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桓温想谋反,晚年更是屡次威逼暗示朝廷诸公,希望能不动刀兵,实现禅让。结果朝廷给写的贺文,一次次都是希望他做诸葛亮,能有始有终辅佐晋室。把桓温气个半死,最后也没混上禅让,就病死了。
这就是魏晋时人,对诸葛亮形象的基本看法。
刘备病死后,蜀汉还有啥啊?内忧外患,内部势力已经蠢蠢欲动,要是其他人早就跑路了,也只有诸葛亮硬是接手,花了几年休养生息平定叛乱,稳定了后方
诸葛亮需要反吗?他在蜀国的权利比刘婵大,还可以写出师表训诫刘婵像儿子一样。可他为国为民,为蜀汉政权死而后已!不为私利,这种人权利越大越利国利民!
真实的诸葛亮有没有谋反之心,至少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没有谋反之心。
诸葛亮是人们心中智慧的代表,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义士。深受推崇。难道推崇诸葛亮的大小人物都是昏庸愚蠢之辈。
如果非要从他身上找问题,那就是诸葛亮管的太多了。事无巨细都操心,生怕别人办的不如意。诸葛亮的确才能太强,管的也太多,确实和擅权相似,让刘备都有点不放心了。但他如果真有谋反之心,他就不会早早的累死了。他要篡位,蜀汉谁能拦得住。
诸葛武侯也好,岳武穆也好,代表了一种民族情结情怀,不可以从什么考古呀推理呀,去理解。是一种象征,这可不是虚的,人心向往,愿力之大,通彻天地,射杀鬼妖。以家天下为主的封建社会,充其量算是个历史人物,有些人认为伟大那是你自己的意愿,别强加给别人!伟大人物不是随便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