发明了盗墓贼这个团体,那他也会被后世奉为一代明主,被后世看成是那个时代最厉害的英雄。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诸葛亮

而优柔寡断的吕布、爱惜人才的董卓、不敢称帝的刘虞、犹豫不决的刘繇,这些人却被后人各种诟病,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实力。

获得胜利才是最后最关键的事情,不管你中途用什么手段,其实这都是次要的。李世民不杀兄逼父,哪里能名垂青史?朱棣不造反杀侄哪里能成为永乐大帝?

其实这些道理刘备早先就已经明白了,他知道哭泣没有用,烦恼也没有用,唯一有用的,就是在困难中寻求机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能够使得自己强大起来。

总结:失败者便不是正统了。

我们现在看不到曹操的那些劣迹,只会感叹他观沧海时候的雄伟之气,只会感叹魏武挥鞭时的豪迈,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成功了,也就成为了后人心目中的正统。

反观刘备,我们并不在意他的优缺点,为什么?不是很重要。因为刘备最后还是失败了,失败了怎么能成为正统呢?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强行将项羽列为正统,放在了刘邦跟前。可是后世又有多少人会觉得项羽比刘邦更加正统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大概是从宋朝开始吧,“好男不当兵”这句话就开始慢慢流传了下来,虽然这句话并不一定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
原创 致... 2021年,一部优秀谍战类型电影《悬崖之上》的上映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奋战于隐秘战线的无名英雄身上...
原创 出... 在古代历史当中,总有一些被后世人所敬佩的人,比如春秋时期的宰相管仲,虽然他出生的条件不是很好,又有一...
原创 少... 中原大战中的蒋张结盟(四) 在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之后,东北军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恢复和建设计划。不仅...
原创 慈...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基本上都是以男性为主的统治者,但也不乏在一些特殊的时期会存在女性掌权的情况出现...
原创 魏... 以魏国全盛时期的国力来说,如果真的将伐秦当成国家的整体战略,长时间贯彻执行的话,不光秦国一定会被灭,...
原创 彻... 在明朝的历史中,人们口耳相传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是抗倭大将。他为了平复海岸边烧杀抢夺、无恶不作的倭寇而英...
原创 毛...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
刘伯温临死前,送了两样东西给朱... 在我国古代有一群多智近妖的奇人,他们精通玄学,有通天本领,可推算未来。像千古奇人鬼谷子,通晓纵横捭阖...
“触摸历史 阅见世界”残健融合... 20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陕西省图书馆共同举办“触摸历史 阅见世界”残健融合活动。 汉景帝阳陵博...
刘邦:从草根混混到帝王传奇,逆... 一、传奇人生起点 (三)沛县风云 刘邦回到沛县后,凭借着在外的见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迅速在当地打开...
原创 真... 东晋时,桓温想谋反,晚年更是屡次威逼暗示朝廷诸公,希望能不动刀兵,实现禅让。结果朝廷给写的贺文,一次...
原创 原... 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在我国流传已久,而在日本境内也存有相关故事的史籍记载, 甚至更有人认为日本之所以能...
毛主席访苏回国,见一急报大怒,... 1949年1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短短两个月。 刚组建不久的中央人民政府十分繁忙,各级领导每天都有着处...
原创 楚... 价值观的错误形成 楚霸王项羽,其才智谋略一直为时人和后人诟病,认为他勇武有余、谋略不足,带兵打仗很厉...
原创 溥...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朝代,而溥仪也是最后一个在位的皇帝,溥仪在位期间中华民国建立,他也被赶出了...
原创 探...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高成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
原创 汉... 关于刘启打死吴国太子刘贤的故事,在史料中只有寥寥数笔: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
原创 首... 文|格瓦拉同志 自华盛顿在1789年就任首任总统开始,在美国2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已有46人担任过...
原创 唐...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一个好故事。在我们古代悠久的历史中,其中唐朝的这一段历史就可以说得上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