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他的人生无比跌宕起伏,他的经历传奇无比,可以说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
纵观溥仪的一生,三次坐上皇位,但都如同傀儡一般,直到中年被特赦之后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特赦后,周总理曾为溥仪安排工作,问到溥仪想要从事什么工作时,溥仪脱口而出了两个职业。如今,当年溥仪想要从事的两个职业,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热门职业。
第一次退位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此时的慈禧命溥仪继承皇统,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此时的溥仪刚满两岁,由光绪皇后摄政。
此时清朝的气数已尽,内忧外患,国内官员贪污无能,国外列强虎视眈眈。国家危难之际,也涌现出了许多有志之士,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孙中山先生了。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加入了这场革命的浪潮。
1912年2月,当了三年皇帝的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也迎来了末日。此时的溥仪并没有离开紫禁城,北洋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让他能够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享受如同过去般的生活条件,同时还有封建军阀的保护。
十二天皇帝
1917年7月,张勋兵变,攻下皇城,宣统复辟,12岁的溥仪再一次地坐上了皇位。但是,没过多久,就被反应过来的段祺瑞打败,结束了这场短短12天的闹剧。
此时的溥仪在身边人的阿谀奉承下,还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在他们的教唆下,溥仪变得偏激起来,开始仇恨身边的人和事情,尤其是那些让自己失去皇位的人。
1919年,溥仪迎来了一位来着英国的老师,庄士敦。此人对溥仪带了深远的影响,更多的是如同他人一样,给溥仪带来了绝望。在庄士敦的教导下,溥仪开始接触西方的文化。
庄士敦在取得溥仪的信任后,劝说其到日本租界居住,在这里日本人将其奉作上宾,对他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让溥仪再一次看到了复辟的希望。当然,这是庄士敦乐于见得的,也为之后的伪满洲国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错误的选择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满洲国,溥仪第三次登上皇位,建年号为“大同”。
但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阴谋,他们借助溥仪皇帝的名号掌控东北。只不过,日本人的阴谋,溥仪的皇帝梦,终归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了泡影。
至此,溥仪也彻底熄了当皇帝的想法。做了日本人多年傀儡皇帝的溥仪,担心自己被国人所抓捕,准备乘坐飞机前往日本逃难。
但还没来得及上飞机,就被苏联红军给逮捕,并带往苏联,开启了一段长达五年之久的牢狱生涯。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溥仪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当然不能长期漂泊在海外。不久后就被送回中国,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
1959年,抚顺战犯管理所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特赦战犯。这让所有进行改造的人员都坐立不安,毕竟特赦就意味着恢复自由,意味着与家人团聚。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溥仪并没有显得那么激动。因为此时的他还认为,自己的一生或许只能在改造中度过,特赦并不属于他。再者,此时的他早已了无牵挂,多年的跌宕生涯,对于“自由”早已变得陌生。
然而,当特赦名单中第一个名字就是“爱新觉罗溥仪”时,他还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浑身颤动着,痛哭不已。
周总理安排工作
从苏联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监禁生涯,这其中,他的思想早已发生了改变,从今后他生活工作的细节中,这些都能体现出来。特赦后,他的家当然是回不去了,所以只能暂居在妹妹家中。
溥仪特赦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极为不便,不久后,周总理注意到此事。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周总理宴请了溥仪,谈话间,问到了溥仪对将来的打算。
面对周总理真情的关切,溥仪说希望能够从事医生或者故宫解说员。
溥仪从小体弱多病,久病成医,他对医学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或许他也想要从中弥补自己所造下的罪孽吧。对此,周总理经过一番思考后拒绝了。
医生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而且人命关天,溥仪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一旦出错,以他的身份而言,必定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故宫解说员,也是因为他的身份原因。故宫每天有那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想来大家对皇帝更加的感兴趣,这样一来一是容易影响到故宫的秩序,二也是难以保证溥仪的安全。
溥仪在特赦后,曾经回到过故宫参观。当游览到御花园时,被游客发现,所有人都围拢过来看末代皇帝,这次参观也只好中止,可见周总理的远见。
第一份工作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周总理发现植物园的工作劳动量小,又能学到技术和知识,而且植物园人少僻静,非常适合溥仪。1960年2月,接受改造完成中国公民溥仪,拿着介绍信来到植物园报到。
初到植物园的溥仪内心非常忐忑,心中想着:“如果植物园的干部同事,知道我是谁以后,会不会因为我过去所犯下的错误,对我产生歧视呢。”
可是,当他真正融入植物园时,才发现自己想的是多余的。对于他的到来大家早已有所耳闻,上级领导有早就打过招呼。
所以,溥仪在植物园的工作非常和谐顺利,当时他主要的工作是卖票和园丁。植物园尽量都给他安排比较简单轻松的活,可他不愿意被特殊对待,所以,时常抢着一些生产工作。
这是溥仪的第一份工作,对他本人的意义也非常深远,虽然没有从事到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但他本人也一直以此为荣。
这份工作让他从小皇帝实现到了人民群众身份的过度。时至今日,溥仪在植物园的住所,仍然保持着原样。
谁曾想到,当初溥仪对周总理提过的两个职业,已经成为了当下热门职业。治病救人白衣天使,已经成为了许多孩子从小就向往的职业,更别说如今我国的医疗资源还是匮乏不平衡了。
故宫解说员也是许多人所向往的职业,大家都渴望的去了解过去的那段历史,每年故宫浏览的游客都数不胜数,这个职业也是非常火爆的。
溥仪,这位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他见证了清朝的灭亡,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但相比其它皇帝又算得上幸运。
尤其是在后半生,终于冲破了重重枷锁,获得了自由,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